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与色彩学深度融合的课程创新

2011-08-15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色彩计算机

李 陵

(深圳大学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数字技术与色彩学深度融合的课程创新

李 陵

(深圳大学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数字技术与色彩学原本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在数字化环境下,计算机科学的知识完全可以渗透到艺术类课程和教学中去。国家精品课程《数字色彩》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它试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为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教学应用进行有益的探索。

课程建设;色彩学;课程创新;精品课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艺术教育的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些交叉领域,“数字色彩”就是典型的代表。但就全国高校而言,数字技术与艺术交叉的课程建设还相对滞后,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如何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建设优质课程,已成为高校艺术类教师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数字色彩》国家精品课程的剖析,探讨数字技术与艺术类课程融合的创新与教学设计。

1 我国艺术色彩教学的现状及其反思

说到艺术色彩,大凡必言蒙塞尔、奥斯特瓦德,联想的是地球仪一般的色立体和建立在它基础之上的色彩序列。这种现象贯穿于整个20世纪并持续至今,在我国艺术教育界变成了一种约定成俗和不成文的教学规范。受到早期工业社会线性思维的影响,20世纪我国的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是泾渭分明的。艺术专业的教师很多是“科盲”,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对艺术也知之甚少,两个群体的学者各自固守在自己的领地里老死不相往来,延续着C.P斯诺在上个世纪中叶批评过的“两种文化”的隔离。

然而,在这高墙之外,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自然界的颜色可归纳为两大类:由发射光导致的光色和由反射光导致的颜色。为了适应20世纪大工业生产的批量化和标准化要求,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在剑桥举行的CIE第八次会议上,确立了CIE 1931-XYZ系统,从而奠定了现代色度学的基础。CIE标准经后来用于计算机图形学,派生出我们今天看到的计算机上千百万种变幻莫测的彩色,也为发射光的颜色形成计算机色彩的体系奠定了科学基础。

成熟的CIE色彩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与经典色彩理论相差不到40年,但封闭的我国艺术色彩教学对由发射光导致的计算机色彩似乎没有兴趣,继续重复着100年前蒙赛尔减色系统的色彩理论。学科的隔绝,让我们的美术与设计教师一直昏睡在过去的时空里,色彩教学暴露出明显的滞后状态,当今社会上已经成为应用设计主流的数字色彩,在我国大学的艺术课堂上竟然没有一席之地。

2 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创新

《数字色彩》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得益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我国目前盛行的传统《色彩构成》教学内容源于美国和日本,是经由香港教育家于上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的。我国现行《色彩构成》课程,内容空洞而残缺。色彩理论上只讲述100年前的减色体系、忽略了加色体系(CIE等)和计算机颜色理论;色彩媒介只涉及色料色彩,忽略了光学色彩和计算机色彩;色彩设计和方法流于形式,不能与数字化应用相对接,滑入虚幻的色彩游戏之中。

在《数字色彩》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课题组用历史的眼光梳理色彩学理论的历史沿革,考察几次大的色彩媒介和技术转型时期色彩理论的承袭和变化,从而判断“数字色彩”理论框架的学术走向,寻找理论创新的突破点;在色彩体系方面,让它涵盖了显色系统(蒙塞尔、奥斯特瓦德、PCCS等)和混色系统(CIE等)及数字色彩系统;在色彩理论方面增加了色度学、计算机色彩基本原理等新的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色彩原理与传统色彩系统的有机衔接[1]。

《数字色彩》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适应数字化设计的基本现实,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数字色彩理论、掌握一种新的色彩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色彩设计和色彩创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内容选材上,课题组选择了计算机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色彩体系,安排了计算机绘图软件里数字色彩的使用方法、色彩的主观三属性和客观三属性以及色彩的生理与心理要素等理论。并以数字化配色工具“数字色系五级配色表”为主线,设置了配色工具与使用方法,强调主色调、色相对比等常规的色彩配置[2],把色彩配置从传统《色彩构成》的简单方法,拓展至纯色系、灰(浊)色系、暗色系以及无彩色系之间的简单搭配和复杂组合,把重点放在掌握这一个色系的10个色调和它们相互之间的明度、饱和度的复杂色彩配置等环节上,详细讲述一套科学、实用的色彩设计方法,既丰富了色彩设计的情感要素,又极大提高了色彩设计科学性的工作效率,让现代教育技术带动了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创新。

