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农耕社会环境论析

2011-08-15余晓宏

关键词:皖北灾害

余晓宏

(宿州学院 社会科学与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

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农耕社会环境论析

余晓宏

(宿州学院 社会科学与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

本文试图通过皖北地方志记载的相关内容,从而了解明清时期这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由于黄河泛淮、政府闸坝泄洪等行为破坏了皖北原有的自然环境,从而导致这一地区灾害频繁,造成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皖北民风也日益消极,对皖北经济发展、政治安定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长久、负面的影响,成为该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根源,分析皖北地区典型的农耕社会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概况,探讨农耕社会发展的方法。

明清;皖北;环境;灾害

地域之间的极大差异,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特色,而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状态也造成了各地有差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环境。谈到人地关系时,所谓的人,是社会人,不同时期的社会人,对生产技术的掌握不一样,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一样,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一样,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一样,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一样,而我们所谓的自然环境,经过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即使同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在历史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地区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差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因此,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治理好某一区域,必须对当地的历史、地情有深刻的了解。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社会经济发展,物资富足之后才能建立和谐社会,因此为改善皖北地区的人文环境,要先解决皖北地区的经济环境。本文通过地方志资料,对皖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皖北地区贫困的原因和应对的办法。

一、皖北地区自然环境分析

(一)皖北区域位置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的内陆省份,长江、淮河横贯东西,长江和淮河将安徽省分成江南、江淮之间和淮北三部分,关于皖北地区的界定包括淮河以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北部的淮河南岸地区,包括今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毫州市、蚌埠市、滁州市、淮南市、六安市、合肥市等安徽北部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国南北的交汇处,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皖北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种植业很大程度上依赖气候。作为平原地区,皖北在封建社会,经济相对于其他省份较为富庶,曾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说辞,反映出当时淮河两岸经济的繁荣,但到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变成“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经济困难地区,经历了由繁盛转至极其落后的发展历程。

明清时期皖北地区灾害频发,对皖北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安定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长久的负面影响,直到今天它依然困扰着皖北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成为该地区长期贫困与落后的根源。

(二)皖北地区农耕自然环境

皖北地区南部为江淮丘陵地区,西南为大别山等山脉,北部为沂蒙山等山东南部丘陵地区,西北为嵩山等山丘地区,皖北各地大多处于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带,利于农业种植地理环境,使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基地,在封建社会一度经济相对发达。但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得这一地区水流缓慢,泄洪能力较差,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明清以来,皖北地区灾害频发,水灾、旱灾、蝗灾、冰雹、风灾、地震、瘟疫等各种灾害接踵而至,多灾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环境特征,而且有时间长、频次高、地域广、灾情重和多灾并发等特点。在水灾、旱灾、蝗灾、冰雹、龙卷风等多种自然灾害中,水灾,可以说是皖北自然环境恶化的头号元凶。据史料记载,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的400年中,整个皖北地区共发生水灾213次,平均不到两年即发生一次。除水灾外,皖北地区还经常发生旱灾,据同一资料,400年间计有旱灾113次,平均三年多即有一次旱灾。所谓“赤地千里”,就是当年大旱的真实写照。[1]这就是当时整个皖北地区人民的生存环境。

(三)灾害对皖北地区造成的损失

连年的灾害,造成皖北地区农业大量减产,民众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大量人员流离失所。明嘉靖年间宿州地区遭遇蝗虫危害:“蝗之为灾,甚于水旱。凡所过之处,草枯地赤,六畜无以为饲,不惟伤禾稼而已。”嘉庆四年,“夏雨积潦,淮水盛涨,泗州等七州县低洼田亩被淹。”嘉庆二十四年,太和“黄河水至,自六月初三至八月十一日雨不止,被水灾,饥,溺死者甚众。”道光元年七月,“宿州大雨连旬,平地水深数尺,田地被淹,井泉灭没;雨后霍乱盛行,人死十之六七。”道光六年,五河“霍雨兼旬,淮水暴涨,田庐漂没。”道光十九年夏,宿州“霆雨连绵两月,平地水深数尺,淹倒民房无数。”民间流传的“十年倒有九年荒”,说明清时期皖北地区是“无年不灾”,真实地反映了皖北灾害频发的情形。在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侵袭之下,皖北广大地区“地瘠民贫,生理鲜少。……邑无城垣,野无道路,田无沟洫。……爨无灶,食无案,卧无床席,冬无被,夏无帐。……盖藏之有百无一二,地鲜种稻,所产惟麦、豆、秫、梁。既播种,即束手而听之于天命”。“种在人,收在天”,农业生产“靠天种田”,农民“靠天吃饭”在淮河流域是普遍现象,自然环境是农业丰收的关键因素,但连年的灾害,导致这一地区粮食大量减产,社会经济极端困难。

