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华女阿五》探寻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成功策略

2011-08-15章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黄玉族裔华裔

章晶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从《华女阿五》探寻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成功策略

章晶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被视作华裔美国文学的开山之作,其作者黄玉雪作为首位获得美国白人主流社会认可的华裔女性作家在赢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受到民族主义华裔作家的猛烈抨击批评。无论其历史功过,黄玉雪作为少数族裔女性能够跻身美国主流文化界就是一种成功。通过对小说中人物身份构建、写作内容以及叙述视角进行分析,解析了作家如何突破主流社会的阈限获得成功的策略。

《华女阿五》;黄玉雪;成功策略;少数族裔

黄玉雪(1922-2006年),世界闻名的作家、陶瓷艺术家,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撰写并成功出版了自己二十四岁之前的自传经历《华女阿五》(Fifth Chinese Daughter)。该书一经出版立刻成为畅销书,黄玉雪也随之成为首位获得白人主流社会认可和欢迎的华裔女性作家。美国国务院出版了此书的十几种不同语言的译本;并出资请黄玉雪前往京都等45个亚洲城市作巡回演说。[1]黄玉雪通过书写华裔女子在美国社会依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经历,打破了华人在美国文学领域长期“沉默”的僵局,影响了包括汤亭亭在内的相当一批华裔女性作家,因而当之无愧被誉为“美国华裔文学之母”[1]。

与此同时,黄玉雪也因其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大肆渲染和铺陈叙述以及对种族歧视的轻描淡写,被赵建秀等华裔民族主义作家直指迎合喜欢“异国情调”的美国读者,满足白人对中国文化的猎奇和偷窥心理。尽管评论界对黄玉雪及其作品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她作为一名少数族裔女性作家能够成功地在美国白人文坛占据一席之地这一事实值得思考。本文拟对文本《华女阿五》折射出的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如何在强势文化下获得成功的策略进行梳理,找出其历史文化原因及社会价值。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亚裔美国文学中强大的分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多元文化运动“唤醒了在美少数族裔人民对自身权利以及身份的思考意识”[2]开始逐渐崛起并发展壮大。在此之前,白人主流文化一枝独秀,长期垄断美国文学界,少数族裔文学想跻身主流文学,与白人平起平坐,可谓天方夜谭。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华人的故事由华人自己来叙述,华人的形象由华人自己来塑造”。[3]但是长久以来习惯了“熔炉”模式的美国学术界不会容忍向来被视为他者的异族文化登堂入室,想要在当时的主流文化界占据一席之地谈何容易。作品创作出来得不到认可抑或备受打压的少数族裔作家不在少数,像华裔美国人雷霆超(Louis Chu)在《吃一碗茶》(Eat a Bowl of Tea)出版初期不被认可而默默无闻;日裔美国人约翰冈田的《不-不仔》(No-No Boy)更是在他去世13年后才被“重新发现”[1]。《华女阿五》却在20世纪40年代一经出版就备受赏识实属罕见,除去这其中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特殊性,黄玉雪努力并获得成功的策略值得剖析。

1 成功策略之一——以退为进巧妙迂回

《华女阿五》全书28章,以简洁质朴的风格,娓娓道来的描述和极具表现力的文字记录了一个出生在美国却接受中美双重文化熏陶的“华女”努力追求女性自身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成功故事”(success story):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和坚忍不拔在美国社会立足并取得一定成就,拥有被美国大众媒介赞誉的诸多令人敬佩的美德,比如有耐心、能吃苦耐劳、会自我责难。黄玉雪塑造打破华裔女性下等人刻板形象的同时,塑造了一个“模范”的少数族裔形象。当代评论界认为,“模范少数族裔”只是一个神话,目的是掩盖华裔在美国面临的社会压力、种族歧视等现实问题;忽略华人取得成功背后的艰辛、苦涩和面对不公正时的孤立无援,是对华裔及其他亚裔的变相歧视。[4]金惠经批评黄玉雪,“不是挑战而是容忍对华裔美国人的歪曲,把遇到的困难归罪于自己、家庭、华人群体或种族,推销华裔美国人的模范少数族裔形象”。[5]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黄玉雪在白人文化领域得以立足的有效策略之一。

