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314总体部署”重庆发展成就显著
2011-08-15宋英俊
□ 宋英俊
落实“314总体部署”重庆发展成就显著
□ 宋英俊
一、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重、难度大;集合和叠加了以经济与社会欠发达为特征的“西部现象”和以国企改革任务艰巨为特征的“东北现象”。这些现状决定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之路,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索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快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努力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必将具有全国性的重要示范效应和重大战略意义。
二、主要内容
2007年3月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充分肯定了重庆的工作和发展成就,同时,对做好新阶段重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重庆导航定向,确立了重庆工作“314”总体部署: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发展机遇
(一)政策优势
由于重庆独特的战略地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政策是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的关键。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6月,国务院第18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描绘了重庆市城乡规划的蓝图。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将中央对重庆“314”总体部署正式写入文件。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根据国务院的文件,“两江新区”将是政策最优的新区,其政策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政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的叠加,同时国务院明确指出,重庆两江新区政策将比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此外,保税港区以及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国家政策、地方相关配套政策优化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
2.国内外产业转移
世界范围的产业梯度转移趋势明显,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大量向我国转移,世界500强企业争相来华。由于要素成本较低,投资回报稳定性高,可预见性强,国内外企业均看好西部发展前景。重庆因综合要素优势,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3.区位优势
重庆地处中国地理中心和承东启西的重要位置,拥有可供开拓的纵深腹地,依托重庆可辐射周边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6省共3亿人口的潜在大市场。在国内外企业纷纷“西进”的情况下,重庆可望成为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重要支撑点。重庆可以水路和陆路与长三角相连,以西南出海通道与珠三角相接;尤其是重庆拥有1/4的长江干线航道,三峡175米水位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主城,可望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量大、成本低的明显优势,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枢纽。
4.产业、科技优势
现代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可以打造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工、高技术等有特色、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科技、教育、人才等发展性资源相对富集,可以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5.体制优势
中西部占中国领土面积的81.7%,而重庆是其唯一的直辖市。中央在改革开放方面已经并将继续赋予重庆先行先试权,探索的空间大,开放的领域广,也能得到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行政体制上,实行市直接对区县的扁平管理,行政体制精干,便于全市开放工作的统筹协调。
四、实践举措
(一)“一圈两翼”
2006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开始酝酿“一圈两翼”战略,2007年5月,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一圈两翼”战略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在总结过去“三大经济发展区”、“四大工作板块”实践基础上对重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小时经济圈”:着眼于“领头领跑”,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提前5年即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带动全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GDP力争在2005年基础上翻三番,人均GDP达到77300元;常住人口达到2200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80%,主要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指标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渝东北地区:着眼于“提速提档”,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到2020年,GDP达到3000亿元,人均GDP达到43000元,常住人口700万人,累计向外转移人口230万人左右,三峡库区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稳定在II类标准,主要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指标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渝东南地区:着眼于“做特做优”,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到2020年,GDP达到900亿元,常住人口减少到200万人,5年累计向外转移40万人左右,人均GDP达到45000元,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主要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指标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储备了重大建设项目500个,总投资1.28万亿元,“两翼”地区储备了重大项目282个,项目总投资5500多亿元。为确保区域均衡发展,重庆市在“一圈”率先发展积累起一定实力后,就着手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扶持“两翼”落后地区。重庆还把区域经济板块互动进行制度化安排,出台了“一圈两翼”对口帮扶机制,形成“一圈”带动“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一圈”的产业、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综合优势和“两翼”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独特优势,促进“一圈”产业升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两翼”人口转移,疏解环境压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实行产业对接联动,共建优势互补型产业链,为“一圈”企业在“两翼”建立半成品加工基地,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链条;二是投融资对接联动,“一圈”区县利用自己的信用进行融资,投入到对口帮扶区县搞园区开发,以后帮扶的园区项目落户产生税收再予返还;三是基础设施对接联动,通过交通、水利、电力3个“大件”的统一规划,消除帮扶联动中的“梗阻”现象;四是人口转移对接联动,“一圈”区县通过社会保障补贴、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属地企业积极吸纳“两翼”劳动力,完善转移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尽可能多地承接“两翼”地区人口。通过“一圈”与“两翼”的协调发展,加快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五个重庆”
2008年7月20日,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建设“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而量身打造的“实践平台”、“强力引擎”。“五个重庆”建设总投资约1.2万亿元,其中宜居重庆8000亿元,畅通重庆3000亿元,森林重庆500亿元,健康重庆350亿元,平安重庆150亿元。“五个重庆”内涵丰富,与“314”总体部署一脉相承,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业,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制定的一项看得到、摸得着的惠民大事。
