简论高职院校党建“强基”工程
2011-08-15马斌
马斌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 江苏南通 226007)
简论高职院校党建“强基”工程
马斌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 江苏南通 226007)
在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实施“强基”工程,就是要从最基础、最一般的工作做起,夯实基础。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强基”工程,应包括基本建设、基础工作、基地建设、基准制定、基点把握以及基金管理等6个方面。
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强基”工程;创先争优
0 引言
我党一贯强调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的高职院校,无论是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还是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等方面,都有赖于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党员扮演中流砥柱及领跑者的角色,以引导和激励全体师生员工在各项工作中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在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中实施“强基”工程,就是要立足基本、强化基础、夯实基地、校正基准,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只有将最基础最一般的工作都做好,才能构筑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宏大工程。
1 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建设
所谓高职院校党的基层组织(以下简称基层组织),指的是高职院校机关和系部一级的党总支及其党支部等组织机构,是党的组织在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单位,是学校院级党组织所领导并使之完成各项重大任务的前沿堡垒。基层组织的基本建设,包括思想、组织、制度、能力和廉政建设,应花大力气予以加强。只有强化这几个方面的建设,厘清它们之间基础、前提、重点、关键和保证的关系,才能提高基层组织及其党员创先争优的能力和水平。
1)思想建设是基础。这是因为,只有把党员的思想理论教育搞好了,才能统一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将党员的意志和情趣集中到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上来,才能聚精会神地争创“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岗、“教学做一体”的先行者。思想认识准确到位,行动才能快捷高效。事实证明,基层组织的每一项工作是否能够有效开展,学院的每一项部署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都与党员的思想认识程度关系极大。基层组织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应是加快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端正学风,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
2)组织建设是前提。这是因为,没有分工明确、条块清晰、贯通有序、协同有力的组织网络及其活动形式,基层组织就会形同虚设,成为没有生机与活力、缺乏实际战斗力和影响力的“稻草人”。基层组织的组织建设,核心是总支——支部“一班人”的组织意识教育,即党性意识建设。在组织建设中,尤其要抓好书记这一“班长”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在放手使用中培养,在督促检查中教育,在激励帮助中管理。此外,对培养人、联系人的确定与管理,也应是组织建设中不可小视的环节与因素。
3)制度建设是关键。强调其关键是因为,制度建设是确保基层组织健康、正常、有效、科学运转的要件。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涵盖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一是相关制度的制定。基层组织必须十分重视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主题实践活动制度,还有党员发展工作若干规定等规范,这是基层组织活动的章程和依据,也是党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一把尺子。二是相关制度的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为重要,因为仅仅将制度、规范和岗位职责装订成册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准确又严格到位的执行、稽查以及相应的奖惩,不讲究并强化应有的执行力,所谓制度建设也只能是徒有虚名。
4)能力建设是重点。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大小、影响力的强弱,与总支——支部“一班人”的能力水平高低密不可分。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应着力于提高支委“一班人”及其党员的学习理解能力、宣传教育能力、协调运筹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学习理解能力是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性条件;宣传教育能力是最广泛地动员群众积极投身党的事业的前提性条件;而协调运筹能力则是科学组织和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保障性条件;开拓创新能力则是基层组织创特色、树品牌、添活力的动力之源。
5)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是保证。基层组织中支委“一班人”是否有凝聚力、号召力,与作风是否民主、为政是否清廉关系极大。支委“一班人”与广大师生朝夕相处,共谋事业发展,应做到诚于为其用心用情,善于为其维护权益,勤于为其脱困解难,勇于倾听批评指正,敢于拒绝不正之风。只有这样,基层组织才能风清月明,风正气顺。当前特别要注意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况,克服种种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1]。
2 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工作
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工作,即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是根据基层组织的工作目标,为完成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党员发展工作、党日活动、学习活动、“三会一课”及档案工作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对基础性工作的忽视、轻视和疏漏,都会导致党建工作大的失误[2]。
党员发展工作是支部首要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一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二是重点培养对象的培训;三是发展对象的思想汇报、考察及其政审;四是预备党员发展的公示及预审;五是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其转正等。党员发展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之一,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按照《党章》和《细则》规定,严格标准条件,严格发展程序,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必须追究哪个环节有关人员的责任。