在当时被白人认可并应允出现的少数族裔形象正好是安分守己、努力工作的模范市民形象。究其历史背景,珍珠港事件后,与中国结盟的美国需要把华裔浇铸在好的形象之中,以反衬日本人的坏;二战结束后,有关种族歧视的指控让人们对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提出质疑[1],美国需要一个少数族裔现身说法证明其国内种族歧视已经消除。这表明:少数族裔若可以做到“模范”,那么就能够被主流社会所接受。换言之,想进入主流文化界为华裔争取话语权,就必须以遵守和屈从于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认同主流社会对自己模范族裔的定义为前提。《华女阿五》塑造了一个模范族裔的新形象,所以顺利被白人出版社出版,为白人读者所接受,黄玉雪也成功进入白人世界,获得难能可贵的发声机会;有了发言的机会,继而才能为扭曲的华裔形象正身,展示白人所不了解的积极的、正面的华人世界和华人生活。黄玉雪在一次访谈中曾表达过:“我意识到种族偏见,正是种族偏见促使我写书。我感到偏见产生于无知”,创作《华女阿五》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白人更多地了解华人的生活、文化与所作贡献,“增进白人对华人的理解”,她坚信“如果他们(白人)阅读了有关我日常生活和受到教育的故事,他们将会尊敬我们的家庭文化”。[6]

2 成功策略之二——写作内容的选择

写作目的决定写作内容。为了纠正主流意识对华裔及其文化传统的狭隘认识,黄玉雪在其个人成长故事中,穿插了大量中华文化和风俗的描绘:从“驱惊”仪式到“拾骨”习俗,从婚宴到葬礼,从中国陶艺到中华料理,各种极具浓郁中国色彩的场景无一不在展现中华文化最有吸引力的方面。赵健秀批判黄玉雪描写的中国习俗、食物和节日等,不过是歪曲和丑化中国文化以迎合白人读者口味的“食物色情文学”;事实恰恰相反,黄玉雪没有背叛中国文化传统,反而从中国文化中最基本元素切入主题,选择人类共同的没有硝烟的生存主题来激发异族读者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这是黄玉雪成功策略之二。

作者着大量笔墨于渲染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因为食物所承载的不仅是个体生命延续的基本能量,更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精神符号。在异国他乡,守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保持传统的饮食习惯,黄家就一直都坚持中国的饮食习惯。黄玉雪笔下的食物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传递着超越食物本身的文化信息。食物传递种族信息:种族由肌肤烘烤时间决定;食物显示性别差异:只有男孩才有权享受出生宴会;食物折射妇女地位:婚礼上美食多到吃不完,新娘却无权吃一口,因为她只是婚礼的一个装饰品。黄玉雪悉心记录她烹饪美食的每一个技巧,芙蓉蛋、荔枝鸡,就连煮米饭都被描绘得活灵活现。有生命的食物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更增加了作品的社会价值。

此外,食物是平和有效的沟通方式。正是中华美食帮助黄玉雪进入白人社群,给其赢得成功的机会:黄玉雪用中国煎蛋和番茄牛肉征服白人同学,用甜饼获得男同事的认可,用中国晚宴打入音乐界的社交圈。对中华饮食的自信使黄玉雪有了主人翁意识,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逐渐融入排他的主流社会。或许站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黄玉雪会被认为过分渲染异国情调;但是在当时,只有对中华文化生动地展示才能有机会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3 成功策略之三——叙事角度的定位

黄玉雪擅长在迥异的文化之中看到极具建设意义的方面,并加以挖掘利用,旨在促进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华人的理解,并以自身为例讲述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中生存。生存,不仅仅是以食果腹,以衣蔽体;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弱势族裔女性,其生存意味着是否拥有质疑传统的勇气和打破桎梏的决心。性别和族裔的双重束缚决定了黄玉雪的叙事视角定位。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书写华裔女性挣脱传统华裔家庭对女性的束缚,艰苦奋斗的经历。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为了增加小说的异域色彩;笔者认为这是黄玉雪适应历史环境而采取的又一策略。第三人称的使用非但不是对母体文化的侮辱,相反表现出黄玉雪对儒家传统“中庸”文化的认同。