1.森林重庆
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都市区基本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到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林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林产年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分别达到500亿元和1000元。
2.畅通重庆
总体目标: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到2015年实现铁路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8小时通达;长江黄金水道成为西部内陆出海主通道;江北机场成为国际性空港。建成“半小时主城”,到2012年,主城核心区(内环高速以内)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通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主城拓展区(绕城高速与内环高速围合区域)任意一点到核心区的平均通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实现交通管理“为民、畅通、安全、文明”目标,按照国家交通管理的有关规范,到2012年,主城区全面达到大城市一等管理水平,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达到二等管理水平,其余各区县(自治县)达到三等管理水平。
3.健康重庆
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市将为体育事业投入73亿元,建成1000个学校400米塑胶跑道,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1-2厘米,每个村建成1个篮球场,重庆市民的健康素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市民健康保障水平处于西部前列,市民健康行为基本养成。
4.平安重庆
总体目标:到2012年,“平安重庆”建设主要指标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水平,把重庆建设成为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的直辖市。
5.宜居重庆
总体目标:到2017年,重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人;房价与收入比不高于7;社区商业中心服务半径500-1000米,商业设施的覆盖率达95%,市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达95%;邻里关系满意度90%,市民对物业管理服务满意率达85%以上。
2010年“五个重庆”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主城进入“二环时代”,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提速发展,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3%。三年拆迁主城危旧房120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76万平方米。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五干线”铁路网,在西部率先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基本实现“四小时重庆”、“八小时周边”。建成主城快速干道11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铺开。新增跨江大桥39座。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3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过200万标箱。江北国际机场跻身全国十强,年旅客吞吐量增长2倍、货邮吞吐量翻了一番。黔江舟白机场建成通航。完成森林工程129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0%提高到37%,主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66天增加到311天。卫生和体育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87.6%,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6.7岁。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切实加强,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1%,重特大事故件数下降75%。大走访、大下访深入开展,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五”普法圆满完成。打黑除恶取得重大胜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及时有效,群众安全感指数稳定在95%以上。
(三)“万元增收”
2010年初,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两翼”地区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2010—2012年,使农民在3年内每户增收1万元,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以上实现万元增收,以加快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覆盖17个区县的“两翼”,幅员面积占全市的2/3,农业人口1230万,占全市农业人口一半以上。境内80%为山地深丘,人均耕地仅为世界的2/3,中低产田土比重高达80%。在17个区县中,有15个是贫困区县,贫困人口达113万人,集中了全市50%以上农村人口和80%贫困人口。2009年,“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世界低1250元,比全市低718元,比 “一圈”低1877元。“两翼”不振,重庆就无法“腾飞”,城乡统筹就是一句空话。重庆市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两翼”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一场革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重庆要发展,最难在“两翼”地区的脱贫致富。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决心啃掉这块“硬骨头”。这件事干成了,城乡统筹就很具体了;反之,主城和“两翼”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城乡统筹就成了一句空话。他先后主持召开5次市委常委会和专题会研究,市长黄奇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重庆确立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目标:到2012年,使“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年均增加800元以上,达到6400元;“两翼”农户纯收入在2009年的基础上户均增加1万元,达到25000元。同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建立专项资金,政府计划3年投入100亿元。2010年市、区县两级财政投入27.8亿元,带动200亿元银行贷款和100亿元社会资金投入。
在具体操作中,重庆将万元增收工程与现代农业、扶贫开发、库区安稳致富等工作相结合,重点推行林禽养殖、林下养畜、林地种植、林业产业、林果产业、森林旅游等6大途径28种模式。
2010年,“两翼”新发展柑橘12万亩、蔬菜40万亩、林下经济270万亩,出栏牛羊200多万头(只)、家禽8000万只。启动建设市级良种场111个,各区县还自建良种场119个,组建由28位首席专家领衔的108名高级专家团队,派遣科技特派员700余名,组织各级科研、农技人员等2.7万余人,并动员各级干部“结穷亲”,进村入户结对帮扶210万户。新发展龙头企业152家,总数达6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561个,入社农户超35%。
(四)国家中心城市
2010年2月初,城乡建设部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将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重庆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继国务院3号文件后,又一次将重庆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规划,为重庆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从发达国家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在制定政策时,都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国家中心城市体系”。如德国的柏林、法兰克福,法国的巴黎、里昂,美国也有十几个“国家中心城市”。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发端于2005年,当时的建设部根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了这一概念。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这些城市要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基于城市规模和功能的考虑,当时建设部只规划了四个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2007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重庆城乡总规划时提出,重庆有五大定位: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这五大定位相互支撑,使得重庆的战略地位在西南乃至整个大西部地区举足轻重。2010年,城乡建设部将重庆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
