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带教老师培养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探讨
2011-08-15王玉兰高淑兰石冰冰
王玉兰 高淑兰 石冰冰
临床带教老师培养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探讨
王玉兰 高淑兰 石冰冰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作为教与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带教老师能否适时有效地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护生以后的工作能力。我科作为临床带教科室,每年接收临床实习护生二百余人,带教老师严格要求护生,使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大大提高,现大部分护生都已工作在临床一线,且为临床骨干,现就临床带教老师如何培养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探讨如下。
1 帮助护生尽快适应环境
护生进入科室后,带教老师要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病区工作人员,护生进入治疗室、换药房及进入病房的要求,常用物品存放的位置,使护生对科室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观摩护理技术操作,使护生对护士工作有一个感性认识,快速适应护士角色。由于实习时间有限,带教老师要向护生明确其专科实习重点,使护生的学习目的明确。
2 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带教老师要针对护生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采取以提问的方式,使其分析、探讨,让其说出其要注意观察的重点和内容,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需要做哪些准备等,最后由带教老师给予指导和补充,以逐步培养护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以一个实际临床问题为起点进行教学引导,带教老师的作用不是提供参考答案和单纯的回答护生提出的问题,而是启发护生的思维,引导护生提出问题及如何去查找相关问题的答案,从而使护生形成主动的学习习惯,使其始终处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提高护生进一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娴熟的操作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满足患者需要的重要条件。由于护生刚进入临床实习,其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差,临床上各种技术操作种类又繁多,护生初入临床感到陌生,可将一些复杂的操作技术规程分解成简单、容易操作的程序,以便记忆和操作,如将静脉输液操作,具体分解为洗手-准备物品-取药-三查七对-加药-核对患者-解释并取舒适体位-排尽空气-消毒皮肤-穿刺-记录--再核对--拔针-整理毁型,熟记规程后,再到实践中应用,并给予鼓励和肯定,护生很快就能进入护士角色,从而提高了护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带教老师要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并严格要求护生,带教老师要先示范再让护生动手操作,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掌握最正确、最规范的操作技术。尽可能提供机会让护生多练习,督促护生独立完成操作练习,同时对于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提问,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其逐步提高基本技术操作水平。
作者单位:16331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
4 培养护生如何把握操作时机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急于学习各项操作,往往忽略了护理程序所要求的职业规范,对于操作时机把握不当。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除了要求护生准确完成操作外,应指导护生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完成各项操作,即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顺序来完成各项操作。如在进行扫床时,要评估一下操作环境,也就是提醒护生在操作前看是否有正在进餐的患者,有无正在接受无菌性操作的患者等。为患者进行导尿时,指导护生操作前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影响无菌技术操作的因素等,并指导护生如何进行调整,以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来完成各项操作。
5 不断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将服务对象堪称一个具有生理及社会心理需要的整体,而不是只重视患者的生理或病理反应的局部[1],带教老师要更新带教观念,注重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教会护生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使护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进入临床实习,护生普遍存在着信心不足,护生面对患者怕说错话,做错事,易产生畏缩情绪,要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带教老师要给予护生足够的尊重,尽可能提供机会,让护生主动接触患者,及时给予鼓励并把沟通方法传授给护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做到放手不放眼,使护生掌握在接待、解释、送别患者时的基本方法。对于新入院的患者接待,在实习前护生普遍反映不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进行各项操作前不知该怎样向患者解释,不知该如何组织恰当有序的语句,而使无临床经验的护生将各科知识整合为某项护理操作的解释有一定的难度[2],要求临床带教老师在进行操作时,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解释,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新入院患者带教老师应指导护生如何做好自我介绍,院规介绍,出院患者如何做好出院指导,以上通过老师的示范,再让护生临床实践,要求护生在进行语言交流中应做到口齿清晰、表达准确、礼貌谦虚,多用礼貌性语言,巧用安抚性语言,使护生逐步掌握与患者沟通的艺术性。另外,在临床带教中,教师注意指导护生运用倾听、表情、眼神、仪表、姿势等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护生的非语言沟通能力。
6 培养护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培养护生观察能力,同时在护理观察过程中要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在工作中勤开动脑筋,从被动观察变为主动观察。临床大量实例证明,护理观察渗透着思考,思考有促进观察的深入[3]。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护士才能在深入观察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针对临床具体病例,指导护生如何进行护理观察以及观察的重点和具体内容,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需要准备哪些物品等。讲解护理观察的规律,逐步培养其临床思维习惯,提高护理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带教老师也可讲解在临床中碰见过的典型案例,通过剖析,研讨观察成功与失败案例,吸取前人经验、教训及启示。其次,针对临床观察的薄弱环节,进行讲解,逐步培养护生的观察和分析思考能力。带教老师随时启发护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放手让护生从接患者入院、问病史、查体、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到最后实施措施,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独立完成,必要时加以指导。当发现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时,不失时机地暗示和引导护生去观察、去发现、去判断,这样才能促使护生不断思考分析,提高观察判断能力。
[1]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2] 冯方荣,李锦梅.培养中专生护生沟通能力的体会.护理管理杂志,2005,9:30-40.
[3] 胡庆华,王津立.护理观察技能现状分析与视野投向.护理研究,2003,17(7B):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