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激发是引领高质量生物教学的关键

2011-08-15何冬梅陶宏凯孟亚鹏曾佑琴

关键词:教学法教师教学

何冬梅 陶宏凯 王 海 孟亚鹏 浦 玮 曾佑琴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一、兴趣激发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激发出勤奋,而勤奋创造出天才。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兴趣往往能够让人提出很多问题,同时驱动人去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兴趣能够让人有热情去了解问题的答案,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模糊点越少,信心就越足,也更容易形成超越他人的优势。

兴趣就是动力。学习的兴趣主要包括:对知识的渴望产生的学习兴趣、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认同所产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满足自身被认同的需要所形成的学习兴趣等等。

带着兴趣的学习能营造快乐的情绪,提高课堂内学习效率;兴趣的激发能够引起学生的持续性注意,让人不容易疲倦,甚至督促课堂外的自觉学习;兴趣能够激活思考,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兴趣的培养和挖掘可能影响人的一生,陈景润正是对(1+2)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摘取了数论皇冠上的明珠。生命科学原本就是一门充满无穷奥秘,吸引人们不断探索的科学。因此,在高校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整合多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

1.多彩的语言艺术吸引学生持续性注意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教师重视对教学法及教学内容的研究,而忽略了语言自身的质量。如语言风格、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速、俗语或经典诗词歌赋的引用、当下的流行语的文明运用、甚至普通话为中适当穿插地方语言,配合与学生间眼神的交流、肢体语言、轻松的表情都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一言堂”式的讲授变成生动的演讲与互动。

2.多种“参与式”教学法激发学生能动性学习

长期以来高校比较多的注重于传授现成的知识,多采用师者言传身教式的世代传习的教育方法。这种传统的“被”灌输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真正接受大量的固化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得到实现,学生真正的主动学习能力无法体现,容易造成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的现象,课堂效率低下。

根据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高校“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一种鼓励教学对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1]。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自身的学习潜能、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展现,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又不断激发出新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自由、自觉、自信地在广阔无垠的生物科学领域中遨游和探索,构筑学生情感和理智的主体能力综合体系。

(1)例证式教学

例证式教学是指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以具体案例佐证重要的观点、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易化其对知识的理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讲解细胞膜的功能可以生活中的常见的具体案例为例:淹蒜时加入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四川泡菜时为何要严格密封?施肥前为何一般要进行松土?为什么洗完苋菜的水仍是无色的,而将苋菜炒熟后菜汤却是紫红色的[2]?在讲环境污染一节时可以与时俱进,通过录相或图片展示新闻里报导的重大污染事件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如地震引起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而导致的核污染事件;在讲营养与人体健康的问题时,及时介绍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重大事件;在讲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时,介绍非典和禽流感事件;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时候,联系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及社会问题;在讲基因工程的时候,以当前的科学热点克隆羊、猴为例启发学生就克隆人及人体器官所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思考……例证式教学法让学生感到生物学习不是局限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学习,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课堂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形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3]。

(3)情景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明确指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4]

情景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建构理论的学习观所形成的一种直观式教学法。它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一般可以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目前,运用最多也最为便捷的情景创设方式是利用领先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或加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研究性学习专题的设置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前提,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为研究主题,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建立起师生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5]。

研究性专题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由教师指定范围,学生自己寻找问题、提出问题。选题内容可为包括以生物学某个知识点为研究对象的单一课题,如:“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钙离子对蛙心活动的影响”等,或是生物学综合课题,如“光照强度及土壤水分对植物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明确其研究现状和意义、探明研究的方法与步骤、设计并实施研究计划,形成科学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论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此外还可对实验结果提出新的质疑,以完善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在课堂教学间适当设置研究性专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其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不断进取,实验结果的产生又给予学生充分的成就感,使之逐步建立自信和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限于获取知识,而是转到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上,即“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3.巧妙的多媒体课件顺应学生的探究欲

多媒体课件作为主要的高校教学辅助工具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是顺应大容量、快节奏高校课堂教学的产物。与“印刷品”教材及板书相比,多媒体课件具有超媒体性、互动性、智能化等优势。它的容量非常大,可以将不同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满足学生多种感官的感受需要[6]。

在生物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从多个角度演示生命现象,能够把抽象的生命概念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6]。精心设计的生物学课件犹如一部电影,给予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运用各种素材和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剪辑。例如,图片展示人体内部结构、动画模拟生物大分子DNA的活动可以变抽象为具象,便于学生轻松理解;文字特效有助于突出重点,变枯燥为生动;多层次超级链接的运用不仅可以紧凑课程结构,也可以使课堂内容的扩展变得更加容易,领教师感到收放自如;适时屏显相关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解的欲望,也是抛砖引玉,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领教学内容层层递进,自然过渡。

4.教学环节巧安排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绪论课是生物学 (即生命科学)的开篇课程,也是在第一时间进行兴趣激发的关键课程。通过绪论课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概念、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生命科学研究历史、生命科学的前沿发展等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与密切性,让学生感到生物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一开始就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高校生物教师应重视绪论课的设计与实施,甚至可以多花一点课时,更多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争取在绪论课中获得学生对教师本身最大程度的认可,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生物学是实验科学,加强实验环节是体现学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实验课的安排应结合理论课的教学进程,在理论课后及时开展实验,或者在理论课中穿插演示小实验,让学生能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不应该一味迎合教学进度或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不恰当的时间草草进行实验,或为了教学的方便在全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才集中安排实验。实验课与理论课有机整合能有效调度学生的积极性,使实验与理论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对关键问题进行理解、掌握与记忆。而且,实验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熟练操作技巧的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1)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德育示范性

在学生们的眼里,老师是知识的化身,是学习的榜样。常常会有学生因为喜欢一名老师而爱上该门课程,在该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出格外的认真和积极;反之,也常常有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对该门课程产生消极、倦怠、厌学的情绪。可见,教师自身的示范性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生物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教育学生,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德育示范作用[7],获取更多学生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学生“爱屋及乌”的学习兴趣。

(2)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最经常、最根本的德育途径。例如,结合教学内容,讲述国内外历代优秀生物学家的先进事迹以便对学生加以熏陶,这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潜移默化地树立起为生物科学勇于献身的志向,以及努力钻研学业和顽强探索的拼搏精神[7]。同时,作为先进事迹的宣讲人——生物教师本身也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敬重科学及科学家的高尚形象,倍受学生的认同和尊敬。

总之,兴趣激发是高校生物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各种“参与式”教学法的灵活运用、教学环节及教学课件的精心设计,加上教师的语言艺术及自身的德育示范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和高效的学习效率,轻松达成高校教育目标。

[1] 廖晓玲.“参与式”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78-81.

[2] 赵传芳.“快乐式”生物教学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465:101.

[3] 姜永良.讨论式教学法及其运用.杭州市化学会年会论文. 2004.

[4] 陈琦,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2-148.

[5] 张娟琨.研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学改革与实践[J],2008:70-71.

[6] 龚大洁,等.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生物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 2006.3:63-67.

[7] 龚艳青,等.生物学科中的德育教育.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J],2004:48-49.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