党日活动是基层党组织利用专门时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员党的观念的重要实践项目。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能紧密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和党员群众的思想实际,使党员在调研考察、重温历史、校企联谊、社区帮扶、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工学结合等实践活动中普遍受到教育和启迪,激发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应立足于党性教育,寓教于乐,显隐结合,既不能刻板呆滞,又不宜脱离主题。检验其效果的依据有三点:是否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教育;是否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是否获得事业的鼓舞及其激励等。
学习活动是业务活动以外党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党的知识学养和政策涵养的求知行动。如何建立新形势下广大基层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最基本的应该是落实好、维护好正常的学习制度。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内容在不断发展,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丰富,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接受新观点,才能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也才能在科学理论的武装下解决新矛盾。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重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这里,更新支部学习的方式方法,增强学习内容的说服力和形式的吸引力至关重要。学习活动不能停留在宣读文本阶段,还应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进行分析思考和研究,并利用报告会、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了学习问题上的几种不良习惯,归结起来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等,这些都必须努力加以克服。
“三会一课”是基层组织必须高度重视的又一基础工作。“三会一课”指的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是党的基层组织基本建设中的基础环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保证“三会一课”质量,对于健全党内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三会一课”的时间、人员、内容、保障和效果的五个到位。
文档工作是基层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忽视而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基础工作。党建活动的图文记录及归档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特征。党建文档是党的基本建设和党组织活动最直接的反映和见证。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文字档案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项目管理、制度管理,还是工作流程、场景记录等,都与文档紧密联系。党员学习、党日活动、新党员的发展讨论等,若没有文字归档,既不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及其全貌,科学化、规范化更无从谈起。
3 基层党组织的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基地,是党性教育的有效资源,是对广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阵地、平台与渠道。这里提出的基层组织党建基地,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以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的革命纪念地等红色基地,以及某些历史文化遗址和人文景观的本色基地,还包括以提高党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能力为诉求的特色基地。因此,应将基层组织的党建基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红色基地、本色基地和特色基地。红色基地以革命纪念地为主,是缅怀先烈、毋忘国耻、激扬斗志的重要场所,是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的优质课堂;本色基地以地方所特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人文景观为主,成为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宝贵阵地;特色基地以工学结合、校企(社区、农村、部队)合作共建基地为主,成为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科学发展教育、和谐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没有围墙的学校”。
党建基地的拓展和建设,是对传统意义基地的多功能挖掘和类型的增加。从功能上讲,就是要把党建基地建设成为党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研究中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研发基地、传统文化及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以及先进文化的活动中心,形成良好的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运行机制;从类别上说,既有新老党员的思想教育基地、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拓展基地、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创新基地,也有教师学生党员结对帮扶的服务基地、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基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党员示范基地、党员引领校企文化对接基地等[3]。基层组织的党建基地建设,一要遵循实事求是、成效至上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地单位和党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二要坚持紧密性原则,勤于交流,善于沟通,把合作的紧密性与活动的高效性结合起来,三要贯彻互补性原则,共同就党团建设、科技服务、思想教育、教师聘任、业务培训等展开深层次合作。
4 基层党组织的基准制定
在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质量与水平的衡量与检验问题上,有必要提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基准”概念。基准,即标准。为了强化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江苏省教工委出台了《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基本标准》,作为对高职院校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的基本依据,这其实也是党务活动的基本规范和准则。
