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生命本原论——以《老子》四章、十四章、二十一章、二十五章为中心

2011-08-15陆建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无物老子天地

陆建华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00)

宇宙是充满生机的“活”的世界,宇宙中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生命存在。在此意义上,宇宙的本原就是生命的本原,天地万物的产生就是生命的诞生。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实际上就是认为道是生命的本原。那么,道如何创造宇宙中纷繁复杂的生命?道自身有无生命?《老子》①本文所引《老子》均为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后面只注章节。四章、十四章、二十一章、二十五章有较为集中的论述。

道有两种状态、两种形态,《老子。十四章》论之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由“(道)复归于无物”,可知,道应是从“有物”复归于“无物”,这说明,道有两种状态,即有物状态和无物状态,“(道)复归于无物”应是指道从有物状态复归于无物状态。而有物状态下的道,可以称作有物之道,简称为“有”;无物状态下的道,可以称作无物之道,简称为“无”。由“(道)复归于无物”,还可知,道的无物状态相比于道的有物状态、无物之道相比于有物之道是更为根本性的存在[1]。就道自身而言,逻辑上可以说,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产生了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无”产生了“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这表明,仅就道而言,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是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本原。由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为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所“生”,因而是有生命的存在。由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直接“生”了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在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之前没有别的任何生命,因此,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不仅是生命存在,而且还是宇宙中最初的生命存在。这样,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来看,道是超越生命的存在;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来看,道是最源初的生命存在。道的超越生命与最初的生命这双重特质,为道承担生命本原的重任提供了基础。

再看“(道)复归于无物”,可知,道的无物状态是道的“常”态,无物之道是“常道”,而道的有物状态是道的“非常”态,也即暂时性状态,有物之道为“非常道”①《老子。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谓道可以被称作“道”,就不是“常道”;道不可以被称作“道”,才是“常道”。意谓,无物之道这样的“常道”是不可以被称作“道”的,只有有物之道这样的“非常道”才可以被称作“道”。因此,《老子》中所说的“道”,多指有物之道,而非无物之道。,因为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以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为其归宿。这说明,同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相比,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暂时性的存在,其生命是有限的。再看“(道)复归于无物”,还可知,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以回归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的方式终结其生命的。考虑到道的无物状态与道的有物状态毕竟是同一个道的两种状态、无物之道与有物之道毕竟是同一个道的两种形态,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回到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道的自我回归。这样,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通过回归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终结其生命即是表面的。也就是说,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在回归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后还存在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中。再说,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回归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后,还会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中生出,并且,重新生出的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和回归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前的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同一个存在。如此,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在“生”之后存在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外”,“归”之后存在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内”,它同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一样是永恒的存在。只不过,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无生无死,而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有生无死。

再回过头来看《老子。十四章》。先看“(道)复归于无物”之前的文字:“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这是对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描述。这是说,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作为宇宙中最初的生命,是“混而为一”的整体性存在,在此意义上可以称为“一”。老子说:“道生一”(《老子。四十二章》),就是称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为道,而称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为“一”的。这种特殊的生命存在超越人类的感知能力,我们仅可以从其超越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意义上分别称之为“夷”“希”“微”,可是,其本身是不可以命名的②《老子。一章》曰:“名可名,非常名”,谓名可以被称作“名”,就不是“常名”;名不可以被称作“名”,才是“常名”。意谓,道这样的“常名”是不可以被称作“名”的。所谓“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也是把道这样的“常名”称作“字”。。再看“(道)复归于无物”之后的文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是对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的描述。这是说,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没有道所创造的一切生命所具有的“状”和“象”,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无状、无象的“惚恍”性存在,因而同样不可感知。由此可见,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与它所生的作为源初生命的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都是混沌隐幽而超越感知的特殊存在,并以此区别于其所生出的显明而可以感知的“物”(包括天地)这类生命存在。

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宇宙中最初的生命,老子对此多有论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老子。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

这是说,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因为有“物”而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相区别,是否有“物”乃是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的根本差别所在。在此意义上,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仅属于“道”,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既属于“道”,也属于“物”。道的有物状态可以说是“物”的状态,有物之道可以说是“物”,所谓“道之为物”即是此意。这样,生命从一开始就呈现为“物”,“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虽然此最初之物乃是存在于道之中的道中之物。

