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功归因取向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2011-08-15曹影
曹 影
(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132013)
大学生成功归因取向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曹 影
(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132013)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考上大学的成功归因有目标取向、能力取向、态度取向和方法取向。归因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自然向导。目标取向引导大学生活树立新目标,能力取向为大学生勤奋学习发动激情,态度取向为大学生磨练自我寻找机缘,方法取向为学习方法提升营造氛围。
大学生;成功归因;思想政治教育
当高中生成为一名大学生后,相对于过去考大学的目标来说,是一种成功。能否让他们认识到这种成功,认识到影响成功的因素,对于大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们在大学课堂对大学新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对成功的归因有目标取向、能力取向、态度取向、方法取向。这些归因取向不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自然向导。不同的归因取向既能反映出大学生前期发展的根据,也能为大学期间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目标归因显示目标的引导作用为确立理想提供动机
在课堂上,我们让大学生在承认考上大学是成功这一现实的基础上,思考影响成功得因素有哪些?同学们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少不了联系目前的高考制度,既有抨击的成分,也有肯定的话语。抨击的是高考制度对人的摧残,肯定的是这种教育制度成功的地方之一,就是给了你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把考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为了考上大学,小学毕业要考一个理想的初中,初中毕业要考重点高中,而在重点高中才可能考上大学或者理想的大学。在肯定高考制度的同时,大家也没有忘记家长老师甚至是亲戚朋友的提醒,考大学是现代社会的最好出路。在这样两个因素的影响之下,把考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成为一种必然。正是有了考大学的愿望,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这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放弃很多可以自由玩耍的时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克服了许多困难,历尽千辛万苦才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种归因,看到的是自我的理想目标对成功的引导作用,其中尽管有教育体制的因素,有父母老师等外在因素的辅助,但最为根本的是自己有考大学的目标作为方向和动力。大学生活容易让大学生丢失目标,相关方面的统计告诉我们,大学生有60%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大学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的就业。“进入了大学,高中时期的奋斗目标已变成了现实,新的目标又未确立,不少学生感到茫然、空虚,进入“动力真空带”或“理想间歇期”,出现松劲情绪。可见,尽快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也是大学生走向新生活、适应新环境的重要任务。”因而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有了大学生对成功历史中目标意义的认可,这样就为大学生树立新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他们知道目标的引导和动力意义,很容易接受树立新目标的动员。尽管在树立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难处,但只要自己去找目标,目标就会找到。必须注意的是,有些人所以在大学生活中没有了目标,是因为把考上大学作为终极目标,在考上大学后就想放松找回多年没有休闲的“损失”。这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必然要求。无论如何,承认目标在自己成功路上发挥了作用,就为大学生活树立新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二、能力取向表明能力的根基价值为勤奋学习发动激情
在课堂上或者作业中,同学们在看到理想目标在自己成功路上发挥的作用之外,还看到了自己的天赋、智力条件。关于这方面,在大学生的成功归因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对自己与社会要求差距问题的关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回答了自己在学习、生活、发展中的问题;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同学给出了自己与社会要求的差距问题。而在自己与社会要求的差距问题上,大学生们更多看到的是自己在能力水平上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很少看到自己在品行上与社会要求上的差距。”大学生关注能力的发展,并且看到了自己成功道路上天赋智力的意义。他们认为自己所以成为一名大学生,从自身来说,是因为自己有着良好的天赋,而他们关注自己过去的能力,看到了能力是自己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一事实。
这一事实,为我们认识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视角,也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供了可能。一方面,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智力的发展也是学生发展的一个目标。学生看到天赋能力是自己成功的主要因素,那是他们看到了能力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能力本位的社会,要让学生更深一步看到能力的意义,要让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要让他们看到能力并非是先天的而是后天锻炼出来的,是经过学习提高的。没有勤奋的学习就不会有能力的提高,因而要使自己有良好的能力就要努力学习,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提高锻炼自己的能力。这里必须克服的就是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另一方面,大学生只看到自身能力在成功中的意义,实际上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价值,甚至忽略了良好品行的价值。这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与品行之间关系地教育提供参考。我们要让大学生既看到能力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努力提高自己地综合能力素质,更要让他们看到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思想品德在成功道路上地价值,端正能力与品行的关系,进而使能力与品行同步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学生活中,有些人只注意能力的发展,而忽略品行养成,已经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重视归因中的能力取向,也是其中的一个维度。
三、态度取向展现意志的情感意义为磨练自我寻找机缘
讨论成功的影响因素时,排在第三位的是态度。有相当多的学生认可态度决定一切,他们认为自己所以成功是因为自己有正确的态度。我们理解他们所说的态度,包括两个部分指向:其一是能够正确看待高考这个现实,它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一场竞选;其二是有个能坚持并且积极面对高考的心理和态度,包括面对困境和困难中的坚持。我们也可以把态度理解为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坚持的信念决心。这些公道的层面理解,都是非智力因素。他们的前提是承认在高考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天赋和能力差距并不大,而决定在高考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自己能不能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能不能在鏖战中坚持下去。能够坚持下去,经受住高考过程的考验,就取得了成功。而那些缺少良好意志品质,在中途下车的人,并不是他们的天赋和能力比考上大学的人差多少,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坚持住,在困难和困境中退下阵来,所以放弃了成功。尽管成功不是考大学的专利,但考大学本身还是可以证明其成功的特有意蕴。因为,目前为止,考大学还是多数人追求成功的主流道路。我们不否认像韩寒和李想的道路是成功的,但对于更为广泛的学子来说,升入大学还是追求成功的捷径。
大学生在成功归因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态度即意志品质的价值,这是难得可贵的。一方面这是正确看待别人的表现,因为那些没有考上的人并不是天赋和能力差距,而是意志品质的原因,这显得谦虚和客观;另一方面,把成功归因于态度,给了非智力因素在成功中一个合适的评价和肯定。这为大学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缘。说明意志品质好促进学习,反之则妨碍学过去的成功是自己努力坚持的结果,今天的努力还需要继续坚持努力奋斗的精神。如果以为自己的能力高人很多,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成功,那么在大学里存有侥幸的心理,就会放松自己,进而会荒废学业,对自己对国家造成损失。大“意志品质与学业成就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学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把握住这个契机,就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继续坚持过去的奋斗精神,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才不会荒废自己的学业。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既是完成学业的保证,同时也是人才良好素质的必须。
四、方法取向反映方法的科技含量为方法提升营造氛围
大学生成功的归因取向,也有不少的人看重了学习方法的意义和价值。他们认为,自己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是因为自己有着独特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方法属于技术的行列,也属于规律的范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认真对待学习这门科学的表现。有些人确实失败在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上,有些人的成功可能得宜于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看到方法在成功过程中的意义,反映的是对自己过去学习在规律上或技术上的总结,并且也已经总结出了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并且也会用这样的角度去审视大学的学习。
大学的学习与高中的学习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而在大学要有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要求。如果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沿用中学的学习方法,那就会影响到大学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因为中学突出的是记忆,而大学强调的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多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反映不会听课,不会复习,甚至不会记笔记,找不到学习的重点难点,那就是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要学会学习,在学生认同学习方法的背景下,让他们借鉴初中的学习方法的一般意义,总结出大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略的内容和环节。
综上四点:我们认为,在把握大学生成功归因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启发他们注意树立理想目标,摆正能力与品行的关系,强化意志品质的培养,尊重学习过程中的规律,进而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发展。
曹影(1966-),女,法学博士,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