3 数字技术与色彩学融合的课程设计

《数字色彩》是一门数字化环境下视觉艺术各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它吸收了计算机图形学和色彩学的新成果,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色彩系统和经典色彩系统的有机衔接,系统阐述了传统色彩理论和数字色彩理论;分析了两种不同色彩的异同;通过教师研发的数字化配色工具——“数字色系五级配色表”,创新了色彩设计方法。让原来复杂、无序、模糊不清的色彩搭配,变得比较简便、有序和层次分明。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替。教学理念是支撑教学设计的基础。导致教学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观念滞后是首要因素。这就要求课题组在对传统课程结构和体系反思的基础上,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因此,符合课程自身规律的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教学设计,是精品课程成败的关键。

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改革至关重要,《数字色彩》课程从大众教育的实际出发,在原来常规的讲授型教学的基础上,实行主题探究型、小组协作型、案例教学型等教学策略。对待计算机设计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加强技能训练性模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这个设计工具的能力,以至于在色彩设计中不会被表现手法和技术问题所限制。

《数字色彩》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教学模式的转换,既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传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数字色彩》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四种教学模式:

①讲授型模式。《数字色彩》课程有二分之一的理论知识学习内容,“讲授型”教学必不可少。本课程的“讲授型”教学采用播放课件——教师讲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的程序进行,克服教师的单向传授,加入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②主题探究型模式。在教学中,教师把知识发展的脉络和问题讲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围绕研究主题上网查阅文献资料,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网上协商讨论,实现双向甚至多向沟通,最后形成小组研究报告并汇报研究成果。主题探究型教学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增长和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③小组协作型模式。在《数字色彩》教学中,课题组把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结成项目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色彩设计项目,到实践中去调查和收集相关素材,最后形成研究报告或完成设计项目。让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④案例教学型模式。《数字色彩》的案例教学是在相应的教学阶段穿插实际案例来进行的,教师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分析和讲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案例中理论运用和设计意图,讲解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从表象中总结规律的能力。通过案例的背景、发展脉络、设计过程的剖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找出问题。并让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其他相关案例,从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数字色彩》课程与其它色彩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打破了靠传统的凭视觉经验和主观感觉的手工设色方法,进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本课程通过虚拟实验室、虚拟画室、师生交互、网上色彩知识测评和三维色彩配置软件“数字色系五级配色表”等数字化学习工具,把数字色彩理论和先进的色彩设计方法融合在具体的课程之中,让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无缝衔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结合。新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3]。

我国艺术类专业原本采用小班教学模式,进入21世纪后,虽然很多学校扩招后班级人数不断膨胀,但在教学形式上一直延用传统模式,因而教学质量极度下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数字色彩》精品课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艺术教学结束了长期单一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单向传播的方式,步入了真正的数字化教学的行列。

《数字色彩》通过“数字色彩专题学习网站”,为精品课程增加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远程学习的内容。它的教学实践表明,艺术类课程与其他文科、理工科课程一样,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改造或创新使之数字化、网络化,实现了计算机基础与教学内容的深度结合,使传统艺术课程的建设走向科学化和信息化。

[1] 田少煦.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精品课程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3):157-159.

[2] 李陵.国家精品课程中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与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3):78-79.

[3] 李陵.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学习,2011(3):65.

A Pedag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Intensiv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Chromatics

LI Li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China)

Color science and digital technology originally belong to different disciplines.In digital environment,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science can be penetrated into art curriculum and teaching.National quality course Digital Color has made an attempt in this regard,trying to innovate in teaching content,methods and means as well as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art field.

course construction;chromatics;course innovation;quality course

G434

A

1009-3907(2011)08-0082-02

2011-02-12

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教高函〔2008〕22号);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BKJGYB2008090);深圳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李陵(1967-),女,湖南醴陵人,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刘 琳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色彩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神奇的色彩(上)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