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2011-08-15陶柳清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心理

陶柳清

(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陶柳清

(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贫困大学生就业情况应该引起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分析当前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几个因素,并就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四点举措:一是不局限于说教,拓展心理辅导形式;二是树立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是自主自导,打造贫困生独有的文化团队;四是优化就业指导,引导调适择业心态。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能力;举措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上升,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达400多万,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8%至10%,每年这部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表现得十分凸出。贫困生在学校中大多不擅表达、基础技能较差、人脉关系不强,与非贫困学生相比属于一个“弱势群体”[1]。当要毕业了,他们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也同样比非贫困学子遇到更多问题,找工作也相对困难,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贫困不断”局面。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关系到贫困生自己及家庭的生计,也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引导贫困大学生从这个局面中解脱出来,帮助其更顺利地毕业和就业,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状况

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贫困家庭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为611万,按贫困学生一般占在校生20%的比例来算,2009年毕业的贫困大学生就有122万。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相对弱势的贫困大学生站在就业的路口上更加感到无助和惘然,他们或害怕就业、或裹足不前、或渴望高收入、或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这些消极的心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情况。贫困大学生如果不能顺利就业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状况。

(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人格塑造

经济上的困难无疑是贫困大学生的首要负担。心理学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还存在着封闭、自卑、敏感、焦虑、压抑、嫉妒、粉饰和依赖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情况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宣泄,会很容易引发新的抑郁症状[2-3]。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现实的就业问题,他们可能会不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社会,有些会缺乏长远的规划,有些则就业期望与现实错位从而出现好高骛远、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心理。不良的就业心态不利于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能因此误入歧途。

(三)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贫困大学生在进行就业的过程中可能会使得原本并不自信的的心理问题更加突显。在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状况影响下,他们或许会缺乏应对困难和风险的承受能力,出现更多地怨天尤人的现象。这些人时常感叹世道的不公,为自己家庭的贫困而苦恼,极度容易产生消极和悲观的情绪,从而产生抵触或者厌世的行为[4],这无疑对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的构建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实施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1999年开始启动,数百万寒门学子受益于宝贵的低息贷款,先后完成学业,顺利迈入社会。然而,近几年的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象。大学生欠贷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中一个原因是贫困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低下,一时难于还款,造成违约。所以,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也会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实施。

(五)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2009年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学生总规模2 979万人,高校每年输送的毕业生从原来的不足百万到如今的五六百万。有专家称,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10年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我国正在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的“产品”有好的销路才能刺激更多的“生产”,然而如果制造出来的“高等产品”得不到有效地输送,积压仓库,这将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长远而畅顺地发展。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之路难行

根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630万人,比起2009年的611万多出19万人。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以往的“天之骄子”如今普遍都在为“饭碗”发愁。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近年饱受自然灾害之痛,加上通货膨胀的加剧,贫困人口的生活和工作处处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也变得更加严峻和难行。

(二)就业费用高,信息资源缺乏

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笔不小费用,比如求职简历和求职信的制作、异地求职的差旅费、通讯费等,这些费用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可谓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迫于费用的问题有些贫困学生不得不放弃了很多的求职机会。另外家庭背景和社会实践的不足,很多贫困学生缺乏人脉关系,又不擅于收集就业信息,以致信息资源落后和闭塞,也同样给贫困大学生造成就业机会的流失。

(三)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

由于家庭经济的不佳,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显得“寒酸”,他们很少与人接触,一些贫困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形成孤僻和内向的性格,心里面的想法不敢与人倾诉。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偏远的山区或城镇低保家庭,既得要面对不菲的就业成本,又得背负个人的夙愿和家庭的寄托,因此他们的身心压力无比沉重。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会给贫困学子带来沉重的负担,可能导致他们出现更深层次的“心理贫困”现象[5]。

(四)视野狭窄,综合素质欠佳

受家庭背景的影响,贫困学生学习基础一般不是很好,他们的外语水平、文艺表演、计算机技能等基础技能较差;他们与外界接触少,看待事物比较单一、狭窄;而且自信心不足,不敢与人交流,缺乏社会交往技巧,从而忽略了对性格气质、组织协调、口才、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些人容易给用人单位一种素质不高的印象,以致于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五)职业认知有限,就业观念不正确

一些贫困学生受到家庭贫困和生活艰苦的影响,没有理清自我及职业认知,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就业心态,出现就业期望偏高或偏低的现象:有些将毕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不愿意下基层和回家乡就业;有些则向往金钱,追求享受,只挑一些自己认为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有些则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敢于竞争。面对这样的缺陷,他们很多时候都与就业机会擦身而过[6]。

三、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举措

对于贫困大学生上学期间的经济困难,目前我国已建立“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的助学体系,各高校、社会、企业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要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笔者认为要着重在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上下功夫,通过一定的途径帮助贫困生消除心理阴影、化压力为进取的动力,培养其综合能力,是切实解决就业困难的根本。

