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46例临床分析

2011-08-15甘燕梁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4期
关键词:合胞病原学分泌物

甘燕 梁文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包括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1]。RSV可造成院内感染暴发流行,导致严重后果。为更好地对新生儿RSV感染进行有效防治,现将我院新生儿病区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46例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均为住院患儿,男31例,女15例;入院年龄10~28 d,其中10~15 d 2例(4.3%),16~20 d 11例(23.9%),21~28 d 33例(71.7%);足月儿38例,早产儿8例;母乳喂养10例,人工喂养19例,混合喂养17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3例。所有患儿均有下呼吸道感染表现,经x线、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检测阳性,确诊为RSV肺炎。

1.2 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接触史31例(67.4%);起病有鼻塞、流涕 29例(63%);发热 15例(32.6%),其中 >38℃10例,38.5℃ ~39.5℃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46例(100%);咳嗽43例(93.5%),早期为单声咳,2~3 d后呈阵发性咳;伴气促32例(69.6%);喘憋36例(78.3%);明显紫绀,呼吸困难,三凹征 8例(17.4%);拒乳16例(34.8%);呼吸暂停8例(17.4%);肺部听诊闻及中细湿啰音音28例(60.9%);喘鸣音42例(91.3%);合并心力衰竭8例(17.4%);呼吸衰竭10例(21.7%),其中Ⅰ型呼吸衰竭8例,Ⅱ型呼吸衰竭2例;败血症2例(43.%)。

1.3 辅助检查

1.3.1 血常规 WBC(5.4~18.3)×109/L,其中 <10.0×109/L 25例,(10.0~15.0)×109/L 16例,>150×109/L5例;中性粒细胞<50%21例,<70%19例,>70%6例。

1.3.2 血气分析 Ⅰ型呼吸衰竭8例,Ⅱ呼吸衰竭2例,代谢性酸中毒5例。

1.3.3 血培养 阳性2例,其中1例表皮葡萄球菌生长,1例肺炎克雷伯氏菌生长。

1.3.4 病原学检查 46例均于入院当天无菌操作下负压吸引咽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RSV抗原均为阳性。

1.3.5 X线胸片检查 全部患儿均于入院当天摄胸片,表现为条索状或小片状阴影,其中10例有肺气肿表现,1例伴有肺不张。

1.4 治疗与转归 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联合静脉滴注,合并气促、紫绀予以吸氧,痰多者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肺部有湿罗音及喘鸣音者予酚妥拉明每次0.2~0.5 mg/kg加入5%葡萄糖20 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4~5 d,对喘憋重、呼吸道分泌物多和(或)有早期心力衰竭表现者给予血管活性药多巴酚丁胺每日6 mg/kg,按4 μg/(kg·min)的速度,24 h注射泵持续输入,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停,合并呼吸衰竭者给予面罩给氧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治疗,合并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15例病情严重症者给予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同时加强护理、隔离等综合措施。43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后自动出院。住院天数7~21 d,平均 13 d。

2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属副粘病毒科肺炎属,是一种有胞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RSV是一个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的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病原体,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2~6个月婴幼儿多见。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因受母体抗体保护很少发病[2]。本组患儿均于出生一周后发病,10~15 d 2例(4.3%),16~20 d 11例(23.9%),21~28 d 33例(71.7%)。随着日龄的增加,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感染机会增加。

RSV感染有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感染者大多数有呼吸道感染接触史,本组病例占67.4%。总结本组病例有以下临床特点:①大多数患儿有咳嗽,开始为单声咳,2~3 d后咳嗽加剧,转为阵发性咳,伴气急、喘憋。②呼吸道分泌物多且粘稠,易出现痰阻,甚至呼吸暂停。③由于严重缺氧易出现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④由于毛细支气管阻塞易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本组病例所有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由于新生儿咳嗽排痰能力差,易出现痰阻现象,因此在治疗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所有患儿我们都予以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盐酸氨溴索作用于气道分泌细胞降低痰液的粘度,激活纤毛运动功能,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或吸出。对于喘憋较重,呼吸道分泌物多或有早期心衰表现者,采用多巴酚丁胺24 h注射泵持续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多巴酚丁胺为选择性β1受体兴奋剂,使新肌收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防止或纠正心衰,同时对β2受体也有作用,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扩张细支气管,改善喘憋症状。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15例病情严重症者予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明显缩短病情。

RSV的传染性很强,直接与患者的分泌物、飞沫接触,或间接与受污染的手、食具或受患者鼻分泌物感染的物件接触,都可传染病毒[2]。谢正德等[3]报道某医院母婴同室区RSV爆发流行,同病区25个新生儿集体发病。因此做好隔离,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RSV高发季节,对收住有鼻塞、流涕、咳嗽、喘憋等呼吸道症状的新生儿,要警惕RSV感染,及时进行特异性病原学诊断,避免RSV在医院内爆发流行。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随日龄增加感染机会增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RSV高发季节,警惕RSV感染,及时进行特异性病原学诊断对防范隔离及合理用药是十分重要的。

[1]朱汝南,邓洁,王芳,等.2000年秋冬至2002年夏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25-28.

[2]张澜,曹云,钱甜,等.新生儿社区与医院内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2):1052-1054.

[3]谢正德,金玉,余唯琪,等.新生儿肺炎流行的病原学调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2):1205-1207.

猜你喜欢

合胞病原学分泌物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作用研究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2013~2014年深圳市腹泻疾病的病原学分析研究
探究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