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代的政治社会化思想比较
2011-08-15卢书月
卢书月
中西古代的政治社会化思想比较
卢书月
介绍并比较了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政治社会化思想与实践方式。认为古代中国与西方都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并认识到了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而中国的社会化思想是从社会整体系统的视角展开的,西方社会化理论却是从个体的层面延伸开来的。
政治社会化;古代;中国;西方;比较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对于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对于政治体系来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自从有了人,有了人类社会,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便已逐步展开。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化
古代中国没有政治社会化的概念,但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实践和技巧却非常成熟和系统,今天西方的政治社会化理论与实践也深受古代中国政治社会化实践的影响。
古代中国,自秦汉以降,虽有多个王朝的变换,但政治文化的脉络传承条理清晰。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后,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传承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政治文化。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从国家层面来说,帝王是最大的家长。“言出法随”,帝王选择政治统治的方式,制定政策,决定政治教化的内容、渠道、方式方法,并选择自己的继承人。继承者一般必须奉行传统教义、既定国策,形成事实意义上的所谓“路径依赖”,否则,便会受到诸多牵制。这导致了“主宗之法不可变”的局面,因而历史上的历次变法、“新政”总会遭遇巨大的阻力。从社会层面来说,由于家长制的影响,古代中国崇尚师道尊严,老师的权威不容轻视。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社会化渠道,便是私塾教育。从家庭层面来说,任何个人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渠道便是家庭,古代中国讲究“父为子纲”,其影响深远而顽固。儒家文化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求“克己复礼”、忠孝仁义等基本道德伦理,这符合家国同构体制的要求。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其统治思想博大精深。这是中国政治文化得以一脉相承的关键原因。
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化实践,是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并用的。
在直接的政治社会化方面,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实现江山社稷“万世传承”的梦想,历代统治者无不“殚精竭虑”,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直接向社会灌输有利于自身统治的政治思想。历代王朝深信“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夏朝有“校”、殷朝有“序”、西周有“庠”,此后各代王朝都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发展并形成完备的古代教育制度,向社会灌输统治者倡导的政治文化,进行直接的政治社会化。
在间接政治社会化方面,科举考试制度是典型的方式。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认同统治者思想和行为的新官僚阶层,促使社会各阶层学习统治者倡导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制度既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又是一种间接的政治社会化。通过教育制度,一方面统治者可以设立与自己倡导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直接相关的课程,对社会进行灌输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设立与主流政治文化和政治思想间接相关的课程,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二、西方古代的政治社会化
虽然政治社会化这一专业术语的出现,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但政治社化这一现象却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广泛的关注。柏拉图在他的名著《理想国》中对国民教育或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阐述,至今仍被视为政治教育史上的经典。他提出教育要有明显的目的,要与政治需要紧密结合;主张以长期的公民教育来选择“卫士”和“哲君”,从而“各尽其能,各守本分”,建立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亚里士多德从教育的层面认为,城邦政体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的德性,而人的本性中又有邪恶自私的一面,要培养人们具有“适合于政体的品质类型”,“除了教育,别无节制的方法”。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更为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社会化方法。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认为,人们不是由高尚的理想而是邪恶的怯懦和自私的动机所驱使的,所以,统治者必须通过威胁和残忍的方式来进行政治教化。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同样把人看作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其基本目标是权力,人有权力欲,要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就必然要对这些权力加以限制。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必须利用各种手段教育他的国民服从君主的统治,对王权的专横不作丝毫的抵抗。
三、中西古代政治社会化的异同
(一)二者的相同点
中国与西方社会化理论的研究者有着同样的思考,都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其社会化思想和实践也就存在着共性。
第一,二者都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他们都看到了社会中个体的意识和行为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中国古代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说法。在感性观察的基础上,古人意识到社会环境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化,因此提出人要谨慎地选择自己的住处,只有这样才能够“防邪辟而近中正”。
西方社会化理论认为,学校、工作单位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众多外在的客观环境,都影响着个体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形成。生活在社会系统之中的个体不断地与学校、单位和大众传媒发生关系,与社会中的其他人进行着互动。这些社会环境是个体行为习得的重要来源,如果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个体的社会化将出现重大缺陷,以至根本无法完成正常的社会化。
第二,二者都认识到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同他人特别是与同辈群体进行互动,这种互动过程中的意识与行为也必然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个人的行为具有可塑性,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将直接影响其自身的行为。“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只有与良友的互动,才能够使自己的行为端正,合符“礼义”。
西方社会化理论同样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人际互动学者看来,在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同质性的同辈群体之间更容易彼此发生互动交往。同辈群体对于个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所遵从的价值和规范等群体亚文化,很容易被群体中的个体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考系加以强化。因此,同辈群体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二者的不同点
中国的社会化思想与西方的社会化理论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是二者的根本出发点存在着差异。中国的社会化思想是从社会整体系统的视角展开的,而西方社会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则是从个体的层面延伸开来的。在古代中国,为了能够在社会整体中创造和维持“礼义”秩序,人们认为圣人君子要“教化”他人,而“性恶”的凡人也应该勤奋学习,并有意识地为自己能够成功习得并内化“礼义”创造和选择良好的社会环境。荀子的社会化思想从根本上讲,就是试图建立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秩序,而“礼义”知识则仅仅是社会系统中承担“维模”的功能而已。西方社会化理论产生发展于资本主义的强盛时期,“个性解放”成为众多学术研究的默认前提。遵从这一前提,西方社会化理论从个体层面论证了社会化的功能,即个体通过社会化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培养社会角色,进而适宜社会生活。
应该说,导致中国社会化思想与西方社会化理论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孔子为渊源的儒家思想在根本上是重“大家”轻“小家”,重社会轻个人。源至于文艺复兴的西方思想则更强调个体的解放和自由,他们重“小家”轻“大家”,重个体轻社会,认为个体才是构成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是以个体功能的发挥为前提的。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二者逻辑的差异。中国古代学者在分析个体的社会化时,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能够维系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而西方的社会化理论则强调个体如何形成性格与心理并适应社会,社会系统是为个体的生活服务的。
四、古代政治社会化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实质上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行为规范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使青少年首先在观念或意识上自觉地接受社会行为规范并努力去实践,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从外在走向内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确立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主体意识的确立,就是要使广大青少年不仅要自觉遵守维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项行为准则,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要把这些准则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古代的学习教育、榜样示范、良好社会氛围的塑造等政治社会化方式,为我们广大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了一条具体可行的途径。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需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不尽相同,所要完成政治社会化的任务不尽相同,因而政治社会化又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一种终身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状态。这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同时也是政治社会化本身要求所规定的。因此,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该是全面的,而且每个阶段的教育应紧密衔接,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中国传统的政治社会化单纯强调灌输式教育,对示范、暗示作用缺少省察和研究。单纯的灌输、强硬的说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相反的暗示作用。在教育的内容上,中国传统的政治教育具有公德和私德不分的倾向,重公德轻私德。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予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不承认或从根本上忽视了社会体制、环境、公共规则的责任,造成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建设缺失。另一方面,对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极度重视又扼杀了个体的自主性,社会不仅不能为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而且阻碍个体的正常发展。这是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引以为为戒的。
当然,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能主观地割断历史的影响和连续性。因此,对传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和借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推进当前的政治文化更好地向前发展。
[1]赵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D64
A
1673-1999(2011)03-0027-03
卢书月,男,安徽泗县人,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政治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研究生。
20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