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界定与判断
2011-08-15金霞谢丽华
金霞 谢丽华
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界定与判断
金霞 谢丽华
由于学界对贫富两极分化的界定标准不一,对中国是否已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判断也就不一致。衡量贫富两极分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经济层面的标准和社会层面的标准。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达到联合国规定的收入差距悬殊的标准,且呈上升趋势,W型指数高且呈上升态势;从社会层面看,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的对立初步凸显。综合经济与社会两方面因素得出结论:中国贫富两极分化已初露端倪。
贫富两极分化;基尼系数;W型指数;经济层面;社会层面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民众幸福感也随之下降。学界开始讨论中国是否已出现贫富两极分化。有的学者承认中国已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因为居民收入差距悬殊;〔1〕有的则予以否认,因为收入差距尚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且没有出现新的资产阶级;〔2〕还有的只承认我国已出现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因为只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与劳动的对立。〔3〕
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边界之争,差异并不大。两极未分化论者并未否认中国当前贫富差距悬殊这一铁的事实。学界对两极分化经济层面的实证分析详尽周到,而对社会层面的价值分析则语焉不详,尚待进一步完善。
一、贫富两极分化的涵义及界定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产生这一现象。因此,研究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似乎没有意义。
马克思对两极分化的解释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马克思在法语版中更改为“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4〕与资本积累规律相适应的是贫困的积累,两者相结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5〕
马克思立足于阶级的角度论述贫富两极分化,他把两极分化诠释为两大阶级的对立,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受资本支配,逐渐沦为贫困的一极;而资产阶级作为资本的所有者,不断累积财富,成为富裕的一极。如此,社会划分为贫与富的两极对立。由此看来,马克思所理解的两极分化包含两层对立:贫与富的对立和阶级对立。
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贫富差异不至于达到资本主义国家两极分化的程度,因而贫与富的对立不存在;阶级对立更不存在,因为阶级已经消亡。所以,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现象。
虽然马克思基于阶级的消亡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但现代意义的贫富两极分化却有可能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邓小平在论述共同富裕时就预见到这一可能性,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6〕如果政府制定的政策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就可能催生两极分化,甚至可能再造新的资产阶级。所以,不能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否认中国产生贫富两极分化的可能性,甚至于对此讳莫如深。
既然社会主义国家可能产生贫富两极分化,那么,学界就有必要研究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对贫富两极分化含义的理解决定对它的界定标准的选择,因此,在判断中国是否已呈现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之前,有必要厘清贫富两极分化的涵义。
马克思对两极分化的界定虽然无法完全适用于当代中国,但对现代意义的两极分化的界定仍有借鉴意义。大多数学者在界定两极分化的涵义时肯定贫与富的对立或贫富差距的悬殊,阶级对立则被阶层对立取而代之。
学界对贫富两极分化界定分歧较大,有的学者承袭马克思的观点;〔7〕有的学者则从质与量两个角度或者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来界定两极分化的涵义。〔8〕相比之下,洪兴建、李金昌对贫富两极分化的界定似乎更明确、更抽象,二人对两极分化的定义为:“一个统一的社会日益分裂成两个群体,并且群内差距越小、群间差距越大,群的规模越势均力敌,两极分化便越严重。”〔9〕这一定义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强调两极分化的本质特征是收入差异与差异的聚集程度,具有合理性,但这一定义也仅局限于收入分配领域,没有深入至社会领域。此外,两极分化中的两极规模未必势均力敌,富裕阶层人数往往小于贫困阶层人数。
笔者认为,贫富两极分化是两大社会阶层在经济与社会层面的对立。在整个社会分化为若干阶层之后,通过一段时期的整合,逐渐压缩为“极富”与“极穷”的两个阶层。两个阶层互相对立,并且中间阶层萎缩。由此看来,没有社会的分化也就没有阶层的对立。同样,没有贫富的分化,也不会形成阶层的对立。因此,贫富两极分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分化:经济层面的分化和社会层面的分化。其中,社会层面的分化居主导地位。
经济层面的两极分化主要通过基尼系数和五等分法来衡量,社会层面的两极分化则只能通过社会群体事件的性质恶劣程度和发生频率进行间接的测量与估算。
经济层面的分化是社会层面分化的基础。正因为一极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占有较多的财富,所以引起另一极的贫困与不满。社会层面的分化加剧经济层面的分化。尤其当社会流动性较低,社会阶层处于定型状态时,下层难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上层则只需通过复制就能轻松维持自己较高的社会地位,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对立将更趋尖锐。
二、经济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
经济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指贫富差距悬殊,富的特别富,穷的特别穷,并且这一状态还将加剧。两极分化虽然不同于贫富差距,但贫富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测量经济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的标准通常采用基尼系数和W型指数。①洪兴建、李金昌认为基尼系数只适合测度贫富差距,不能用来测度两极分化。W型指数和ER型指数适合测度两极分化。见洪兴建,李金昌.两极分化测度方法述评与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J〕.经济研究,2007,(11)。但笔者认为,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并非毫无关联,贫富差距的拉大极可能诱发两极分化。因而考察贫富两极分化离不开对基尼系数的考量。ER型指数测试方法与W型指数类似,更适宜测度多极化,因此本文不予讨论。只有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测度并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中国是否已呈现贫富两极分化。不过,学界讨论的焦点主要是静态标准,动态标准相对来说不易操作。静态标准中争论较多的是基尼系数。
学界对基尼系数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基尼系数是否适用于中国;二是基尼系数高达什么程度才属于两极分化?
