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2011-08-15吴媛
吴 媛
(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吴 媛
(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全麻手术患者2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躁动患者的观察,分析出躁动发生的原因,总结出护理对策。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镇痛镇静、合理的使用麻醉药物等可以明显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全麻;苏醒期;躁动;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全身麻醉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广泛。但是全麻后的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其中全麻苏醒期躁动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指在全麻苏醒期所表现的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可出现肢体的无意识动作、哭喊等不适当行为[1]。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全麻手术患者共209例,其中62例发生苏醒期躁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全麻手术患者209例进行观察,62例发生苏醒期躁动。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3-80岁。所有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无心脑血管病史。原发病分别为食管癌9例,贲门癌9例,胃体癌8例,结肠癌5例,直肠癌3例,乳癌5例,宫颈癌6例,其它17例。所实施的麻醉常规为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
1.2 评价指标 无躁动:安静、合作;轻度躁动:吸痰等刺激时肢体有躁动;中度躁动:无刺激时也有挣扎,但不要医护人员制动;重度躁动:激烈挣扎,需要多人按住。
1.3 结果 发生苏醒期躁动的62例患者中,轻度躁动43例,占69.3%,患者在拔管前表现为躁动,拔管后即停止;中度躁动16例,占25.8%,拔管后表现为不能控制的躁动不安,安慰性言语无效,给予安定类药物后好转;重度躁动3例,占4.8%,需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才能控制。
2.躁动危害
全麻苏醒期躁动不论是对患者本身,还是对某些术后需要安静的手术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医护人员的人员配置产生了极大的干扰[2]。躁动患者往往出现较高的交感神经活动,如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从而增加了循环系统并发症和内出血的概率,躁动时的挣扎会危及缝线、整形固定、血管移植、引流管、气管导管以及各种血管内导管,可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或手术失败。此外,如跌落地上还可引起骨折、扭伤等。因此,分析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原因,采取预防干预措施,躁动发生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处理,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3.躁动原因分析
3.1 切口疼痛 是引起术后躁动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开胸手术患者,患者常表现为要坐起来,大喊大叫,身体不停扭动,手伸向疼痛部位,拒绝挤压引流管等。
3.2 尿管刺激 大部分发生在男性患者,患者术前无尿管,实施麻醉后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安置了尿管,患者麻醉后恢复期间,意识尚未完全清醒,不能用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对尿管刺激无耐受性,出现不适感,表现为烦躁,大部分患者要求下床小便或大声喊憋尿。检查尿管通畅无误,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
3.3 气管导管刺激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只清楚给予全身麻醉,并不知道还需从口腔插入气管导管,在麻醉恢复期患者一旦感觉导管的存在,而不能发音时,必然要做出对抗性反应,表现为不停的扭动头部,用牙咬气管导管,甚至欲强行将气管导管拔出。
3.4 手术时患者特殊的体位姿势 骨科、脑科及普外科大型的手术,术中为了暴露手术视野,患者经常处于各种特殊的体位姿势,术中长时间的被动体位、肢体的约束,导致舒适度的改变,而且呼吸运动牵扯伤口引起剧烈疼痛,使苏醒过程中的患者难以忍受。上下腹部、胸部手术因为术后留置的导管较多,如腹腔引流管、胃管、尿管等,呼吸时腹部伤口因牵扯产生疼痛也易诱发躁动。耳鼻喉手术因鼻腔充填物引起鼻腔不能通气,喉部手术患者因疼痛不适不能说话,易使患者产生不安和恐惧感。
3.5 呼吸循环障碍 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患者术后意识模糊、定向障碍,造成病人躁动不安。
3.6 麻醉药物残余作用 部分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致使大脑皮层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觉醒激活系统)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完全复原,致使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而疼痛感觉已经恢复,患者不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为烦躁不配合[3]。另外,术前用药东莨菪碱也可导致术后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麻醉中使用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和高浓度吸入麻醉药物等;术后使用催醒药都会增加躁动的发生率[4]。
