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11-08-15马晓蓉郭宇琪
马晓蓉 郭宇琪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激励理论是西方管理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通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激励理论的宗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的潜力,以出色地完成各项学习和工作任务。因此,管理学理论中关于激励的理论,可以被恰当地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顺利开展、与时俱进。具体来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通过激励机制来营造一定的校园环境和设计一定的奖惩措施,以激发、引导学生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奋斗目标的过程。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实践之路,同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已有一些激励方式,这些激励措施在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80后”、“90后”学生作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对象,有着极具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与“70后”有着显著的差别。因此现行的一些激励措施如奖励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显现出了弊端,使得激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打破陈规,利用科学的理论,探索更加适合他们的激励方式。
1.物质激励过重
“80后”、“90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由于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的“80后”、“90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事业成功与高品质生活,大多数“80后”、“90后”学生的价值观功利色彩过重。目前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普遍设立一些针对优秀学生的奖项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这些资助作为物质激励措施在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改善学习条件的基础上,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但是这样的奖励未突出其背后隐含的精神鼓励的成分。因此学生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接受奖励,甚至出现了为拿奖学金而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从而更加滋生学生的功利心。此外,精神鼓励的缺失,也会使得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自我认识的不足或是个人性格特征的原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学生心灵变得脆弱、孤立、离群、压抑,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嫉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终成为人际交往或实现理想的巨大心理障碍。
2.激励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奖励形式过于追求“优中选优”,如奖励表彰的主要形式不外乎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和各等级奖学金,受表彰对象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此以往,获得奖励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并逐渐丧失参与竞争的热情。而有条件获得奖励的学生,则容易产生“理所当然”或是“非我莫属”的错误观念。
3.奖励忽视个性的张扬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奖励项目仍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上,忽视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因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冲击而造成的群体细分趋势日益明显的现象。针对不同特点学生设立的奖项数量偏少、单一,出现了由于个体存在的差异,使得同样的付出不一定会收获同样效果的现象。高校的激励措施仍采用“分数万能”的方式,一些在别的领域确有专长的学生由于受成绩等方面的影响,无法成为校园主流思想中的佼佼者,而不能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同。
4.激励教育的整体效果不佳
目前,高校虽然有一些激励措施以物质鼓励的形式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之同步,而现有的激励制度和规章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知情权,宣传工作也不到位,使得那些能使学生受益的政策规定“事与愿违”,没有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激励的措施和效果出现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整体效果欠佳。
二、激励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把激励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赋予更新的意义,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大学整体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努力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和可靠的接班人。优秀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高校又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通过激励,可以让原本就很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有潜质的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聪明才能,同时使那些较为消极的学生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及班级活动中来,从而提升整个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有利于“三观”教育的树立
高校教师肩负着教授专业知识与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神圣职责。大多数学生都会在青春的十字街头迷茫徘徊,此时的他们都渴望与教师建立信任机制,渴望从教师那里得到正确的关于对人生、未来的指导。在人文关怀和构建和谐校园思想的主导下,教师可以用用自身成长的经历或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师生友谊,要知学生之所思,体学生之所需,更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思想问题,以情感交流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有利于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任何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遭遇挫折,这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智力水平、意志品质和个性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遭遇挫折时就会产生自卑、嫉妒、焦虑、消极、逆反等不良心理,深深地陷入挫折带来的苦难中,甚至失去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和希望,有的还会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以至矛盾激化,在此种情况下,尤其需要他人的积极肯定与激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新树立起信心,积聚起力量,从头再来。把挫折看作一种教训、经验,不畏所惧的良好心态,能使大学生在今后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4.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形成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更高的境界去理解和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激励力量。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包括大学的教育理念、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这些能够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此外,还应包括学生自己组织校园活动,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找到表现和展示自我的领域,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前者的形成是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化的沉淀而形成的共同信仰,是学校发展的必然结果,后者的形成则不能缺少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这些激励措施一方面能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平等的奖励,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得到了认可和尊重,并且在周围的同学中产生影响,形成一种和谐的竞争氛围,抑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消极情绪的滋生。另一方面使一些在文化、体育、社会实践方面确实有专长的学生,也能感觉到受到奖励并非只是成绩好的同学的权利,使激励的作用范围逐渐扩大,从而形成积极活跃的校园文化。
三、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确运用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求是由低向高渐进发展的,低级需要指的是人的生理、安全需要,是人从外部获得,高级需要指的是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人从内部获得。也就是说,物质激励能使大学生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高级需要的满足则来源于精神的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物质激励是基础性激励,在开展学生工作时针对性给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改善学习条件,进而激发学生追求理想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其激励效果可能更明显。而精神激励是满足人的高层次心理需要的根本性激励,它是一种主导的、持久的激励形式,具有持续的内驱动作用,是真正的激励源泉。由于大学生在校主要目的是求知长识,其需要处在较高的层次上,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中应始终坚持以精神鼓励为主,以培养学生重义轻利、厚德薄物的高尚人格。
2.集体激励和个体激励相统一
大学生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占大学生人生需求的比重较大,所以在激励中应坚持集体激励为主的原则,并使集体激励的导向与高校育人目标一致,与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一致。在实践中,既要注意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又要考虑目标激励的普遍适应性原则;既不能僵化地限制在过小的领域中,又不能只注意个体的需求,而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整体塑造。始终使大学生的行为保持在教育者所期望的轨道上。同时,针对大学生个体需要的差异性,针对性开展个体激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做到集体激励和个体激励相统一。
3.重视激励的公平性和及时性
激励是否公平,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当学生发现到组织或同学们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就会感受到公平,并激发积极的行为方式。大学生思维敏捷,思辨能力强,对外界敏感性强,尤其看重老师的评价,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管理的过程中,不应厚此薄彼,而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公平激励。同时,应当注重激励的及时性,因为对大学生行为的迅速反馈能进一步强化激励的效果。此外,应采取常规和非常规激励措施,使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组织首肯并正面影响周围的同学。综上所述,这种优化行为的强化会产生持续的激励效果。
4.提升激励的整体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于激励手段,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发挥行为导向作用的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激励教育”。只有接受教育才谈得上激励,反过来,激励又能促进教育的推进。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传授的理念并非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而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现有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并整合内化,最终外化为实践的活动。实际工作中,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大学生会因其各自不同的需要而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并导致不同的接受态度。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行的激励教育要发挥最优效果,必须考虑我们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他们是否接受,是否转化为内在的思想意识并体现于道德实践之中。这就需要激励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相适宜,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提升激励教育的整体效果。
[1] 王丽萍,等.激励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对策.河北学刊,2010.(7)
[2] 陈天翼.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3] 李轶敏,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优化研究.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