首先看第一点。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以衡量居民贫富差异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数值在0与1之间。数值越低,财富分配越公平;数值越高,财富分配就越不公平。基尼系数是西方学者根据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制定的标准,它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勿庸置疑,中国的经济状况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经济发达且成熟,而中国经济总体比较落后且不成熟。然而,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体制上是一致的,即都运行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基尼系数总体上适用于中国。〔10〕不过,在运用基尼系数分析中国的贫富差异时需作微调,因为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不同于西方,比如,收入分配的透明度远低于西方。
其次,基尼系数达到多少将产生两极分化?按照联合国制定的国际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2表明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明比较平均;0.3-0.4表明相对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明收入差距悬殊。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表征贫富两极分化的基尼系数标准应高于0.5还是低于0.5?如果从经济发达程度考虑,中国的基尼系数应高于西方标准,因为中国经济比西方经济落后。库兹涅茨假说认为经济落后时贫富差异较大,经济发达时贫富差异将缩小。〔11〕但这一假说未必适合中国。〔12〕由于中国的收入分配透明度低,居民收入分为白色收入、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三类,而后两项所占的比例往往超过第一项,所以,基尼系数低于0.5高于0.4就已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周云波将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基尼系数标准定为0.4262 (0.5-0.07385)。〔13〕
那么,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是多少?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也有不同的答案: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基尼系数为0.47。〔14〕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丛亚平、李长久认为近两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0.5。〔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中国早在2006年基尼系数就已达到0.49。〔16〕
之所以中国的基尼系数会出现不同的数据,是因为各方测算数据的方式有所不同。笔者倾向于赞同中国的基尼系数被低估的观点。中国居民收入的特点是高收入者收入来源广且多,低收入者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高收入者所有收入中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总和往往超过白色收入,因而瞒报收入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收入者即使没有瞒报收入,统计时也有不少收入项目常常被忽略,如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因此,高收入者的收入往往被低估,基尼系数也随之被低估。
即便按照被低估的基尼系数衡量,中国的基尼系数都已达到贫富两极分化的限度,即0.4262。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中国贫富差异的严重性。重庆市政府将基尼系数控制在0.4以内作为政府工作目标之一,这也从侧面证实中国贫富差异的悬殊。从国际来看,中国基尼系数已排在世界前10名。
专门衡量贫富两极分化的指标是W型指数。此类指数以中位数为界限,先将所有成员分为高收入和低收入两组,再分别测算两组中各成员的收入对中位数收入的偏差,最后将所有偏差加总。〔17〕研究收入分配与贫困的学者李实通过调查得出的最新数据为:中国10%的高收入者占有41.4%的财富。〔18〕这表明中国财富的聚集度比较高。按照五等分法,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者占收入的份额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者占总收入的份额达50%。〔19〕
从动态看,中国的基尼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中国基尼系数就已接近国际警戒线0.4,〔20〕之后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21〕根据李实及其课题组的调查,全国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从1982年的0.30上升到了2002年的0.45。20年中收入差距扩大了50%。全国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上升至2002年的0.55。〔22〕居民财产差距的增长超过收入差距的增长。
不仅基尼系数总体在攀升,W型指数也呈上升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1979年中国最富的20%的人在全部收入中占的比例为39.3%。2008年,20%的最高收入者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23〕
虽然低收入者的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长的幅度远低于高收入者收入的增长幅度。因此,无论是从静态还是动态来看,中国都已达到贫富两极分化的既定标准。
如果只是经济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而并未导致民众的心理失衡,这样的两极分化尚在民众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不会引起社会动荡。如果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引发社会动荡与混乱,那么,贫富两极分化就应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三、社会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
社会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是指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并由此引发社会动荡与不安。强势阶层侵占弱势阶层的利益,并漠视该阶层的存在;弱势阶层产生较强的被剥夺感,开始仇视强势阶层。那么,中国是否存在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分化与对立呢?
