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男性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1-08-15孟庆霞于彩霞冀德才雷春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病住院

孟庆霞 于彩霞 冀德才 雷春燕

精神疾病护理是一门特殊护理专业。专业知识性较强,除了具有临床常规护理和特殊专科护理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技能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心理学、行为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在服务与实践中体现其独特性。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医院是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高危因素[1]。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住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更易发生自伤自杀。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是精神科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在我院住院期间出现自伤自杀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356例精神病患者中出现自伤自杀行为的38例男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38例同期住院的无自伤自杀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设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职业、婚姻、性格、病程、家族史、精神症状、诊断等资料进行比较,对研究组的自伤自杀行为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自伤自杀发生率 男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率为10.67%。

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研究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65.78%),高中及中专12例(31.57%),大专及以上1例(2.63%);职业:无业者 21例(55.26%),工人 9例(23.68%),其他8例(21.05%);未婚23例(60.52%),已婚13例(34.21%),离婚2例(5.26%)。对照组初中及以下18例(47.36%),高中及中专14例(36.84%),大专及以上6例(15.78%);职业:无业者 14例(36.84%),工人 19例(50.0%),其他5例(13.15%);未婚23例(60.52%),已婚11例(28.94%),离婚4例(10.52%)。两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部分临床资料比较 研究组有14例同时有2组及以上的精神症状群,其中精神病症状(11例次)、抑郁(9例次)、焦虑(6例次)、躁狂(3例次)、人格改变(3例次);对照组有4例同时有2组及以上的精神症状群,分别合并躁狂、人格障碍各2例。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病程、家族史、疾病诊断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4 研究组患者自伤自杀相关因素

2.4.1 自伤自杀方式 依次为撞墙21例(55.26%),吞异物5例,咬舌、咬手4例,吊颈、服毒、拒食各2例,开水烫伤、墙头坠落各1例。

2.4.2 自伤自杀主要原因 精神病性症状18例(47.36%)(被害及关系妄想10例,幻听8例),要求出院得不到满足13例(34.21%),抑郁9例,药源性焦虑6例,躁狂2例。

2.4.3 自伤自杀行为的住院时间 3 d内24例(63.15%),3~7 d 6例,1~2周 3例,2w~4w 7例,4w~12w 3例;春季(2~4月份)16例(42.10%),秋季(8~9月份)13例(34.21%)。

2.4.4 自伤自杀行为地点 一级护理病房31例(81.57%),二级护理病房6例,假出院1例。

3 临床分析

3.1 本研究发现,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率为7.45%,远高于张作泉报道的0.91%[2],低于王鹏等报道的12.2%[3];研究组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占66.67%),无业者居多(52.38%),工人所占比例(30.95%),社会低层自杀者居多,这也可能是现阶段中国大陆自杀人群的特点。

3.2 研究组有2组及以上的精神症状群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存在合并精神症状者较精神症状单一者更易发生自伤自杀,尤以精神病性症状合并抑郁发生率最高,与路敦跃等[4]发现70%的精神分裂症自杀者具有中、重度抑郁的观点相似。

3.3 本研究显示的主要自伤自杀方式为撞头,这与其他相关研究报道的以自缢、服毒等为主[5]有所不同,原因可能与本院对住院患者医护管理严格规范,患者难以得到药物、绳索等,只能采取撞头等防不胜防的方式有关。

4 护理对策

4.1 病房护理管理者策略

4.1.1 提高防范意识与技能 护理部应利用晨会,业务学习等时间使护理人员掌握男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的特点与规律,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潜在自杀自伤风险的评估与识别能力。同时,做好病房护理人员防范技能培训工作。及时组织对病房重点防范对象的护理查房,总结类似患者的护理经验,讨论解决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4.1.2 加强管理与督导 我院精神科多年开始设置重点特级,固定班种对重点特级护理患者实行集中管理,24 h监护,对防范及阻止患者自杀自伤起到了一定作用。关键的做法是:①明确岗位责任,通过班种职责明确各时段的看护责任。②必须经常检查督导护士对重点患者病情的掌握及护理情况,促使护理人员深入接触患者,做到心中有数。③当重点患者数量较多时,要采用弹性原理加强繁忙时段、薄弱时段的护理人力安排,防止忙中出错及事多人少现象。

