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性心理障碍看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
2011-08-15张颜梅
张颜梅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网络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伴随着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出现而提出的。早在互联网刚刚普及之时,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就对“上网成瘾”的社会现象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 100名互联网用户中,有 22人认为他们上网已有类似吸烟上瘾的感觉,有 12人认为使用互联网能像吸烟那样使人放松。因此,网络心理健康作为与网络性心理障碍相对应的概念被提了出来。近年来,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同样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当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等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即是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利用互联网排遣个人情绪,热衷于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发泄理想与现实的郁结并寻求寄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趋势。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网络作为新兴媒介,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推崇和迷恋的一种沟通和排遣方式,“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吐衷肠”,已经越来越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在钟情于虚拟网络的同时,这种虚拟的发泄方式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症状,这种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网络性心理障碍”。从笔者近年来所接触的学生群来看,网络性心理障碍在当代大学生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现实落差造成的精神空虚
(一)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对于经过高考的艰难拼杀而最终胜出的大学新生而言,很多人怀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在强手如云的大集体里面对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这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给大学生造成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因此,由网上冲浪而带来的惊险、新奇而刺激的全新体验,使部分大学生找到了一种宣泄和寄托方式。
从笔者所在院校来看,相当部分的大学新生,便是在这种失落与寄托之间很快堕为“网虫”。究其原因,即是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这种看似标新立异、潇洒不羁的排遣情绪的方式,真实地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因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进而变得孤独、迷惘的心理现象。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大学生由此形成的心理问题,能否切实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是大学心理咨询师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理想和目标的缺失
对于多数步入大学校门的学子而言,回顾中学阶段的生活,就如同在黎明前漆黑的隧道中赛跑,高考就是前方那盏最明亮的灯,大家争先恐后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奔跑,虽身心疲惫但目标明确,因而生活紧张却充实,用一句流行的俏皮话“痛并快乐着”形容,便显得顺理成章。
当这些经过十年寒窗的学子,在历经高考残酷的竞争最终顺利地进入大学之后,面对大学较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以及绚丽多彩的生活方式,而成绩已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他们往往会因缺乏长远的生活和理想目标,在摒除了因成绩和升学而带来的压力的同时,变得轻松而迷惘。在终日的迷惘与失落之间,那种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便是大学新生普遍心理状态的传神写照。在高层次目标尚未建立之前,情绪低落、彷徨迷失的心理现象可谓屡见不鲜。值得提出的是,此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和遏制,便会使大学生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诚然,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是多方面的,但在面临极度的放松与失落之间,由于大学生理想和目标以及个体自制力的缺失,迷恋和依赖网络便成为大学生排遣和寄托情绪的普遍方式之一。而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能得到有效帮助和疏导,便成为最终滋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温床。
(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其突出的心理矛盾,是由应试教育造成的学习习惯一时难以适应大学教学模式造成的。对于很多大一新生来说,中学里老师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已荡然无存,面对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他们往往一时不知从何学起,进而产生困惑、迷茫以及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也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他们一方面怀着不劳而获的侥幸,希望能从网络中轻松获得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本身的精彩和包罗万象的信息,同样以一种势不可当的姿态,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笔者曾有意做过一次调查:某班级近 80人,而在大家毕业之时,竟有多半同学在大学期间从没有进过图书馆,在大学期间竟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他们所谓第一手材料,只是长期单纯地依赖网络获得的。他们所交的诸如总结材料、实践报告、思想汇报等各类材料,可谓是千篇一律,甚至于同学之间的毕业论文,逐章逐段地雷同,内容也多是千人一面。大学生的这种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还表现在对诸多问题不求甚解、敷衍了事,以至于对自己通篇文字赫然入目的病句和错别字也浑然不觉,甚至于视而不见。
这是一种典型的学习方法不适应,而借助于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最终形成了网络依赖心理。也正是这种心理,使很多大学生在迷恋于网络本身的精彩和丰富资源的同时,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侥幸和敷衍心理,这种不劳而获、单纯依赖的普遍心理状态,往往最终使他们形成了网络性心理障碍。
二、宽松自由的学习时间无从合理安排
相对于高中时代异常紧张的学习氛围,大学教育不再是以选拔人才为主的教育,而是以个性求得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积极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拓展大学生第二课堂,适时压缩课时,从而将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此项措施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使多数同学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通过切实的实践与锻炼,提高了自身交际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为他们顺利走入社会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但与此同时,大量压缩课时量、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对于另一部分同学而言却是大量时间的闲置,这就使得他们因缺乏长远目标和基本的职业规划意识,而变得轻松而迷惘、无所适从,在终日的迷惘与失落之间,学习不勤奋、生活无目标,进而情绪低落、彷徨迷失。因此,大学生出现频繁恋爱、赌博、酗酒闹事,甚至于频频亮相于夜总会、迪厅、KTV的现象便也不足为怪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所营造的全新体验,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生借助网络寄托理想和消弭个人郁结的重要途径。
