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及其价值研究

2011-08-15陈荣妃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黑格尔

陈荣妃

《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及其价值研究

陈荣妃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他们将“现实的人”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实现了自然和历史的有机统一、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并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劳动;唯物史观;自然;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一部著作,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概念,从此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界限,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现实的人”提出的背景

德国古典哲学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的思想,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把人看成是“自我意识的人”,以“精神实体”作为历史的真正主体。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把劳动看作人的类本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观点。费尔巴哈看到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他没有真正理解现实的人。在他们看来,现实的人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而且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和个体的存在物。社会关系是认识人的本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恩格斯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思想,从而实现了关于人的思想的历史性转变。

(一)从劳动实践出发批判黑格尔“自我意识的人”

黑格尔认为,实体自身具有能动作用,实体是自身的发展动力,它自己能否定自己,创造自己,因而它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黑格尔用绝对精神代替了人,把精神或精神的运动看作自我创造的过程。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其唯心主义立场,指出:“黑格尔把人变成自我意识的人而不是把自我意识变成人的自我意识,变成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的自我意识,黑格尔把世界头足倒置起来。”[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指出,黑格尔虽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但是他仅仅把它看作是人的谋生手段,也没有看到人才是一切活动的主体,结果导致了劳动者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以致劳动的主体和客体相分离,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马克思在这里把劳动规定为有意识地、自由自觉地实践活动,并且把这种“实践活动”看作人的本质。

(二)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人,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人和自然界是不可分离的物质统一体。人既然是这样的人,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费尔巴哈指出,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类意识。他说:“人同时既是‘我’,又是‘你’;他能够替别人设想,正是因为他不仅以他的个体为对象,而且以他的类、他的本质为对象。”动物以个体为对象,人不像动物那样,而是以他的类为对象。他还说:“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是最高的能力,是人之为人的绝对本质。”[2]费尔巴哈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探索了人的本质,但是忽视了人的现实活动和社会关系,脱离了物质生产活动,其理论中的人只能是一般、抽象的人。

马克思从社会关系出发,深刻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把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停留在对人的抽象研究上,认为他仅仅把人看作感性直观而不是感性活动,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所以也不了解现实的人。针对费尔巴哈的不足,马克思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规定,提出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为此,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人、历史的人。

二、“现实的人”思想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他们理论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现实的人”。这种人“不是某种处在虚幻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17。因此,只有从人们的社会存在,从人们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实践活动出发去考察人,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现实的人”。梳理其论述,现将“现实的人”的思想概况如下:

其一,“现实的人”是感性活动中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人的感性活动。“费尔巴哈只把人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 ”[4]49有生命的个人是具有肉体需要的存在物,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靠自然界的物质资料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维持自己的生命。马克思从人的自然需要中引出人的感性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只看到人的肉体需要,并不理解人的感性活动对人的需要和人的对象活动的意义。马克思从人的感性活动考察“现实的人”,即是理解了物质生产活动的深刻意义。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的基础,现实的人则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对“现实的人”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推演到人与社会生产活动的关系进行考察的。

其二,“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感性活动中,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必须与人交往,与社会接轨。作为感性的人,现实的人处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由此,就不难理解现实的人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多种关系,其中最本质的关系是生产关系。这一论断启发我们,要从社会关系出发研究人的本质。要认识现实的人,必须考察各个时代、各个社会的个人的实际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40-41

其三,“现实的人”是具体的历史中的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与历史是相互并存的,人类的存在为历史提供了现实的前提,而历史是人类通过人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历史。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中,具体的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水平决定或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具体形态及其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此,任何“现实的人”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中的人。“现实的人”是由他们所在的历史阶段中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现实的人是在具体变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历史性的。“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68这样,我们既可以根据具体的物质生产活动去分析“现实的人”,又可以通过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进程去把握“现实的人”在不断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及其社会关系中的进步过程。

通过扬弃黑格尔 “自我意识的人”、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现实的人”的思想主张把个人理解为感性活动的人、社会关系的人、具体的历史的人。由此,马克思与以往的哲学分道扬镳,走向彻底的唯物史观。

三、“现实的人”思想的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思想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的起点,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其“现实的人”思想的理论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把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实现了自然和历史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3]22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理论缺陷,即自然和历史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还批评以往的历史观只能是一些政治历史事件,或者是一些纯粹观念的历史(如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这些历史观忽视了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和条件,是导致自然和历史对立的根本原因。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必须从现实的物质条件出发,必须认识到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是历史的前提条件。所以,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3]22-23

第二,把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实现了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告诫人们:“首先应该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6]121也就是说现实的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要考察人就离不开他们的物质活动条件,即他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人也生产社会)。 ”[5]50-51因此,不能把社会和个人对立起来,在任何时候,人都是一定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一定社会而独立存在。无论在什么社会形态里,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三,从现实的人出发,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而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是互为前提的。“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6]122这两种关系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在:其一,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的社会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45.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21.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人民出版社,200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A811

A

1673-1999(2011)23-0008-03

陈荣妃﹙1985-),女,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政治与行政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

2011-09-27

广西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研究”(2011106020101M00)。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