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微

2011-08-15扬州大学江苏22500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教练员队员人文

徐 敏 邓 琳(扬州大学 江苏 225009)

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显著特点是科学的高度分化和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是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而作为高校体育一部分的田径运动训练如何进一步加强科学训练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使之顺应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共同发展的需要,这已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古今奥运圣殿的支柱,是各类体育运动的基础,其中必然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长期以来,教练员们关注的焦点是田径运动训练的手段方法以及它的竞技价值和健身作用,而对田径运动中的人文精神却少有关注和探讨。为此,本文就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肤浅探究,旨在为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全面开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

1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思想基础

1.1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培养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外显,是人对自身命运、价值、尊严、理想、需求、权益的关注、思考和追求,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没有人文精神,就没有原始身体活动以体育为目标的更高层次上的升华,也就没有古代竟技运动的复兴。

培养人文素质,其实质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强调客观对象适合人体的需求和满足,而且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培养人文素质,就是要摒弃把训练作为对人的纯生物学改造过程的生物体育观。强调训练与教育、文化相结合,把训练当作一个育人的过程,不仅育体,而且育心等。造就队员不断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精神;具有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念和竞争与合作意识;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操;磨练一往无前、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等。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工作中,根据项目特性,要尊重队员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使他们的不同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在训练中充分发挥队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2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培养人文素质的思想基础

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队员的人文素养,就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和思想来指导学校训练工作的开展。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观念应向人文体育等方面升华。在人文体育的范畴中,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不只是技能的传授和运动水平的提高,而是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等,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领域。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树立人文体育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训练中所蕴涵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崇高境界,冶炼人的性情、意志、个性,培育队员的人文精神。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应树立体育文化的观念。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工作中树立体育文化的观点,就是不但要使队员了解各运动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而且能通过体育文化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应树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倡导“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工作中,就是要面向全体队员,强调队员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不同的体育价值取向,尊重队员的个体多样性,满足队员的不同需求,使队员的身、心、智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2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2.1 、训练体系过于单一化

虽然目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体系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由于受传统的训练模式的影响,改革的进程相对较慢,其改革的理论水平远远走在改革实践的前面。特别是在训练过程中还是一切围绕以竞技为主心,强调项目内容自身的分类与体系,对运动员身心需要还关心不够;培养目标上片面的强调竞技的目标,过于强调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不太重视队员在训练过程中情感、个性、能力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人”的培养。

2.2 、传统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占主要地位

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体系对训练内容设置的局限性,而导致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重新反古,舍本逐末。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追求队员绝对服从于指挥,强调行动的统一性;在训练方法上崇尚注入和训练模式,忽略了队员自主发展的可能和需要,队员只是整个训练过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一来,不仅队员的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发挥,教练员的创造力也受到压抑。使原本丰富多彩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沦为按部就班的机械操练。

2.3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评价片面追求运动成绩

由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学校、队员训练比赛成绩是衡量该地区或该学校、队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于是在训练过程中一抹的加强队员身体素质、技能方面练习,片面追求运动成绩的提高,忽视了队员的个体基础差异性以及项目特征等,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训练评价。很少考虑队员在训练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进步和队员的主观能力,没有进行“人性化”的评估或考评。这样一来大大地打击了相当一部分队员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队员训练的消极悲观情绪进一步加强,严重影响了“人性化”教育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实施。

3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悖离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

3.1 、受队员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长期从事运动训练的队员占绝大部分,他们有些人从小就从事田径运动训练,尤其现役的队员,很早就进行专项训练。长期的运动训练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使得他们在接受基础教育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有些队员连小学都没有上完,而基础教育是个体今后获得发展的基础,缺少系统文化知识学习是导致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薄弱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整体水平高度的相关,文化素质的薄弱将会直接影响队员整体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虽然他们在长期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学到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是这种失衡的知识结构将会制约队员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

3.2 、受传统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

从体育在三个工业时期的效能可以看出,诞生于工业时代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体制过分地强调体育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追求把个体塑造成掌握一定社会所需要技能的人。把体育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理解为传授知识而存在的体系,因此,体育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储存行为。教练员是储户,把技术、技能等储存在队员那里,而队员就成了这种技术、技能的保管员,只能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储存材料。队员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只能够沿着铺设好的道路向前走,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师徒相传”的接力赛模式的人才,忽视了人的个性张扬和人格的完善,队员的感知、认知、精神、情感、意志、观念、愿望等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在这样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人文素质教育被忽视也就不以为怪了。

3.3 、受传统的体育功能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运动训练的功能就是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水平,从现代体育的功能来看,这种观点仅仅是体现出体育最本质的特征而已。从体育发展的逻辑线索来分析,体育所经历的这五个时代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代体育)都是为了适应一定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包括生产需要、战争需要、生理需要以及竞争需要等),体育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培养一大批身体强壮的青壮年来为社会服务,学校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也就成了一个培养场所,即“身体教育观”。这样的观点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是根深蒂固。但如果站在更高一个理论角度来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观点都是把体育看作是同人体生理活动有关的事情,只是一种达到社会、政治、经济等目的的体育手段。即体育为政治服务,而忽视了体育“以人为本”的人本属性。

4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4.1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在教育目标国际化、教育过程全球化的今天,旧的教育训练体系已不能够适应当今发展的需要,必须有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思想来指导高校田径训练的发展方向。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构建“人性化”训练的唯一体系。全面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是新体系的核心。高校田径训练过程中要重视体育文化的含量,体现机体对大自然的亲近和亲活性;训练内容要体现出弹性和选择性,注重扩大队员运动员自主选择的自由度训练内容等等。

4.2 、突出队员的主体性作用

教有法、无定法。对于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而言,真正的训练方法应该是按照队员的个性化要求,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不受其它不良社会因素影响的“独立个性体”。在训练过程中应不断启迪、培养队员的训练态度、习惯和意识以及从事自身运动训练能力。从多维的角度探讨训练方法是必要的,训练方法的模式化探析不应局限在传统范围内,如果仅仅只考虑如何教会队员掌握某项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在当今看来是片面的。体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高校田径运动训练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所以必须转变观念,标新立异地从多维角度研究训练方法,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真正发挥广大队员运动员的主体性作用。

4.3 、注重队员的具体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训练评价一直是单一的比赛成绩等显性的评价方式,不能使训练评价从主观鉴别转向促进队员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的主体应从教练员一元转向师生多元化评价,评价的内容要从单一的评价队员的比赛成绩转向队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注重队员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差异性和训练的努力程度,进一步加强对队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独立性、创造性等的评价与关注等。

4.4 、提高教练员的人文素质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要培养出有着富有“人文”内涵的运动员,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来为推动“人文”教育作根本保证。当今队员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能力及独立意识相对增强,但是教练员的文化素养直接面对的是队员,一言一行将对队员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虽然教练员经社会实践的磨练与充实,无论在训练还是在科研方面的整体素质都较高,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即重技能,忽视“人性化”教育,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部分教练员感到力不从心,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自然就不理想,这与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计划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也表明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要全面推进“人文”教育还必须着眼于教练员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教练员队员人文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