笔者曾于 2008年在自己年级的学生中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清晰人生目标,并能为目标持之以恒的同学在班级中只占 12%,43%的同学却在没有目标、无所事事和虚度光阴中度过,每天纵情于网上冲浪、网络游戏的同学却占到了 45%。因此,有效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潜能,以及破解厌学情绪十分必要。无论是从课堂教学与学生管理的角度,还是从教育的根本目的的角度出发,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破除网络性心理障碍,都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
三、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发泄心理情绪的途径
2004年 7月 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自 2008年以来,笔者有意针对部分大学生个人网络日志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的同学日志多是转载有关爱情、交友、男人和女人的话题;3%的同学从自身出发,在感叹人生、寄托情思的同时,用自身文字的点点滴滴,记录着身边的人和事;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能够将一篇日志完整地记录下来,他们的日志大多缺少文采,写作技巧更是无从谈起,甚至还有很多同学将病句与错别字夹杂其间,不加修饰;91%的同学网络日志如同记流水账,愤懑、怨怼,以及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充斥其间,更有相当部分言辞过激,粗俗、暴力、色情词句更是长篇累牍,以一副玩世不恭的“愤青”姿态呈现出来。
在笔者接触的这些大学生中,他们的网络日志有一个共性特征:多数问题涉及爱情、交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一部分言辞轻浮,存在有过多的随意性,另一部分则是回避庄重的人生和社会主题,而更多的却是愤世嫉俗的文字充斥其间,对多数问题不求甚解、言不由衷。此种现象,从我校的学生贴吧中可见一斑。从他们关注的话题来看,这是一种以典型的“愤青”姿态,借助于网络宣泄的个人行为。究其原因,此种现象也无非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生充满困惑、迷惘,而个体的信念得不到有效展现,生活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个人舞台得不到充分展现的一种自发的、郁积的个人诉求。
对于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这种借助和依赖互联网发泄个人情绪的特有心理现象,笔者认为,这不但需要辅导员老师做好思想工作,更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做好心理咨询和化解工作[1]。
四、由交际困难引发的网络依赖性
近年来,大学生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引发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的又一重要因素。进入大学后,随着接触人群的不同,必要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逐步涉及的问题,然而,对于部分性格内向、孤僻的同学来说,自身交往范围的狭小、交际技巧的匮乏等因素,给大学生正常的交往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正是高期望值与低成果之间的巨大落差,造成了大学生心理上的苦闷,以至于出现了“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的现象。正是由于自身交际带来的困惑,部分同学不得不借助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寻找个体的心理满足,进而实现自身行为上的不足。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大学生在与教师、同学以及异性在交往过程中面临重重的交际困难时,为逃避现实的压力,往往对网络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他们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泡在网络中,沉湎于网络游戏以及网络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他们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很多人会由此染上网瘾。如此日积月累,就会在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分裂,从而误导了大学生健康的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以至于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这类心理问题,一方面会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缺少必要的倾诉对象,也会使本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加重心理压力,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少言寡语,以至于对人际关系充满了敏感、猜忌和敌意心理,最终形成忧郁症、交际恐慌症等心理疾病。因此,如何行之有效地解决影响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相关问题,重塑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便成为当代心理咨询师和高校辅导员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五、个人的集体盲从导致网络性心理障
笔者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上网成瘾的,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群体性。这表现在他们在网络游戏中,在自身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为了所谓的共同利益,他们往往整个宿舍终日逃课,全体参与、分工协作。很多置身其中的同学,在缺少必要的个人自制力的情况下,经不起群体氛围的熏染,往往受到影响,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还有相当部分的同学会利用周末,整个宿舍一齐出动,一起到网吧赶“夜市”,通宵达旦地徜徉于网络世界,甚至于在上课期间,部分同学就相互约定,在虚拟空间里遨游世界。这些以集体形式参与互联网活动的同学,宿舍成员彼此之间相互默契,因长期上网而形成了分工与协作关系,在与群体同学的相处中,往往会表现出与周边宿舍成员和班集体同学格格不入,行为怪异,严重影响了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关系。更重要的是,置身其中的个体,也常常因为不与人交际而变得情绪低落、彷徨迷失,从而影响自身的长远发展,最终形成网络性心理障碍。
因此,针对大学生集体盲从,而又缺少必要的自制力的情况,一方面需要辅导员老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因势利导的同时,另一方面更需要心理咨询师的积极引导。
六、大学生职业规划缺失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于 2004年度在 200名学生中分别就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学习问题等 5项内容做了一次问卷心理调查,调查显示:该院大学生心理问题仅在就业因素中就占 31.54%。由此可见,因就业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已非单纯的就业服务和简单的就业指导所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已成为以“以人为本”为前提,从学生自身出发,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心理咨询和职前教育为一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工程。面临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人生目标和必要的自立、自强与就业意识,很多人在大学四年当中,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无所作为地放弃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机会,被互联网“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精彩世界所吸引,堕落为新一代“网虫”,最终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在沉醉于网络的同时,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业避重就轻,知难而退,将大学时光荒废于无穷无尽的网络世界中。在尽情地徜徉于网络世界的同时,一旦面临毕业,由于自身知识、能力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储备,加之自身对就业质量充满期待,他们就会产生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4]。