(四)皖北地区灾害原因探析

1.黄河泛淮。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泛淮开始,到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全面夺淮,整个淮河流域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淮河水系遭到巨大破坏,下游河道因泥沙淤积,使得淮河洪水无法及时入海,给皖北的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嘉庆三年,黄水溢,至五年春始归故道。八年,黄水溢,濉河近各集被灾。九年,夏,黄水溢,濉河附近各集被灾。十六年,黄河决,州北田庐尽没。八年,黄河决,由毫州涡河下注,泛滥入州境,西南各集田庐淹没。”黄泛淤塞,改变了皖北地区原有的土壤性质,使得土地含碱量增大,平原沃土变得瘠薄贫瘦,“高者皆为沃壤,低则一雨浸湖无际,雨干则涸”。

2.开闸放水。为保住上游富庶地区,遇到洪涝灾害时,政府往往向下游地势平坦、低洼的皖北地区开闸放水,洪水迅速涌入,数天时间皖北多地即成水乡泽国。如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1842年8月中旬),“天然闸、十八里屯闸并启,水如建领,(宿州)州北百余里水深数尺或丈余,田禾尽没。”洪水导致田地、庐舍被淹,百姓流离失所,可以说闸坝水灾是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强加给皖北人民的苦难,使得皖北地区的百姓即使在丰收之年也可能随时受到黄河洪水的威胁。

3.人口迅速增加。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明“一条鞭法”,清康熙五十年“此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税收政策的变化,使得人口快速增长,人口的急剧增加,在带来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地之间的矛盾,荒地被开垦殆尽,人们只有想法设法增加耕地,毁林开荒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之一,但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加剧了水旱灾害发生的可能。

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导致灾荒的产生,长期的、周而复始的破坏有可能会导致贫困;但是,如果极端贫困,势必导致社会和民众承灾能力的降低或丧失,一遇灾害的侵袭则无力承受,即使不是很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引发后果严重的灾荒,造成巨大的人口损失和财产损失。

清代时期皖北地区自然灾害不断,水灾、旱灾、蝗灾几乎年年发生,其他自然灾害如风灾、雪灾、冰雹等也时有发生。连年的灾害使得皖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直接导致了清代该地区的彻底衰落,对现在的皖北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皖北地区人文环境分析

皖北地区由于农业经济富庶,民风较为淳朴。《隋书·地理志》云:“好尚稼穑,重于礼文”。《元史·地理志》云:“里巷敦扶持之义,男女别饮食之筵”。“颍土旷民稀,习尚古朴”。欧阳修知颍州时称阜阳:“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但到清后期,皖北变成不肯力作,“民情好斗”、“民俗劲悍”、“民风膘集”的地区。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和土地贫瘠,使农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皖北农民为防血本无归只能维持最低的农业投入,靠天种田。所以皖北民众屈从于灾害和贫困,安于天命,安贫守贱,满足于现状,民风愈发慵懒,不肯力作,“小富即安”。而同样经济困难的皖南地区,皖南民众却积极寻找生机,曾形成有较大影响的被称为“徽骆驼”的“徽商”。