在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后,中国社会形成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极其简单的社会结构。虽然三者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差异非常小,知识分子的地位略高于工人,工人的地位略高于农民。此时的中国不存在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区分,因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三者具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即都是国家的主人。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出现多元化的格局。由于国家政策的倾向不同,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分别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利益格局的变化从改革开放至今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4〕: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成为改革的第一批受益阶层。农民普遍实现增产增收,逐步摆脱贫困状态。若干年后,受市场冲击影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逐渐增多,农民生活改善的步伐也随之放缓。由于国家实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个体户在这一时期也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在岗职工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私营企业主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而部分工人和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开始下滑。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家大力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主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而此时的“减员增效”、“优化组合”等政策出台则催生出了一批下岗工人。农民的生活状况也没有太大的改观。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以来。公务员、党政领导干部成为受益群体,而部分工人和农民沦为弱势群体。随着公务员工作稳定性的增强、工资福利的增加,全国兴起公务员热。党政干部成为人们羡慕的群体,工人和农民则被边缘化为弱势群体。
从改革开放30年来利益格局的变迁可以看出,虽然不同时期不同群体都不同程度地从改革中获益,但最终获益最大的群体仍然是与权力关系最近的群体,获益最小的则是距权力最远的群体。得利群体通过资源的聚集逐步上升为强势阶层,失利群体则因丧失对资源的控制权而沦为弱势阶层。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权力关系仍然未彻底打碎,我国社会的分层呈现“家产身份制”〔25〕的特性,每个人的身份取决于其所依附的官僚体系或其它支配者。一个群体一旦获得官僚体系的支持,官僚体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为该群体带来特别利益。拥有组织资源的阶层与拥有经济资源的阶层、拥有文化资源的阶层结成精英联盟,几乎垄断社会所有资源,形成强势阶层,而工人、农民因无力控制资源成为弱势阶层。〔26〕虽然工人、农民中的一些人也向上层分化,但毕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并不能改变整个阶层的整体状态。
那么,中国的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是否存在对立与冲突呢?总体来看,我国社会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社会混乱与动荡不安。一些学者据此判断我国并未出现两极分化现象。〔27〕这一判断值得商榷。
中国目前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社会动荡,不是因为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不存在对立与冲突关系,而是因为下层群体尚未结成一个团体,目前尚处于碎片化状态,无力与强势阶层对抗,但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的张力已凸显。社会学学者李强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一大趋势是“贫富分化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的局面比较严峻”。〔28〕
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的张力缘于收入分配的不公正。强势阶层内部通过资源的交换实现更多资源的占有,使得其他阶层无力争得更多资源。弱势阶层不仅无力争得更多资源,而且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因为阶层复制现象增多,替代现象减少,由低向高的流动减少。〔29〕弱势阶层被定格在弱势的地位,甚至其后代也复制这一地位,他们看不见改变命运的希望与可能,因而逐渐产生对强势阶层的怨恨与不满。
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的张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官民对立与劳资对立。领导干部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不如以往亲密,民众对干部的信任感下降。有些官员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利,而不是为民谋利,因而激化官民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劳资之间的对立主要在于雇佣工人工资相对于雇主的利润来说太低,雇主剥夺太多。
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的张力尽管尚未引起社会动荡,但群体突发性事件的日渐增多表明,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之间的对立初步形成。并且,中间阶层人数偏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牵制作用。所以,社会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已呈现。
当前中国既存在经济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也存在社会层面的贫富两极分化,综合而言,贫富两极分化在中国已初露端倪。政府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贫富两极分化,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杨圣明,都梅瑞.论我国收人分配中的两极分化问题〔J〕.财贸经济,2005,(12).
〔2〕王明华.对我国是否出现两极分化的基本判断〔J〕.求是学刊,2002,(05).
〔3〕祝洪娇.我国现阶段存在一定程度两极分化现象的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08).
〔4〕〔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707,70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 (1975-1997)(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032-1033.
〔7〕鲍江权.准确理解共同富裕理论 正确认识贫富差距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07).
〔8〕李炳炎.关于防止“两极分化自然出现”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0,(11).
〔9〕〔17〕洪兴建,李金昌.两极分化测度方法述评与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J〕.经济研究,2007,(11).
〔10〕〔20〕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J〕.中国国情国力,2001,(01).
〔11〕Simon 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1).
〔12〕李实,李婷.库兹涅茨假说可以解释中国的收入差距变化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03).
〔13〕周云波,覃晏.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7.
〔14〕〔18〕胡贲,寇爱哲.中国式贫富分化的数据之困〔N〕.南方周末,2010-06-17.
〔15〕丛亚平,李长久.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带来经济社会风险〔N〕.经济参考报,2010-05-21.
〔16〕〔21〕赵征南,徐维欣.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警戒线〔N〕.文汇报,2010-08-25.
〔19〕〔23〕王仁贵.理性看待基尼系数〔J〕.瞭望,2009,(20).
〔22〕李实.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01).
〔24〕鲁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社会群体利益关系问题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0,(06).
〔25〕李金.走向家产身份制〔J〕.南京师大学报,2006,(11).
〔2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0.
〔27〕王明华.论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之关系〔J〕.经济问题,2003,(09).
〔28〕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2004,(06).
〔29〕龚维斌.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D66
A
1004—0633(2011)06—012—05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贫富两极分化与参与式治理研究》(10SH55)阶段性成果;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贫富两极分化的新制度主义分析》(ZZ1107)阶段性成果。
2011—08—15
金霞,政治学博士,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政治制度。谢丽华,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江西南昌 330031
(本文责任编辑 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