(一)不局限于说教,拓展心理辅导形式

贫困生一般表现得比较沉默、自卑、敏感、缺乏自信,他们害怕别人的眼光,不愿与人交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随便在别人面前提到家里的情况和自己的困难,有什么心事也不会轻易向别人透露,而愿意将自己心里面的“秘密”默默地书写下来,通过日志或者随想的形式。笔者认为,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心理辅导,但形式可以更加生动和多样。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例如在老师的指导为贫困生创建贫困生网站、网上论坛、聊天室、博客等,供贫困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互动,老师和身边的同学可从中鼓励贫困生积极面对人生,教育他们要有自信,要有承受挫折、坚韧不拔的良好心态和主动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这些平台,有着一样的背景的贫困生可以毫无忌讳地说出自己的困难和想法、畅谈自己的人生体会和感受、交流勤工助学和找工作的经验,学习生活上大家互励互勉,心灵上互相支持。另外,学校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及时发现个别贫困生的特殊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自我调节不了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帮助他们消除焦虑、悲观和不满情绪,从心理和行动上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自我和自我心理调整、适应环境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扶贫先助志,这是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基础。

(二)树立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其实,贫困学生之中不乏优秀的代表,他们拥有坚毅的品质,坚强不屈,他们能吃苦,能耐劳,用脊柱顶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企业人士、杰出校友或者优秀的贫困生代表到校给广大贫困大学生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所面对的困难和如何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困难;也可以利用宣传平台,发掘优秀典型,强化榜样作用。比起简单的说教,用这些真实的成功案例和优秀典型来激励贫困大学生的斗志就显得有效得多。另外,学校也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贫困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通过“贫穷并不可怕”、“自力更生光荣”来鼓励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拥有信心,以典型为学习对象,要勇敢面对就业,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自主自导,打造贫困生独有的文化团队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之间的贫困差距并不是体现在经济上,更大的差距体现在他们的情商和综合素质上。据了解,贫困生一般愿意通过自食其力去参加勤工助学岗位和做一些家教或其他的兼职工作,他们的目的除了可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又可以锻炼自我,得到一些实践经验。但有时候却因为缺乏一些平台而使他们丧失主动接触外界的勇气。笔者认为在勤工助学岗位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由老师指导,成立专门的贫困生培育部门,由贫困生自己组织或参与到其中,旨在服务和锻炼贫困学生,特色是“自力自主,拓展自我”。这个部门要成为广大贫困大学生的依归。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己当家作主,自主实施学校的贫困生政策、组织有关贫困生的交流活动、拓展扶贫途径、形成帮扶团体梯队,这样既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又培养和锻炼综合能力,同时打造出特有的贫困生的团队文化。我们应该相信,一个好的团队可以使人从中获得支撑和推动力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合作,他们主动从单一的个人世界走向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身综合能力,例如与人交往的技巧、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又可以扩大眼界,了解社会,获取足够的实践经验,从而使他们在毕业之前积累更多的就业“资本”,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四)优化就业指导,引导调适择业心态

学校应该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认真调查,在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第二,可以在原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有针对性地优化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设贫困生创业、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等课程[7],为贫困生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手把手地辅导他们科学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第三,有关部门还可以搭建贫困生就业平台,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为他们提供求职、招聘、指导平台,另外免费为贫困生提供就业服务,适当予以他们求职经济补贴,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社会支助。最后,鼓励他们调整择业的心态,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特别是回到家乡创业。贫困生相比于普通学生更能吃苦,更加顽强,这恰恰是创业者应有的品质,而且贫困生熟悉自己家乡的情况,创新地结合家乡的风土人情,就更加具有创业的优势和成功的可能性,可以重点试验。

[1]向以华,张路,周群英.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教育对策——以三峡库区普通本科高校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6).

[2]许红芝.贫困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影响因素初探[J].价值工程,2010(23):169-170.

[3]毛宇锋,周贤.高校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5).

[4]林晓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2):134-137.

[5]胡继民.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8).

[6]李祥,柳长兴.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调查与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0).

[7]邓红珍,罗洁,郭瑞.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初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192-194.

New Measures of Improving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TAO Liu-qing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our society.As for poor students,a special part of this group,their job-getting problem shou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concerning this kind of problem,analyzed som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mployment of poor students.At the same time,it put forward four measures which aim at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destitute students fundamentally.Firstly,the teachers shouldn’t restrict to sermonize but focus on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Secondly,it sets up some typical fine examples and creates a better atmosphere.Thirdly,it makes own team culture of poor students independently.Fourthly,it should optimize the teachers’instruction of employment,and helps students form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choosing a job.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ment problem;employment ability;measures

G647

A

1674-8425(2011)09-0126-04

2011-03-30

陶柳清(1981—),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范义臣)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