可见,听天由命、安贫守贱等消极保守的思想是明清时期的皖北走出灾荒和贫困的障碍,灾荒年间,皖北地区民众不积极生产自救,对政府的赈灾和民间的救济依赖较大。民众如稍有迟怠,就会大量逃荒他乡,这一带因此成为明中后期以来全国“流民”主要来源地之一。“凤阳花鼓歌”歌词中就唱到,灾荒年间即使有政府赈灾,涞水仍有灾民大量逃荒的情景。逃荒风俗影响深远,不仅在明清时期形成大规模的流民,而且影响延续到20世纪初,甚至到了21世纪,皖北仍有不少人专以外出乞讨为业。从历史角度分析,灾荒是这种风俗形成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量。

长期的封闭保守,人满为患,社会贫困,经济落后,无时、无处不在的灾荒,不仅破坏了皖北民众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秩序,更促使灾民产生恐慌心理,这使当地社会风习产生显著变化,尚武、好斗、争讼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叠生。

早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就称这一地区民风“剽轻”,其民易怒、好斗;两晋时期,斯风愈甚,迄及宋元时期仍旧輴輦訛。但明清以前文献中皖北民风尚武、好斗的记载,主要指寿州及其周边部分州县。而连年频发的各种灾荒,促使民众开始争抢有限的资源,这使一些原先剽疾之风不浓或根本不存在尚武习气地区的民风逐渐产生变化,并最终走向剽轻,以致到明清时期,剽悍、尚武、好斗、健讼成为皖北典型的社会现象之一。

清初,皖北各地“厌文好武”之风甚郁。“士君子不以礼法自守,小民无所标准,其黠者习于讦告,憨者流于斗狠,下至无等,盗窃成风。……虽斗粟尺帛皆足酿为祸阶”。人们动辄动武,虽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受此影响,亳州、泗州、盱眙等州县在清初也出现了“武悍好斗”之风。曾知颍州府的左辅在《念宛斋集·官书》中记载该地风尚时说:“照得本府历任颍属州邑,风俗素所周知……气即嚣凌,尚勇争而弗知礼让。下至无赖之子,带刀而不买犊,聚博而不服田;什伯(百)为群,披猖肆暴,遂至身遭刑戮,莫保妻孥,乃尚接踵效尤,恬不知悔”。陶澍在《陶文毅公全集》中说:“皖省凤、颍、泗州等属,界连徐豫,民情好斗,动辄伤人,……久沿恶习”。又《湘军记·规复安徽篇》记载:“凤阳、庐、泗、颍、亳、寿、诸州,介乎徐、豫之交,民欲劲悍,好斗乐祸”。首先就整个淮北而言,为苏、鲁、豫、皖四省交会之处,边界交错,分割管辖,向为“政教所阻,鞭长莫及”,尚武之风就日盛一日。

嘉庆、道光年间,皖北尚武、好斗之风发展迅猛,各州县民间竟私置器械,格斗风行,地方光棍结党恣横乡间,健讼也成为这一时期皖北地区的民风之一,为争夺利益,争相告到官府,判决不满意继续上告。到咸丰、同治时期,皖北尚武、好斗之风发展至巅极,并最终爆发了捻军起义。

三、皖北地区农耕社会发展论析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地理空间关系所决定的,这种空间关系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组成的。自然环境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它主要体现在气候、水文、土壤、地形地貌等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则是影响城市发展演变的关键因素。

皖北地区地处南北交界处,兼有南北地区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但长期的灾害导致的贫困,使得这一地区的民众从事生产缺乏积极性,同时好勇斗狠的习俗也影响了外来人员对这一地区的建设。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皖北地区仍然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为促使皖北地区的快速发展,首先要改变皖北地区的经济困境,在政府给予各种政策扶持的同时,调动皖北地区民众生产、自救、发展的积极性;其次是改善皖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加强水利设施的修建,加大皖北防灾、抗灾的能力,从而保障农业生产适时进行,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农业生产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通过建立适应皖北地区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改变皖北地区完全依靠农业收成“靠天吃饭”的局面,改善皖北民众的物质生活。通过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逐渐改变皖北地区落后的民风、民俗,从而有效构建和谐社会,形成皖北地区的良性发展。

[1]治淮委员会编.治淮汇刊(第5辑)[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55.

余晓宏(1979-),女,硕士,宿州学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皖北灾害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高粱的气候性灾害防治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皖北六市城镇化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