再者,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缺乏科学的指导,容易造成人生信念和目标的缺失。如此一来,一方面会导致大学生寄托和迷恋网络,而最终产生网络性心理障碍,同时,网络性心理障碍又反过来致使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而产生心理疾病,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毕业生在择业之时无可避免地存在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许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至在就业竞技场上迷失了方向,而最终产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
所以,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信念教育和职前教育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存在的理想缺失等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引导,使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七、情感困惑和危机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
遭遇的情感困惑和危机,往往会导致多数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宣泄和寄托。因此,情感困惑和危机,便成为影响大学生情感生活,进而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又一重要因素。
大学生情感十分丰富和深刻,虽接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其内心情感体验十分细微,存在着明显的弱点,是外表敏感的典型群体。大学生的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波动性,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了爱情的强烈体验之后,接下来面临的情感将是一生中最难把握的复合性情感。性意识的发展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恋爱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如不能妥善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将最终会给大学生带来种种烦恼和不安,以及无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3]。
大量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从多数大学生个人情感历程来看,大学生在自身经济尚不能独立,各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且未来工作仍不确定的同时,轻而易举地进行恋爱,是导致大学生情感危机的一大成因。因而,在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强烈欲求与现实发生碰撞之时,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便成为自身心理压力过重的重要因素。当自身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之时,借助于网络进行排遣和发泄内心情绪,甚至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便成为遭遇恋爱困惑的大学生普遍选择的方式之一[4]。
因此,在大学生恋爱的同时,由失恋而引发的心理疾患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及时对大学生的情感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便成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八、隐忍、含蓄的国人性征
囿于中国数千年以来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多数属于含蓄而隐忍的性征。国人的这种性征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遭遇各方面压力与心理困惑时,囿于周围因素的影响,不能坦然地面对自身问题,而是通过隐忍的个体性征,进行个人无谓的消弭与排遣。
正是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隐忍心态和退避心理,决定了大学生缺乏主动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的精神。面对心理咨询师,他们很难主动将自身的困惑与迷惘倾诉出来。这一方面来自国人对于心理疾病的短浅认知,另一方面来自国人内敛、保守、隐忍的性征,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还来自大学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测试工作的不足。因各院系学生数量庞大,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条件下,针对各院系所进行的集体心理测试工作,对于个别学生难以具有针对性。这从笔者对所在的院系 2006、2007级学生所做的集体测试结果可以说明。此类问题能否最终妥善解决,一方面有赖于辅导员老师针对不同心理倾向的学生是否首先做出甄别,对群体学生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使心理健康测试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有赖于对于在心理健康测试中表现异常的同学,辅导员老师能否高度重视,并能做出有效的引导,使心理测试和疏导工作避免流于形式。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件之一。
因此,正确认知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长远要求,也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提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避免“全面撒网”的被动工作局面,确是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高校管理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是未来的国之栋梁、社会建设的生力大军,大学教育直接关系着社会发展的好坏与快慢。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有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等必备要素。生存在一个网络时代,我们在肯定网络带给我们更为坦率和开放的交流与沟通方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因网络存在的种种角色虚拟而带来的弊端。在引势利导,对大学生合理运用互联网进行必要的引导的同时,应科学引导大学生掌握合适的上网时间及频率,端正上网的目的和心态,正确处理现实与虚拟的关系,进而克服网络性心理障碍,使他们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得到释放,而最终使大学生获得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
诚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更需要心理健康咨询师和辅导员老师全员上下通力配合、紧密协作、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最终有效地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谐、有序地开展。
[1]陈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常春娣,张燕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佐斌.大学生心理发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孔燕 .微笑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