4.护理对策
4.1 加强心理护理 麻醉苏醒期躁动还可能与术前心理焦虑、抑郁等有关。术前访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术前的心理应激[5]。我们在做术前访视时,应向患者解释麻醉、手术过程及全麻苏醒时可能出现的不适均属正常现象,以提高其心理阈值,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及时向患者提供手术已结束的信息,并告知患者麻醉医师将采取的吸痰等措施,使其能主动配合麻醉复苏,可明显减轻患者苏醒期的躁动。
4.2 确保病人的安全 (1)手术结束后至麻醉清醒前,尽量取患者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度躁动者给予加用床档,用约束带约束四肢,以防患者坠床或误伤;(2)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证其引流通畅,以防患者躁动而脱出;(3)注意观察患者四肢血液循环情况,确保静脉回流良好,必要时给予皮肤护理,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4)应有专人护理,直至患者完全清醒,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4.3 有效的镇痛、镇静 全麻期间患者对各种刺激的反射消失,停药后最先恢复的是对疼痛的刺激,所以疼痛是引起患者烦躁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应用镇痛、镇静药物,可取得良好效果,给药后应注意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4.4 予留置导尿时,动作应轻柔,导尿管前端涂擦石蜡油。水囊注水以8-10ml为宜,充盈过大,易压迫尿道内口粘膜或膀胱壁粘膜,引起膀胱不稳定的挛缩,加重不适感。有研究表明,全麻患者在麻醉前导尿可明显减轻患者苏醒期躁动[6]。同时麻醉前即可告诉患者术后可能会有尿管刺激不适的情况,让病人事先有心理准备,对于拔管后躁动的患者,如果不断的喊要小便,检查尿管通畅,膀胱不充盈时,应耐心的向患者解释这是尿管的刺激,过一会就会好的,如果实在无效,可暂时拔除尿管。
4.5 对于全麻苏醒期患者,护士要协助麻醉医生适时的拔出气管导管,避免过度刺激。拔管过程中注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的变化,可给予相应的拮抗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引器吸痰,注意操作轻柔,以免损伤粘膜。
4.6 若系呼吸困难、缺氧所致的躁动,应首先去除病因,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避免头部长时间过度抬高(<30°)或低垂,以及谨慎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以免呼吸抑制致缺氧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4.7 因肌松药残留致躁动的患者多呈腹式呼吸,呼吸浅,急促无力,伴有抽搐样挣扎。护士应立即汇报麻醉医生,给予面罩加压供氧,及时运用肌松拮抗药,鼓励患者做有序呼吸,同时备好插管急救药品。催醒药物导致躁动的患者往往意识恢复欠佳,护士应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坠床,并严密注意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等,防止因催醒药物作用消失后,残留的麻醉药物作用引起呼吸抑制。
4.8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注意患者的意识情况、皮肤粘膜颜色、四肢血液循环情况等,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患者一旦苏醒,需观察其定向力、判断力、四肢活动情况及有无恶心、呕吐。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及有无渗血等。综合分析躁动原因,作出相应处理,不可一味的应用镇痛镇静药物而延误治疗。
5.小结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患者已不能只满足于手术中的无痛,而是希望在整个围麻醉期都能舒适、平稳、安全地度过。总之,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应仔细观察,找出原因,对症处理,同时认真、准确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记录并给予病人舒适的卧位、安静的环境、合理的镇痛,可以有效的减少全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安全。面对躁动患者,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平稳的渡过苏醒期。
[1]KurataniN,OiY,Greater incidence ofemergence agatation in children after sevoflurane anesthesia as compared with halothane:A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nesthesiology,2008,109(2):225-232.
[2]赵丽华,陈保枝.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危害及预防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35-636.
[3]王晓燕,刘旭静.全麻苏醒期患者烦躁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92.
[4]宋德富.最新临床麻醉用药意外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吴戈.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0,(32):226.
[6]钟桂芳.不同麻醉方式导尿时机的选择[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62.
R61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752X(2011)04-0028-02
2011-10-26
吴 媛(1980-),女,安徽巢湖人,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
夏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