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疗效观察

2011-08-15尹丽丛向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败血症弥漫性凝血酶

尹丽丛 向阳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疗效观察

尹丽丛 向阳

目的将我院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42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除应用常规治疗外,均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42例患儿中除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外,余38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0.48%。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强,副作用小,易于皮下吸收,在新生儿DIC早期使用,更方便,更安全,治愈率高。

低分子肝素;新生儿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疗效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多由母亲产道感染、吸入感染羊水、脐带或皮肤等感染而使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所引起,是一种严重的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腹胀、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黄疸、惊厥等,仅部分患儿有发热。重者可致休克、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凝血机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是危重新生儿较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治疗中,早期积极应用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抢救的成功率,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42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列入观察的42例患儿均为我院住院的足月新生儿。发病日龄在2~20 d。羊水污染30例,肺炎26例,窒息22例,胎膜早破18例,脐炎14例,临床表现42例均有精神反应差,吃奶差,取血部位不易止血,发热21例,生理性黄疸加重18例,体温不升12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29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9例白细胞总数<5× 109/L,42例均有C-反应蛋白升高,血小板(PLT)呈进行性下降,凝血功能均有凝血酶原时间(PT)较正常对照值延长3~5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5-20秒,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下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升高(DD)。42例患儿血培养均为阳性,其中大肠杆菌2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4例,肺炎克雷伯菌5例。

1.2 诊断标准42例新生儿败血症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2003昆明)[1]。42例DIC符合1999年10月第七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标准。

1.3 方法治疗上均给速碧林(主要成分:低分子肝素钙,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生产),100U/(kg·次),皮下注射,2次/d。并根据临床效果结合细菌学培养及药敏决定抗生素的选择,正确应用血小板悬液等治疗。速碧林平均治疗3.7±1.2 d后凝血功能指标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继续治疗1~2 d后停用。

2 检测指标

用药过程中每天监测PLT、PT、APTT、FIB、FDP、D-二聚体。于第1、3、5、7天监测血培养及药敏结果。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42例患儿中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8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0.48%。

3.2 不良反应无一例有出血倾向。

4 讨论

败血症时细菌等进入血循环后,在生长、增殖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毒素,触发了机体对入侵细菌的阻抑反应,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这些病理生理反应包括:补体系统、凝血系统和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被激活;糖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被释出。这类介质最终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渗漏,血容量不足以至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灌注不足,随即发生休克和DIC。败血症起病越早,病情越重,DIC发生率越高[2]。

新生儿DIC是严重的出血综合征,绝大多数为急性,且较严重,依据常规实验室诊断标准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抢救极为困难[3]。DIC一旦发生,治疗效果差,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早期积极干预能使预后大为改观[5]。近年来随着对DIC研究的深入,新生儿DIC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了较大进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新生儿DIC治愈率的关键[6],又是提高DIC抢救成功率的关键[3]。DIC治疗以病因治疗为根本,抗凝治疗和血液成分补充为治疗之基石。抑制蛋白分解酶、凝血酶、因子Χa、PAF的药物及活化的蛋白C、重组凝血酶调节蛋白等加强抗凝或(和)纤溶的药物是研究开拓中的有效药物,正引起临床的关注[7]。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去除原发病、在DIC高凝期抗凝是治疗的关键[8],以肝素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DIC治愈率[9],早期小剂量肝素治疗有望提高DIC患者的生存率[10]。

低分子肝素(LMWH)由肝素衍生而来,LMWH与抗凝血酶Ⅲ(ATIII)结合后不抑制凝血酶而仅抑制凝血因子Xa,具有抗凝作用强,吸收好等优点。张楚明报道[11],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延长APTT的作用很弱,血中半衰期延长两倍,对血小板功能、脂质代谢影响少,其抗X a/APTT活性比肝素大,极少增加出血倾向,具有副作用小及给药方便等优点,比标准肝素等抗凝更安全,能避免DIC发生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死亡,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文献报道,LMWH还能显著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形状的改变[12];且不影响血小板聚集,也不影响微血管通透性,故出血副作用小,所以在新生儿应用也较安全。另外,由于LMWH的半衰期为3~4 h,比肝素显著延长,在新生儿期使用也较方便。我们治疗42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应用速碧林,100U/(kg·次),皮下注射,每天两次给药,效果安全可靠,具有抗凝作用强,副作用小,半衰期长,分子量小而易于皮下吸收等优点,加之其本身对凝血活酶时间(APTT)影响不明显,无一例有出血倾向,无出血副作用,故无需药物监测,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明显效果,安全有效,建议推广使用。

[1]余加林,吴仕孝.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2003昆明).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 897-899.

[2]张喆,赖剑蒲,陆玲,等.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3,19(8):905-906.

[3]王晓冬,何颜霞.DIC前期诊治研究进展.小儿急救医学,2004,11(6):413-414.

[4]宋长广,李爱芹,贾玉东,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指标探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429-429.

[5]杨辅直,李伟生,苏格圻,等.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与DIC及其适时干预的临床观察.广东医学,2009,30(9):1360-1362.

[6]苏浩彬,李文益.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1):649-651.

[7]王学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10):783-786.

[8]魏兰.应用肝素抢救新生儿硬肿症.实用医学杂志,2005,21 (17):1875.

[9]孟哲,梁立阳,薛红漫,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2例临床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2):107-108.

[10]张渊,陈倩.22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5,12(4):712-714.

[11]张楚明.感染性休克低分子肝素早期干预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用医学杂志,2005,24:2793-2794.

[12]李发菊,吴惠如,等.微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观察.泸州医学院学报,2001,24(6):504-505.

257200山东省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

猜你喜欢

败血症弥漫性凝血酶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创伤后不合并血肿的弥漫性脑肿胀中的应用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