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语文教材的创新
2011-08-15刘喜广赵国玺
刘喜广 赵国玺
(长春理工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谈大学语文教材的创新
刘喜广 赵国玺
(长春理工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大学语文重新开设一度受到重视,到目前,大学语文课在许多高校被整到了边缘,处境十分尴尬。原因其一是教学体制带来的无奈,其二是教学内容即教材有问题。大学语文的紧急状态呼唤着教材改革的创新。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几十种,没有跳出中学语文教材的窠臼,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因此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理念要创新,体例要创新,内容要创新,突破传统的文本模式,编制多媒体课件,构建网络信息平台,让书本、课件、网络三部分充分发挥作用,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大学语文教材体系。
大学语文;教材;创新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里的一门课程,自20世纪50年代开设后,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一度停开,直到1978年秋天,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首倡重开大学语文课程以来,全国范围内文、法、理、工、农、医、师范、财经等高校陆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1980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在上海召开了有20所高校参加的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讨论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制定了教学大纲,同时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确定了教材体例,并对教材编写进行了分工,分片撰写后集中定稿,1981年2月由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由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出版。这是重开大学语文课以后第一部教材,几经修订延用至今。影响很好,对大学语文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也成立了,匡亚明先生为名誉会长。那时大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全国理工科大学语文全国统编教材最初国家规定108课时,到1985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将大学语文列为必考科目之一。
本来,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持续健康发展,可是,2003年以后,部分高校将大学语文由必修课变成一门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课时一缩再缩,由108课时缩短到36课时,最后又缩到30课时,1个学分。受实用主义功利思想的影响,有些人(包括高校主管教学的负责人),甚至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某些高校要压缩、停开课程的时候,首先拿大学语文开刀。2007年5月份,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这之后很多高校开始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
本来大学语文与专业课相比就不被重视,位置较低,教员也不太愿意教。学生为了就业需要,除了专业课和规定要求必修的外语、政治课以外,多数学生都去选计算机等技术技能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去学习。即使常写错别字,语法不通,不会写毕业论文,学生也没有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大学语文在大学里岌岌可危,处境一度十分尴尬,形势十分紧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何在?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个,其一是教学体制带来的无奈。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谁都明白,“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可实际上课时得不到保证。应该强化大学语文的教与学。其二是教学内容即教材有问题。大学语文的紧急状态,呼唤着教材改革与创新。
一、大学语文教材问题何在?
自从1981年7月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版以后,为适应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需要,徐中玉、钱谷融先生又主编出版了《新编大学语文》教材。到目前为,据不完全统计大学语文教材有几十种。正如徐中玉先生在1987年3月15日所言:“一种教材可以原封不动用上几十年的日子早已过去,不但几十年不行,几年还是不动也不行了。如果‘凝固’、‘保守’也可算作‘稳定’,那么,这种‘稳定’其实是很不足取的,因为它实际上乃是‘停滞’的饰词。而‘停滞’就会使我们的一切事业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更加落后。”
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十分可喜,但是,仔细阅读不同年代,不同编者,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大学语文教材大多为一本古今中外的文章选读。选文偏重于文学名人名篇。至于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文学史知识、应用写作知识有的教材作为附录,有的根本就没有。能力训练更是可有可无。体例上也大同小异,基本是“导读”或叫“阅读提示”、“作者简介”、“选文”、“注释”最后就是“思考与练习”。由此观之,大学语文教材没有跳出中学语文教材的窠臼,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难怪有人把“大学语文”称作“高四语文”了。学生没有新鲜感,没有学习兴趣也是不奇怪的。为了避免与高中语文课本选篇重复,我们尽量选中学课本中没有的文章,还是不解决问题。根源就在教材的体例没变,穿新鞋走老路。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应该怎样衔接?大学语文教育的层级目标与中学新课标应该有哪些提高?这些问题在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并没有解决。由丁帆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为适应“高学历与新知识结构的年轻教师”的“施教能力”编了“一套具有‘现代人文意识’的大学语文教材”。对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试图本着体现‘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新经典’的原则来制定编辑理念、整合框架结构,划分单元设置和遴选典范文章。”这无疑是一种创新,它打破了传统,开辟了新路,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课程教材建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动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教材内容中去。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激发学生兴趣,编写出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高质量教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二、大学语文教材如何创新?