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在党建过程中,应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具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针对本校的实际,细化标准,强化执行,优化监督,深化考核,使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与要素都有点、线、面的“基准”要求。既要有指导党员发展工作的《党员发展工作手册》,也要有检查党员发展工作质量的《党员发展工作质量检查标准》;既要确立举办“三会一课”的制度,还要制定“三会一课”的质量评价标准;既要有开展党日活动的相关规定,又要有优秀党日活动的评比细则;既要有党建文字档案管理办法,更要有党建文字档案管理奖惩制度等,使基层组织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必依,按制度办事,照基准执行,建立起顺畅的运行机制和严格的质量保证机制[4]。
5 基层党组织的基点把握
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千头万绪,必须牢牢把握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点,即要紧紧抓住党建工作的“基本点”,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从不同的角度和视域而言,应该把握好三个层面的“两个基本点”。
第一层面,立足于学院、系部的中心工作与具有主导意义的重要工作。第一个基本点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要管党,不是说党只管党,脱离系部的中心工作单纯搞党建是没有意义的,党建工作被业务活动淹没同样也是没有出路的。基层组织的着力点应该是引导党员和群众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科技服务上勇于实践,引领党员和群众致力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党的领导力应体现为服务力。第二个基本点是:建设系域文化。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同样每个系部也有各自的“精气神”,基层组织应善于引领所在系部以团结和谐、仁爱正义、发愤图强、健康高雅为基调,以创新实践为主题,建设系域文化,反对斤斤计较、自由散漫、尔虞我诈的“恶文化”。
第二层面,立足于基础工作和日常工作。党建工作既符合规定动作的规范,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亮点。第一个基本点是:特色创建。所谓特色创建,就是基层组织根据高职院校党委的安排部署和系部工作的总体目标,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主题类型。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应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活动载体项目等,每个党员均应打造特色党员品牌,敢于亮出共产党员的牌子,在比业务学习、工作创新、制度执行、责任落实、模范发挥中显现特色与先进。第二个基本点是品牌活动。所谓党建活动的品牌,是党建活动总体特征在党员和群众心目中能动、积极的反映,是党建活动的项目名称、内容设置、风格特色、党员认同等有形与无形资产的总和,是基层组织所提供的精神产品或服务在党员和群众心目中的品质评价。打造党建活动品牌,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引领意识和首推意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构筑基层组织的质量工程、信誉工程和生命力工程。
第三层面,立足于活动目标和活动效果。群众认可不认可、学生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基层组织建设及其各项工作优劣得失的标准。第一个基本点是群众认可。基层组织党建活动的底线是不能扰民、不与民争利。党建活动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就是为民办事,为民谋利,为群众服务,对群众负责,让群众高兴,创设党员和群众在校企合作中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二个基本点是学生满意。高职院校服务的主体是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高职院校党建活动,更多的应面向学生,面向学生的成长需求,惠及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在工学结合中增长才干,提升素质,因而党建活动应成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引擎,成为学生思想政治走向成熟的向导。
另外,基层党组织的基金管理也是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按时自觉地缴纳党费,是党性意识的重要表现,特殊党费的交纳,更能体现党员对党的组织和事业的忠诚度。对于基层组织党建活动经费,应本着节俭、合理、公开、高效的原则,明细账目,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6 结束语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实施“强基”工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深化“强基创先”工程,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不断创先进、争优秀,使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更加能够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1] 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10-624.
[2] 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3] 赵长发,糜红英.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6):85-87.
[4] 李昌锋,车绪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56-58.
On Basis-enhancement Project of Par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 Bin
(Higher School Pedagogy Research Center,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Nantong 226007,China)
To implement the basis-enhancement project of Party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with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most common work to consolidate the basis.There are six aspects in the project of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including basis construction,fundamental work,base building,criteria formulation,basis point grasp and fund manage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basis-enhancement project;pioneering and excelling
D 267.6
A
1672-2434(2011)03-0001-04
2011-04-19
马 斌(1962-),男,教授,从事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