4.1.3 重点对象亲自过问 对自杀自伤风险较高的病员应重点监护,护士长亲自查看患者1~2次/d,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由于护士长具有较高的专业权威性,会使患者产生被重视的心理感受而获得较强的心理支持,利于患者减轻或消除自杀自伤的想法。此做法同时对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也有一定帮助。

4.1.4 关注疗效,加强协调 护士长应随时关注重点病员的治疗进展,对入院2 w精神症状仍控制不理想的,应及时请科主任查房;对反复要求出院而病情不许可的患者应要求护士做好必要的解释;对病情痊愈,但因其他社会因素影响不能出院的患者,一方面要加强心理疏导,同时要积极协调患者家属或单位妥善解决患者出院事宜。

4.2 病房临床护理人员策略

4.2.1 细心观察,重点防范 护士对待入院1 w且存在有2组及以上的精神症状群的患者,尤其情绪抑郁,有幻听、妄想的患者,以及反复要求出院,劝解无效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作为重点观察护理对象,尽快熟悉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及治疗用药方案,每班密切观察巡视。

4.2.2 严格做好环境安全检查与管理 保证患者无法得到各种可致损伤的物品,如绳索、利器、过量药物等。门窗护栏牢固,各室随手关锁。

4.2.3 早期给予心理护理 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先驱栗宗华先生指出,自卑感和自大狂是精神病患者常有的两种情绪。当自卑感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病者以情绪代替理智,这是他们发生自杀的主要心理机制。由此说明,改善患者的情绪必然有利于降低其自杀自伤的风险。笔者从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也体会到,尽管急性期精神病患者表现出精神行为紊乱,但依然有间歇正常时候,能够感知出护士的行为态度的优劣,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因此,应及早针对患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的心理进行护理干预。在接待入院患者时,护理人员应使患者了解医护人员会帮助和保护他们,医院是安全的地方,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稳定其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传达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为临床预防自杀自伤等意外时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4.2.4 及时完成各项辅助检查,保证治疗方案的按时实施。使患者精神症状得到较快的控制,及时消除导致患者自杀自伤的最大影响因素。

4.2.5 对出现自杀自伤企图的患者,果断采取保护性约束,并报告医生共同处理;对企图采取撞头方式自杀自伤的患者,应避免安排在靠墙的床位;保护约束时防止松脱,并于头顶放置枕头等软物加以保护。此类患者到辅助科室做检查时,应派2名护理人员护送,防止其接近沿途墙壁、窗角等处,贴身监护,不可放松警惕。

4.2.6 若患者已发生自杀自伤行为时,护士应镇定,立即呼叫援手,立即判断患者是否有生命危险。暂时不危及生命的,应设法稳定患者情绪,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对自杀自伤后果严重危及性命者立即组织抢救,全力挽救患者生命。

由于本研究显示自伤自杀行为的直接原因主要为精神症状(66.67%),尤其在春、秋季节,入院的第1 w内,因此,除以上护理对策外,给于重点患者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也是防治的重要措施。

[1]任显峰,程荣玉,颜淑环.心理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中的影响作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1):30.

[2]张作泉,任敏.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调查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131.

[3]王鹏,朱少毅.68例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8(3):201.

[4]路敦跃,张丽杰,赵瑞,等.防御方式问卷初步试用结果.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7(1):54.

[5]刘红霞,郭瑞萍,刘娟美.精神疾病患者生活事件的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6):360.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病住院
妈妈住院了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完形填空专练(五)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都有精神病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