大学语文教材在推动素质教育方面如何创新?这是我们今天急需解决的课题。
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更新观点。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要创新。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是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把以往在中学应试教育中丧失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让大学生真正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精华,提高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和自豪感。感悟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语文教材应以提高语文素质为宗旨,以切实提高语文水平为目的。它体现人文意识,但不是政治课的形象说教的脚本。
其次,体例要创新。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1981年版编于分编型教材,教材将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按“古典文学部分”、“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古代汉语部分”、“现代汉语部分”等分别编成几本教材,其优点是眉目清楚、序列分明,系统性较强。问题在于几本书配合不易,想求得教学上的综合整体效应比较困难,于是,1985年出版的三修本《大学语文》,或以后出版的“全国组编本”,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书属合编型教材。既有文选内容,又有文体写作知识,附录增加“中国文学史概述”、“古代汉语语法常识”、“我国诗词格律常识”、“应用文写作要总”、“常用语文工具书简介”、“我国历史朝代简表”以及“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题型举例”。这套教材从整体上处理教学内容,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应。但是,为了应对自学考试而编的教材,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新人需要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还是值得研究的。
丁帆、朱晓进、徐兴无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人文性贯穿全书。“12个单元均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张扬现代人文精神”,在体例上专门设置了简短的‘单元导语’,试图对每个单元的人文内涵作出一个意向性的阐释。在选文方面体现“新经典原则”,每个单元都注意选文学史经典之外的今人时文,注意选与大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热点话题的讨论。而汉语阅读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学术写作能力的训练则通过选文内容的评析来实现。这套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文体式”、“编年式”、“范文写作式”、“通论与选篇式”的模式,体系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教材内容要创新。以往我们编写大学语文教材都尽量避免与中学重复的内容。这并不能说明大学语文就比中学语文高级了。我们的思路是教材的体例内容应该与中学不同。大学语文应该有文学史、文化史、语言史、科技史等方面的知识,不应该以单纯的文学名篇欣赏为主,将理、工、医等各方面的文章择优选入,然后分专题编写,引导阅读和写作。比如选《九章算术》、《天工开物》、《孙子兵法》、《伤寒论》、《水经注》等天文地理各方面的文章,不是为了单纯学习数学、医学、军事、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而是通过这些选文的阅读,让大学生体验科技、文化、语言文化成果诸方面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工具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感悟。当然再好的综合性教材也不能一本书包打天下,不可能有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对各类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都适用。最理想的应该是理、工、医、农、军事、财经等高校针对各自学科的特点分别编写出适合本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打破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单一状况……高校教材不应也不会定于一尊,这是必然之理。我们一向赞同教材应郑重编定,各具特色,不断提高质量,才是教材建设的正途。”
大学语文在高校非中文专业教学中虽不是专业课,但它应该是基础课,它的教学内容应该贴近专业课程研究的成果,它是专业成果的载体。若适当多选入针对专业课学习的有关文章,与专业课学习形成多元互补,如果这样整体大学教育质量将会提升。
第四,突破传统的文本教材模式,编制多媒体课件构建网络信息平台,让书本、课件、网络三部分充分发挥作用,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大学语文教材体系。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当今世界的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教员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历史,一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教育教学方式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在这信息时代的今天,大学语文教材如果继续停留在纸媒介的文本形式之上,显然与现代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了。
为了激活大学语文的生命力,扭转目前大学语文的尴尬窘态,对教材进行创新迫在眉睫,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不创新就没有发展。当然我们教师所能做到的只能在这方面去努力工作了,根本问题还是教学体制的问题,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教材编得再好也无的放矢。
[1]匡亚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赵国玺.新编大学语文[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3]丁帆.新编大学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刘喜广(1969-),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新闻、广告、大学语文研究;赵国玺(1948-),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大学语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