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2011-08-15余文好

关键词:消极影响思潮自由主义

余文好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余文好1、2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因此,要全面了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所提出的人性自私论、维护私有论、宣扬自由论、推行福利个人化与反对国家干预、鼓吹全球一体化等主要观点,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交往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新自由主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在古典自由主义和对凯恩斯主义进行批判基础上,并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市场与政府、效率与公平、自由与民主等各种关系问题上形成了独特的一种理论体系。新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它是由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哈耶克在与波兰学者兰格关于“经济计算问题”的大辩论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思潮。当然,新自由主义思潮最早起源于英国,是当时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之一,主张重视调解社会矛盾的同时,确保资产阶级个人自由,从而有力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上世纪4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观点有了较大调整,并使之系统化。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困境,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却无济于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年不受关注的新自由主义重新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随后,为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的需要,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渐开始由学术理论型向国家政治化与意识形态化方向发展,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全球化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1990年“华盛顿共识”的形成,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新自由主义思潮正式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诱导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和在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1.人性自私论。人性自私论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即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以此,推导出人都是追逐个人私利的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和理性经济人。在对人的理解中,认为人是受理性支配的,并具有自治权利、趋利避害的特性。新自由主义视野中个人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个人主义、理性主义、追求个人利益、维护私有财产等等。因此,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都是利己的,都是为了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不可能有利他的动机和行为。

2.维护私有论。新自由主义提出,私有经济能够在市场调节下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自动地稳定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因此,私有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同时,认为私有制不仅可以保障有产者的个人自由,而且可以保障无产者的个人自由,因此,私有制经济的优势明显,而公有制经济不可能有这种优势。

3.宣扬自由论。新自由主义提出自由至上论,极端推崇个人权利而限制公共权利,推崇个人自由而反对强制,推崇个人主义而贬低集体主义。强调自由是效率的前提,社会主义没有自由,并严重限制和否定自由,社会主义就是搞集权主义,新自由主义者一般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只要人们选择的过程是自由的,其结果就是最好或最有效率的。

4.推行福利个人化 反对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认为, 建立在高税收政策基础上的“福利国家”必将导致经济活动的低效率,人们工作动机的弱化;以养老和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福利政策,则是摧毁个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增加个人依赖国家的惰性。因此,大力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同时,新自由主义认为,充分就业政策导致私营部门劳动力供应不足,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干预构成对自由的威胁,并且缺乏效率,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应限制在最低的水平。

5.鼓吹全球一体化。新自由主义主张,商品、货币、资本以及服务应当跨国自由流动,强调推行私人跨国公司支配下的全球自由贸易和自由金融政策,并通过发展和控制国际金融组织来主导世界经济运行,反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出重新建立或健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合理意见。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的影响

(一)积极影晌

新自由主义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不乏存在科学成分和合理因素。这对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具体包括:

1.在政治方面。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法律制度与政府职能提出了相应要求,这其中不乏有新自由主义某些理论观点的身影。一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我国借鉴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不断地转变政府职能,对经济做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二是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特别在立法上也做了一些突破。有些都是直接来自新自由主义的相关观点。三是注重保护个人权利。个人权利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权。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人权”概念首次写入宪法,明确提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与新自由主义倡导的个人权利不无关系。

2.在经济方面。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货币理论运用等。通过不断实践,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性作用。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内部改革过程中,新自由主义主张的企业私有化,对我国的股份制改造有着莫大功绩。我国充分运用货币理论,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在遭遇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于活跃我国思想文化有着积极作用。随着新自由主义不断扩散,我国曾出现阵容强大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并与其他社会思潮和学派产生多次思想交锋和论战,可以肯定的是,在交锋和论战中使我们从不同的层面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现状,从而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多参考。

(二)消极影晌

我们知道,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决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消极影响主要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国际关系等四个方面。

1.对经济改革的消极影晌。如前所述,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私有化,私有化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们强烈攻击社会主义公有制,提出我国的国有企业应当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不应当存在,只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确保实现个人自由这一目标。同时,新自由主义推崇者积极鼓吹股份制,企图将股份制和公有制概念混同,并把股份制企业不分青红皂白地通通称为“公有制”企业,用股份制来冒充公有制。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对立的,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如果不对新自由主义加以控制和引导,任其泛滥,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就可能丧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变质,其结果是蜕变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2.对政治领域的消极影晌。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政治领域。新自由主义一贯鼓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终结,旗帜鲜明反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和事业处于低潮时,新自由主义活动空间更大,影响更深远。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新自由主义者,他们崇拜西方,完全西化,意图在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另外,新自由主义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动用公共权力为资本开路,并为资本保驾护航使其利益最大化,这样,资本与权力相结合就必然滋生腐败。我国暴露出来的某些重大腐败案件,便是新自由主义在政治领域消极影晌的重要表现。

3.对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全球化带来了我国文化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交融和交锋的同时,也使得反马克思文化和低级庸俗腐朽文化等对我国文化建设产生激烈的冲击,可以说,对我国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带来严峻挑战。在意识形态方面,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新自由主义鼓吹个人主义价值观。虽然市场经济允许人们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绝不能让利己主义无限度地膨胀,更不能“一切向钱看”。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一向鼓吹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把市场经济中人的利己主义假设绝对化、广泛化,把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利己主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十分强调自我控制、自我支配、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与自我。个人主义价值观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严重背离了我国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

4.对国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全球一体化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而大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思想。新自由主义的一贯伎俩就是想通过所谓的“经济全球一体化”,使我国自然而然地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接轨”,其实质是“全盘西化”,从而实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必然趋势,但我们应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是两码事。新时期,随着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等的迅速发展,我国不可能脱离经济全球化这个潮流,必须参与其中。同时,要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更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统一全球和掠夺世界的重要表现。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必须保持独立自主精神,避免在国际交往中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附庸或殖民地,从而防止落入“全球化”陷阱。

[1]许传红.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2006,(3).

[2]韩启东.新自由主义发展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1).

[3]张晓兰.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改革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0,(7).

[4]程恩富.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J].求是,2005,(3).

[5]刘世衡.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余文好(1979-),男,福建工程学院讲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校德育研究。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思潮自由主义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