在五个中心城市中,上海是东部的中心,北京、天津是北方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广州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心,重庆则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心。与其他四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较,重庆的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规模和经济影响不够大,经济总量在量上不够明显,人均GDP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国务院确定重庆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我们还要建设经济中心,开放高地,比照这些标准,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但重庆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重庆市长黄奇帆在谈到重庆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时认为,过去10年,重庆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变,这为今后10年重庆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再过10年,重庆一定能够成为西部的领头羊、西部的重要增长极,重庆一定让国家中心城市这顶帽子名副其实,成为西部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社会发展的城市高地。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庆要肩负五重使命:首先,它肩负区域领军功能,至少在整个西部区域有重大影响,而且能够承担国家赋予它的重要战略性使命。其次,它必须是整个西部地区直接对外开放的开放型城市,通过内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第三,它必须是整个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国际门户性枢纽。第四,它必须承担一些特殊的国家战略性产业职能或经济职能。如区域金融中心,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基地等。第五,它应该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从深圳到浦东新区,到滨海新区,到重庆市正在积极筹备的两江新区,都是国家战略的步步推进。
重庆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举措:
积极推进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建设,优化重庆的软硬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和吸引力。
积极推进重庆主城 “外环时代”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建设。
重点规划“两江新区”、“两江四岸”、寸滩保税港区,调整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和快速路网。
继续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实现重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做大做强金融保险业,打造解放碑、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建设主城区“三基地四港区”和万州、涪陵等物流枢纽;组建会展企业联盟;培育工业服务港和五里店工业设计科技园等。
继续扩大开放,开放的程度和质量必须走在西部地区其它城市的前面,使城市发展更加具有包容性,让重庆各领域都与其它城市进行良性互动,成为名符其实的内陆开放型城市。
利用重庆特殊的区域优势,将重庆真正建设成整个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国际门户性枢纽,让重庆成为西部地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平台。
(五)“民生十条”
2010年6月,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民生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会议决定,未来两年半做好群众最关心的10件大事,10件大事涉及总投资达3000多亿。
“民生十条”内容包括:
1.建设3000万平方米、60万套公租房,配合其他措施,力争解决占城镇人口30%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
2.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使“两翼”95%的农户三年增收万元以上。
3.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区绿化率达到35%,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4.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校警,建成500个交巡警平台。
5.提前实现全市农民的养老保险全覆盖,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6.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
7.以解决农民工户口为突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力争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8.要改扩建150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实行基本药物“零利润”,让群众看病方便、治病便宜。
9.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为群众新增30万就业岗位。
10.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深化“三项制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
重庆改善民生的“民生十条”从出台到实施,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第一次听说‘民生十条’便深受震动,没想到重庆能如此关注改善民生,这值得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亚洲各国借鉴和学习。”
尼泊尔驻华大使塔卡·普拉萨德·卡尔基:“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民生十条’正是重庆以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尝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重庆是4个直辖市中第一个出台解决民生问题一揽子措施的城市……”
新华社原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马胜荣教授:“‘民生十条’,条条具体可行,是重庆改善民生行动的一大特色。”
香港《亚洲周刊》的资深媒体人纪硕鸣:重庆现在进行的系列实践,以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紧紧围绕民众的尊严和生活幸福展开,这就是在维护和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1世纪经济报道》:重庆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让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又不单纯追求GDP,对市民住房、孩子上学、穷人看病等民生大事都考虑和安排妥当。
新加坡《联合早报》:重庆公租房的推出,意味着目前中国国内城市住房供给主要由市场提供的单一供房体系,将被政府保障与市场供给并举的双轨运行机制所代替。没有设定户籍限制是重庆市公租房政策的一大特色,创下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各省市公租房建设的先例。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民生不仅是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而且其本身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要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民生上使的劲儿越大,花的钱越多,经济生活就越活跃,政府就越有钱,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实际操作两三年,我们感觉以民生为动力的发展之路,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走得通,很有效。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干部精力投向民生,不仅促和谐,在经济上也能促消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我们50%以上的财力投向与民生有关的领域,干部50%以上的精力也系于民生。虽然民生的投入增加了,但算大账,2010年财政收入增加了49%,更有后劲。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惺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