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1-08-15关红颖
关红颖
(黑龙江省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讷河 16611330000)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无论从气候条件还是地理环境上,种植大豆都具有一定的高产优势。2009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为415万公顷,总产量为680万吨,占全国大豆产量的46.89%[1]。大豆胞囊线虫病一直是制约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危害面积达到67万公顷,是仅次于大豆病毒病的第二大病害。本文对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总结众多实践者和笔者的经验,提出一系列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有效措施,以供大豆种植者参考借鉴。
1 发病症状及规律
大豆胞囊线虫病属于全株性病害,是由于线虫侵害大豆的根部引起的,被害植株会生长缓慢,茎叶变黄,花期推迟,荚小,籽粒不饱满。严重时不结实,甚至全株枯死。这种病害在开始时会点片发生,之后向外扩展,最后成片枯萎。拔出病株可以看见细根上有无数小白点(线虫的雌虫)。
胞囊线虫病的发病时间可出现在大豆生育期的各个阶段,在黑龙江省苗期发病表现较为严重,并且主要危害根部。胞囊线虫以卵存于胞囊内越冬,翌年春季温度超过16℃则孵化成1龄幼虫,折叠在卵壳内,蜕皮后成为2龄幼虫,从大豆新根的鲜嫩部位侵入寄生。4龄成熟后胀破根皮外露,就是肉眼可见的黄白色小颗粒——胞囊。
2 病害发生条件
首先病害的发生与土壤条件有很大关系,胞囊线虫喜盐碱土、沙质土,疏松、通气性良好的土壤,较易发病;其次气候适宜也是引发病害的原因之一,天气凉爽,土壤湿度小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黑龙江省在大豆苗期(6月中、下旬)不同年份气候状况存在差异,但总体上高温多雨天气较少,所以容易发生病害;再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较大,很难执行有效轮作制度,连作和重迎茬在有线虫的土壤中种植寄主作物使得土壤中线虫数量迅速增加,也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综合防治策略
3.1 选育抗病品种
各种研究和生产实践都表明,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抗病品种。抗病品种对胞囊线虫的抵抗是根本性的,品种抗性使得线虫不能正常侵入、寄生在植株根系上,从而达到防治目的。而病原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是抗性品种培育、鉴定和推广的依据。目前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仍然以3号生理小种为主。根据于柏双[2]的报道,2006年采集黑龙省不同县市的土样(共18份),鉴定后发现有16个土样表现为3号生理小种,只有大庆市是4号小种、安达市为14号小种。而董丽民[3]的报道中安达市为4号和14号小种。这表明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分化是稳中有变的。
3.2 合理轮作
大豆胞囊线虫的寄主植物范围很窄,主要是豆科植物,合理轮作便成了防治病害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前茬作物尽量选择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等非寄主作物。在存在大豆胞囊线虫症状的地块,需实行轮作3~8年的非豆科作物,水、旱轮作防效更好。但是黑龙江省是我国北方春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比较大,所以很难执行5年以上的轮作制度。有研究者提出以万寿菊作为轮作作物,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3.3 加强田间管理
适期早播,使植株提早发育,健壮根系,有效的避开线虫的幼虫侵染高峰期。同时要及时消灭杂草,增施有机肥,合理配施磷钾肥和微肥,促进植株的健康成长,以提高作物抗性。也可以活化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中线虫的天敌数量增加,有效的降低病害危害程度。
3.4 药剂和生物防治
3.4.1 药剂防治 对于线虫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可以采用药剂处理土壤。但是抗线虫药剂价格昂贵,且大多数毒性较大,对环境或多或少都会造成污染,所以化学药剂防治法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最好方法,轻易不建议使用。
3.4.2 生物防治 因为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常常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关注到利用生物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上。全世界已报道有300余种线虫的天敌真菌,常见的有轮枝菌、淡紫拟青霉、寡胞节丛胞、委内瑞拉链霉菌、尖孢镰刀菌以及一些担子菌等[4]。杜春梅等[5]采用厚垣轮枝菌HDQ18活性产物制备的生物种衣剂HND1防治线虫,效果好于35%多克福种衣剂。于柏双[2]经过药效对比试验后推荐豆丰1号(厚垣轮枝菌)作为防治药剂,防效可达60%左右。
现在生产上应用的生物防治主要有微生物磷钾制剂、营养活化拌种剂、速发2号种衣剂、环保型重迎茬大豆专用肥等,均达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具有对人畜毒性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
[1]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战略部.关于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建议[J].大豆科技,2010(6):33-35.
[2]于柏双.黑龙江省主要大豆抗源对胞囊线虫的抗病特性及线虫防治体系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9.
[3]董丽民,许艳丽,李春杰,等.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和生理小种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1):108-111.
[4]刘冰.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86.
[5]杜春梅,李海燕,李晓明,等.HND1生物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药效研究[J].大豆科学,2009,28(6):112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