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2011-08-15马冠仁
马冠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成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该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现代难治病[1]。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我科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2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6~56岁,平均34.6岁;病程6个月至8年,平均1年3个月;临床表现:左下腹或下腹部疼痛,呈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24例伴有里急后重。腹泻:腹泻次数每天2~4次6例,5~9次18例,10次以上4例。腹胀18例;全身表现:11例伴有中度发热,8例出现消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6例伴有关节炎,10例反复出现口腔复发性溃疡。临床分型:初发型3例,慢性复发性16例,慢性持续性9例,急性暴发性2例;病情严重程度:轻型6例,中型16例,重型8例;全部病例进行粪便镜检,可见红细胞和脓细胞,排除感染性结肠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等。经结肠镜检查及组织学活检确诊。
1.2 治疗方法
1.2.1 口服给药 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4~6 g/d,症状缓解后以2 g/d维持,至少8个月。对于活动期病例,给予泼尼松40 mg/d,重者60 mg/d。
1.2.2 药物灌肠 布地奈德混悬液2 mg、加入甲硝唑液100 ml,加热至35℃ ~37℃,2次/d保留灌肠,灌肠前排空大便,连续2周后,改为睡前1次,再连用2周。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2]疗效判定标准:①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③无效:临床症状、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 28例,完全缓解 23例(82.14%),有效 4例(14.28%),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43%。
3 讨论
3.1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理 目前认为UC的病因可能与环境、遗传、感染及免疫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异常反应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与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丛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免疫过程有关。也可能由于抗原的持续刺激或免疫调节紊乱,这种免疫反应表现为过度亢进和难以自限。最终组织损害,出现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表面呈细颗粒状,脆性增加。糜烂及溃疡。在慢性炎症过程中,黏膜不断破坏和修复,溃疡愈合而瘢痕形成,以致出现肠腔狭窄,甚至引起恶变。
3.2 口服SASP、泼尼松联合给药治疗的优点 SASP口服后大部分到达结肠,经肠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磺胺吡啶,5-ASA是主要有效成分,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清除氧自由基而减轻炎症反应,以致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泼尼松的基本作用是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特别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患者[3]。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增加疗效。
3.3 布地奈德加入甲硝唑液保留灌肠的意义 布地奈德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韦容球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同时可以杀死溶组织阿米巴和滴虫。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很大关系,而甲硝唑不仅有抗感染,同时也有抗免疫作用。二者联合保留灌肠,增加局部药物作用时间。促进组织修复,溃疡愈合。本组采用口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其治愈率达82.14%,总有效率为96.43%,与宋钟娟等报告[4]的治愈率48.4%及总有效率90.3%相比,治愈率增加33%,总有效率基本相同。
总之,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复杂,选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泼尼松,联合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1] 王立春,马鑫.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08,3(2)37.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1.
[3] 盛继光,刘玉秋.布地奈德等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0):42.
[4] 宋钟娟,奚菁颖,黄荣飞,等.复方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上海医药,2005,26(12):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