尽管进入二十世纪,传统父权社会价值观依然主宰华裔移民社会,“男尊女卑”的华裔家庭中依然“重男轻女”,女性被要求“含蓄隐忍”、“谦虚退让”;而在美国自由的世界里,人人平等,“丈夫亲吻妻子,父母亲吻孩子”;这正是黄玉雪“梦寐以求的生活”。[7]接受西方教育的黄玉雪已不似早期华人移民般逆来顺受,她采取主动的立场与父权展开了抗争,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异于常人的艰苦奋斗,依靠打工赚钱完成学业,并成功开创自己的制陶事业。黄玉雪清楚地知道自己对个人主义的追求是对传承千年的中华集体主义的极大反叛,于是,内心依然扎根植于母国文化的玉雪选择了含蓄、中庸的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视角。尽管读者可以敏锐地感觉到黄玉雪对某些中国传统的抵制,但这不是与母体文化的彻底决裂;因为玉雪曾明确表示“即使用英语写作,对任何一个在中国礼节氛围中长大的人来说,一本由华人用‘我’写成的书似乎很不谦逊,令人无法接受”。[7]此外,黄玉雪成功后寻求的是父亲认可的目光,而这种尊敬长辈的家庭观念在美国文化中是不存在的。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能够较为客观地记述华裔女性大胆挣脱父权束缚,追求个人价值,最终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从而赢得不仅是重男轻女的华人家庭更是排斥异族的白人社会认可和尊敬的艰难历程。

4 结束语

值得一提的是,黄玉雪的成功具有其独特性和偶然性,历史原因使美国当局看中《华女阿五》能够现身说法表明作为少数族裔的美籍华人可以从美国民主制度中获益。[1]黄玉雪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华裔的身份不再是负面因素,而是与主流文化融合的桥梁,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积极的方面被主流社会接受。[8]小说中字里行间向白人文化的倾斜,缘于作家的性别因素,而非对主流文化的谄媚。中国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局限了女性的成长,而美国社会重视个体和民主的国家文化,使处于弱势的女性能取得写作和陶艺事业的双重成就,加上作者在成长及创业过程中确实得到过白人的帮助,难免表现出对白人的感激之情。但是黄玉雪从未承认自己是美国人,相反一直称自己是中国人,从小说命名中可见一斑。正如黄玉雪所说,“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分子不等于低劣,除非你愿意如此。相反,你要使它成为你著名的标志”。[7]

[1] 吴冰,王力礼.华裔美国作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82-106.

[2] 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3] 林涧.华人的美国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5.

[4] 黄际英.“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神话与现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51-59.

[5] 金惠经.亚裔美国文学:作品及社会背景介绍(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4.

[6] 张子清.美国华人移民的历史见证——黄玉雪访谈录.华女阿五[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28-246.

[7] 黄玉雪.华女阿五[M].张龙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38,202,251.

[8] 徐颖果.美国华裔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61.

On the Success Strategies of Ethnic Woman Writer inthe Fifth Chinese Daughter

ZHANG J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Autobiographical novelthe Fifth Chinese Daughteris regarded as a start to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whose author Jade Snow Wong,the first universally accepted Chinese American woman writer,won wide approval as well as severe criticism,especially from those nationalist writers.Regardless of her historical merits and demerits,the fact that such ethnic female writer could survive American white mainstream culture has already been a big success.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tagonist's identity,the selection of the content and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ng,Wong's success strategies are clearly expounded.

the Fifth Chinese Daughter;Jade Snow Wong;success strategy;ethnic minority

I 207.4

A

1672-2434(2011)05-0082-03

2011-09-10

章 晶(1981-),女,讲师,硕士,从事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黄玉族裔华裔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Empirical Likehood for Linear Models with Random Designs Under Strong Mixing Samples
《溪山清远》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沉痛悼念黄玉民同志
散居族裔的生存困境:浅析《砖巷》中的男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