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2011-08-15冯瀚颖
冯瀚颖
(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0)
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冯瀚颖
(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0)
在中日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非语言行为造成的文化摩擦也日益显著。中日两国在非语言行为上有共同点和不同点,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偏向封闭、内向型,中国人的非语言行为侧重外向、开放型。
非语言行为;身体行为;空间距离;体触
非语言行为的产生早于语言行为,在很多方面由于人类普遍性原则,有着很多相同点。但因为地区、历史等原因,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非语言行为,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而也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
因此,在当今社会,人们经常要与语言背景相异的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一味地按照自己本国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可能会使两者的思维框架相互产生一定的碰撞。非语言行为可以说已经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非语言行为
(一)非语言行为的概念
非语言行为,顾名思义,是和语言行为相区别的。在人和人在对话中,除了语言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的表情、动作、姿势等非语言行为向对方表达信息和意志。关于非语言行为的研究,欧美是最先进的。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入,才逐渐涉及到这方面的研究。
非语言行为可以说包括了人类对人行为的全部,所以没有人与人的交际活动,就没有非语言行为。至今为止,非语言行为被分为很多种,如:中国的毕继万把它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4种,[1]云贵彬把它分为身体信息、动作和表情、眼睛的使用方法、副语言、沉默、身体接触、空间和距离、时间、色彩和种类9种。[2]本文为了方便收集资料,将非语言行为分为身体行为、体触和空间距离这3种,来展开进行比较研究。
(二)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正确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起到加强信息交流的作用。它可以对语言行为进行补充,能传递语言行为所难以表达的内涵和感情。一个优秀的演说家,不仅要有好的口才,还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可以说,非语言行为是人类的第二张嘴巴,是不可或缺的。研究非语言行为,对于不同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日非语言行为异同的比较
日语有日语本身的非语言信息传达体系,同样,中文有中文固有的传达方式。下面在身体行为、空间距离、体触等几方面来探讨中日两国在非语言行为上的差异。
(一)身体行为
1、手势
手势是肢体语言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手势分为表象、例示体、适应体、规制体、感情表露等五大部分。[4]7以下主要就表象中的代替数字语言功能的手势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1的手势都是用食指表示,2一般是用食指和中指,3一般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4是用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5是用整个右手表示。[4]8总之,表示 1 到 5 这 5 个数字的手势,中日两国是相同的。
但是从6开始到10,两国的手势就完全不同。中日两国同属亚洲,又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为何在数字的手势上也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以下就以6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6的甲骨文由上部的三角形和下部的两撇来书写,可以说三角形代表了手腕和手指,两撇就代表了伸出的拇指和小指,非常形象地描述了6的手势。由此可见,中国6的手势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隐藏着中国民族传统的影子。而日本的6只是5和1手势的叠加,只是纯粹按照了数学的原理进行了组合。所以两者才会有巨大的不同。
中日两国在其他手势上也有相同和不同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身体姿势
中日两国在身体姿势上有很多不同点,本文列举了极具日本特色的跪坐和鞠躬,来与中国的坐姿与寒暄礼节进行比较。
(1)正式场合下的坐姿
中国人在正式的场合下,主要是坐在凳子和椅子上,而日本人是跪坐在榻榻米上。尤其是在表演茶道等严肃的场合下。古代的中国,跪坐是非常有礼的坐姿。坐在椅子上是在汉代后期才传到中原地区的。椅子从五代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宋代,中国人才都坐在椅子上,跪坐这种坐姿才渐渐地消失。
古代的日本,正式的坐姿不是跪坐而是盘腿坐。虽然现在播放的很多电视剧中,演员们都采用跪坐的方式,其实这只是一种现代特色的表演而已。跪坐是在市町时代开始的,在江户时代中期,才渐渐在民间普及。现在,跪坐这种坐姿已经完全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日本人选择这种不舒适的坐姿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人们在安逸中变得懈怠。
(2)鞠躬和握手
在中国,鞠躬有尊重、谦虚和寒暄的意思。所以现在大多在结婚典礼或葬礼中,对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激、尊重时才行鞠躬礼。而在日本,鞠躬主要是寒暄、道歉和谦虚的意思。日本人之间初次见面时,基本上是行鞠躬礼,这是日本最重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5]224这种问候的姿势从轻轻点头到上身弯曲到90度为止,其中度的把握都是由本人对对方的尊敬程度来决定的。而西欧国家,主要是行握手礼。[5]225随着西欧文化的渗透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如今的日本,采用握手礼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鞠躬还是多于握手,且一般以男性居多。
古代的中国,初次见面时主要是拱手礼,拱手的同时也会行鞠躬礼。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演变成了握手。特别是男士,很多场合下都是通过握手来表达问候。初次见面、告别、或者企业之间合作合同签署成功时,类似这样的很多情况下都会用握手表示诚意。在“找朋友”这首儿歌的歌词中可以看出,朋友之间也用握手来表示友好。
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古代时,在姿势上都有着相似的地方。之所以会在现代逐渐分化开来,正是由于中日两国在一代一代地传承民族传统的过程中,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行为样式。经过漫长历史的演变,这种行为样式被固定下来,成为了新的民族传统,从而对现代人的非语言行为产生影响。
(二)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即人们在交谈中往往根据交谈双方的关系及交际的需要而保持不同的距离。本文的空间距离范围比较小,主要指交际活动中双方的距离。
对中日两国在家人、恋人、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在中国,家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是20~40cm,恋人之间是20cm以下,朋友之间是20~40cm,其他人之间是40~60cm。而在日本,家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是40~60cm,恋人之间是20~40cm,朋友之间是40~60cm,其他人之间是60cm以上。从以上的统计结果表明,中日两国在交流时的对人距离明显不同,日本人的对人距离要比中国远。
