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疗效观察
2011-08-15曹东彪
曹东彪
同期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疗效观察
曹东彪
目的探讨同期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9月同期V-P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颅骨塑型满意,无死亡病例,无感染及出血,2例出现皮瓣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消失;患者表情淡漠、尿失禁或夜尿多现象均有改善或消失。术后1w复查头颅CT脑室未见进一步扩大,随访4~12个月患者扩张脑室不同程度缩小,反应迟钝者精神状态、反应能力均有改善。结论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协同效应增加,患者手术、麻醉风险及感染机会减少,并发症减少,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减轻,临床效果满意,方法可行、有效。
脑积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疗效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术式选择存在争议,传统方式为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iftoneal,V-P)后择期行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2005年8月至2010年9月我们采用同期V-P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1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例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9~61岁,平均38.5岁,去骨瓣减压术后2~3个月13例,3~5个月6例,均为单侧额颞顶部或颞顶部颅骨缺损,缺损范围:8 cm×8 cm~12 cm×12 cm。临床表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尿失禁或夜尿多。11例颅骨缺损处脑膜脑膨出明显,8例仅有局部张力增高。CT示侧脑室及三、四脑室扩大,脑室间径/头顶间径>0.26,患侧侧脑室扩大超过对侧。术前测颅内压80~140 mm H2O者16例,140~180 mm H2O者3例,脑脊液常规检验正常,患者无发热、颅内或肺部感染及器官功能不全表现。排除曾行VPS或其他分流术、既往确诊中风或不合作者。
1.2 治疗方法术前腰穿测颅内压,预置合适开放压,颅骨修补材料采用医用钛合金网,V-P分流采用Metronic自动调压中压分流管。全麻下同期完成V-P和颅骨修补,选择颅骨缺损对侧侧脑室三角区(冠状缝前3.0 cm,中线旁开2.5 cm)为穿刺点,分流管插入侧脑室后角释放部分脑脊液,腹腔端15~20 cm置于肝脏膈面。膨出脑组织回缩至与骨缘相平后钛合金网修补颅骨,二次消毒后沿原手术切口切开头皮,分离皮肌瓣,显露骨缘骨质,保持假性硬脑膜完整,钛合金网塑形后覆盖骨窗并固定,术后置皮瓣下引流管2~3 d,加压包扎,分流不足者适当调节开放压。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有效①术后1个月依脑积水评分表对分流前、后症状进行评分,术后评分减低>2分;②复查头颅CT见脑室明显缩小;③脑室前角周围低密度区减小或消失;出现任何一项即为者为有效。
1.3.2 分流过度①典型体位性头痛;②颅内压<70 mm H2O;③术后1w CT检查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出现其中二项者为分流过度。分流不足:术后脑积水评分增加超过1分或脑室间径/头顶间径增加。分流感染:腰穿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
1.3.3 术后并发症术后1w内CT检查示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头皮感染、切口脑脊液漏者。
2 结果患者术后颅骨塑型满意,无死亡病例,无感染及出血,2例出现皮瓣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消失;患者表情淡漠、尿失禁或夜尿多现象均有改善或消失。术后1w复查头颅CT脑室未见进一步扩大,随访4~12个月患者扩张脑室不同程度缩小,反应迟钝者精神状态、反应能力均有改善。
3 讨论
颅骨去骨瓣减压术后,因蛛网膜下腔粘连或坏死脑组织堵塞,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常继发脑积水,以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多见。大面积颅骨缺损破坏了颅脑正常结构,颅腔容积处于可变状态,易造成脑组织移位、变形,加重患者意识或神经功能障碍。脑室系统扩大使得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在胼胝体上方受到牵拉,所支配的额区和旁中央小叶供血障碍,引起患者痴呆、步态障碍、尿失禁等表现。
伤后3个月内为脑组织最佳恢复期,颅骨修补时间以去骨瓣术后3月为宜,有感染者可延至半年以上[1],患者身体情况许可,缺损处轻度凹陷便于骨瓣还纳即可手术修补。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传统治疗方法先行V-P缓解脑积水,再行颅骨修补,V-P术后受重力虹吸作用及大气压影响,分流管脑室端与腹腔端之间产生流体静水压,极易分流过度,造成骨窗明显凹陷;去骨瓣时间超过3个月时硬脑膜变硬,头皮剥离困难,强行剥离易造成脑组织损伤和桥静脉撕裂,加之分流管留置,强行颅骨修补无法消灭死腔,可形成永久性死腔或感染。
同期V-P及颅骨缺损修补时,脑脊液分流使膨出脑组织回复至骨窗水平,利于塑形及修补,恢复颅腔固有形态,防止脑组织位移,利于脑脊液循环稳定,有效防止过度分流所致局部脑组织塌陷,增加手术协同效应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术中依腰穿测定颅内压及脑膨出手触压力评估选择分流管,骨窗压力高者先释放适量脑脊液,至压力适中时再行颅骨修补,术中保持假性硬脑膜完整,可选择颞肌筋膜或人工硬膜扩大修补,以减低头皮剥离难度。因颅骨缺损时间短,脑膜形成不完善,剥离时注意留足够的厚度,有破损者严密修补以防脑脊液漏,同时仔细止血避免分流管堵塞;减压窗位于额颞部者修补材料可置颞肌之外,或将脑膜与植片多点缝合悬吊,可明显减少术后硬膜下积液或血肿的发生。并发感染为本术式最严重并发症[3],应严格无菌操作,同时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
同期手术虽时间延长,但减少了分次麻醉和分次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分流过度的发生,未增加术后感染率,且住院费用减少。有报道同期行V-P分流与颅骨成形术,脑积水改善,未见严重并发症[4]。本组患者术后意识障碍及小便失禁均有改善或消失,颅骨塑形满意,复查头颅CT部分病例脑室缩小,临床疗效满意。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颅骨修补及V-P分流术手术协同效应增加,患者手术、麻醉风险及感染机会减少,并发症减少,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减轻,为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可行、有效之方法。
[1]Matsuno A,Tanaka H,Iwamuro H,et al.Analyses of the actors influe-ncing bone graft infection after delayed cranioplasty.Acta Neurochir(Wien),2006,148(5):535-540.
[2]张世忠,邹志浩,徐如祥.颅脑外伤后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疗效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8); 494-496.
[3]汤浩,雷霆,李龄.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的研究新进展.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472-474.
[4]杨廷舰,刘伟,张贺,等.颅骨修补术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29(7B):54-55.
471009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