为了验证数据的正确性,翻查了有关介绍中日空间距离的书籍。李杰群所著写的《非语言交际概论》一书,将空间距离分为四类:亲密区、个人区、社交区及公共区。中国人的亲密区为0~30cm,个人区为30~70cm,社交区为70cm~2.5m,公共区为2.5m以上。[6]在日本从事相关研究的西出和彦也对日本人的四个空间距离作了划分。排他域(即亲密区)为50cm以下,会话域(即个人区)为50cm~1m,近接域(即社交区)为1.5~3m,相互认识域(即公共区)为3~20m。[7]这与本文的数据结论相同。
为什么日本人的空间距离要远远大于中国人呢?根据环境学说的理论,人类由于环境的不同,才逐渐丧失了原本作为动物一员的行为原型。其与生俱来的行为原型,在环境的压抑下,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态。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主要靠后天环境的经验和学习来决定的。因此,对人采取什么样的距离,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是依据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来决定人与人之间是采取亲密的关系还是疏远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观念和社会规定才造成了人类行为的根本性差异。正因为中日两国各自民族观念的不同,才使得空间距离有如此大的不同。
(三)体触
体触是借助身体间的接触来传达或交流信息的交际的行为,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方式。从婴儿吸吮乳汁这一零距离的接触可以看出人类天生就有着强烈的接触冲动。只不过是在成长过程中,这种冲动被压抑了。结果才出现了身体接触方式的巨大差异。本文中所指的体触,包括人类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接触,不包括视线的接触。
人们很早就发现,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多,有些民族的身体接触较少,从而将文化划分为“接触性文化”与“低接触性文化”。[8](中日两国都属于“低接触性文化”。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例如:在中国,可以看到两个人手挽着手走在大街上,特别是女性和女性之间,在久别重逢之际,会来一个热情的拥抱。这在日本是绝对看不到的。日本人在生活中比较讨厌身体的接触。在日本人的观念中,不要说接吻、拥抱,就连身体的接触也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此,日本人在排队时,前后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避免身体接触。
以下特以亲吻为例来说明中日两国在体触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在中国,亲吻对象除了恋人之外,还有可爱的孩子。而日本则只对恋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日本,亲吻这个词出现于明治之后,之前并没有西方文化中所涉及的礼节性亲吻。所以日本没有像在欧美社会中,随处看见的接吻场景。而且亲吻一词在日语的口语中一般采用外来语的形式,即kiss的英文音译。单从语言的角度也能看出来,亲吻不是日本的本土产物,只能说是舶来品。
中国也是一样的,吻这个词直到上个世纪初才在中国本土小说中出现。虽然在清代以前的文章中也有关于接吻的说法,但是它们的意义和现在的亲吻却有着不同。甚至认为接吻一词是从日本传入我国的。
由此可见,礼节性亲吻的概念在中日两国的原有文化中都不存在。它只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和东亚文化没有关系。只是随着世界交流的频繁才传入两国文化中。而中国又是在吸取日本文化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因此,日本亲吻的对象只限于恋人之间,而中国的对象范围大于日本的原因可以说是两国文化差异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体触行为进入了最敏感的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因此最容易产生敏感的反应。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领域,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尴尬甚至是不愉快的后果。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谨慎对待,认真了解每一个体触行为的含义及其文化差异。
三、结 论
通过以上的比较,两国在使用非语言行为来传达信息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究其原因,正因为两国同处于东亚文化圈,而日本在隋唐时期,通过遣隋使和遣唐使,传承了很多中国的文化,可以说两国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同时两国人民都同属于人类大家族的一员,拥有非语言行为的人类普遍性,才会有这种相似点;又因为两国各自的民族传统和民族观念,以及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同,才会表现出差异。特别是空间距离上的不同,与两国民族观念的不同有很大的联系。
总的来说,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偏向封闭、内向型,表情与姿态比较模式化。而中国人的非语言行为相比较而言更侧重外向、开放型,在表达方式上更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同时,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中国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都大量地吸收了欧美文化,因此在中日两国的非语言行为中都存在着欧美文化的影子。
在倡导全球国际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各种交流更加频繁,异文化之间的摩擦,特别是非语言行为引起的文化间的摩擦也日益显著。希望通过本文的这些研究,加深对中日两国文化的理解,增进两国的交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3.
[2]云贵彬.非语言交际与文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
[4]秦明吾.中日习俗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5]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李杰群.非语言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1.
[7]西出和彦.人と人との间の距离[J].建筑と务,1985,8(5):95-99.
[8]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7.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Non-verbal Behavior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eng Hanying
(Zhejiang Sanlian 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30)
With the frequent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conflicts arouse from the non-verbal behavior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on the non-verbal behavior.The Japanese is more inner-ward and introversive while the Chinese is more extroverted and open.
non-verbal behavior; body action;personal space;touching behavior
H36
A
1672-3708(2011)02-0044-04
2011-01-08
冯瀚颖(1981- ),女,浙江临海人,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和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