道之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有物混成”,正是这道中之“物”构成了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也构成了源初的生命。此“物”同道所生出来的物也即存在于道之外的道外之物相比,是混沌、恍惚的存在,乃物之“精”者,而道外之物乃物之“粗”者。与此相应,前者“虚”而后者“实”,前者“隐”而后者“显”③《老子。四章》谓“道冲”,冲者,虚也;《老子。四十一章》谓“道隐”。。不过,虽然前者且“虚”且“隐”,但也是且“真”且“信”,绝对真实的。

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发生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后,便“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生而不死、有始无终的方式存在着,实现自身生命的永恒。不仅如此,它还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力量,“独立”承担“天下母”或者说“天地母”的重任,扮演“众甫”也即万物之始的角色。即是说,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天地、万物等一切生命的发动者、创造者。如果说,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母”,那么,天地万物就是其所孕育出来的“子”。这样,所谓道为生命的本原便不是简单地指道产生了天地万物等生命,确切地说,应是指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产生了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这最初的生命,然后,由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这最初的生命再产生天地万物等丰富繁多的生命。这表明,是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直接地创造了天地、万物,而不是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直接生发出天地万物。

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之所以能够创生天地万物等生命,是因为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有”,而且,这“有”是“物”。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创生天地万物,实质上就是将其道中之物流泄于道之外,发散而为天地万物。“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老子。三十四章》),即是言道中之物流泄于道之外,犹如洪水泛滥,从而生出“万物”。“朴散则为器”(《老子。二十八章》),谓混沌之“朴”散为众多之“器”,则是其最形象的说明。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表达了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创生天地万物的客观过程。至于这一客观过程的详情和细节,后文将有论述。道中之物分散为道外的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由“物”所构成,而“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所以,天地、万物在其产生之时便因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生命性,以及构成其存在本身的“物”而获得了生命,是“活”的存在。

在《老子。四章》中,老子对道之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也有集中的论述。此章的论述不同于前面所引的《老子》二十一章和二十五章。它不仅涉及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同天地、万物的关系,还涉及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的关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里,除了一如既往地描述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恍惚、隐幽、浑然一体,从表面上看因超越感知而似无,从实质上看因客观存在而实有之外,还曲折地表达了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的母子关系: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是“母”,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子”。由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是“道”,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也是“道”,二者的母子关系就可以简化为道既是自身的“母”,又是自身的“子”。这种特殊形态的母、子角色及母子关系迥异于经验世界中的母子角色及母子关系。老子为了防止人们怀疑、惊讶,用“吾不知谁之子”的方式表面上称其虽然认为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子”,但又不知是“谁之子”,也即不知谁是“母”,然后用“象帝之先”,说明这种出现于天地之先、万物之先,乃至“帝之先”的“道”(有物之道),不可能是天地之子、万物之子,也不可能是帝之子,只能是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子”。另外,此章还说明了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万物之宗”,天地万物由其所生。二者的这种关系,也即《老子。二十五章》所云,是母子关系。

这样,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是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之“母”,由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生出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这“子”,这是道内部的自我生成、转化。正是通过道内部的这种自我生成、转化,才生出宇宙中最初的生命。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又是天地万物之“母”,由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又生出天地万物等众多的“子”。正是通过道内之物散发、“外出”,才生出宇宙中无穷无尽的生命。这里,可以看到,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只具有“母”的身份,天地万物只具有“子”的身份,而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则具有“母”和“子”这双重身份。

对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天地、万物,这三者的母与子、生与被生的关系,老子有简括、精炼的表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如前所述,此处的“道”“无”指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此处的“一”和“有”指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

回溯《老子。四章》开头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类似的说法还见于《老子。六章》:“(道)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三十五章》:“用之(指道——引者注)不足既。”,可知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无限的,从而,其中的“物”(即道中之物)从量的角度上讲也是无限的。如此,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在生出天地万物时,一方面,其自身以及其自身所拥有的“物” (道中之物)不会受到丝毫损失,更不会耗完损尽;另一方面,可以生出从数量上讲无限多的“物”(道外之物)。换言之,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在创造新的生命时,一方面,其自身的生命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又能生出无限多样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宇宙才呈现无限的盎然生机。相反,如果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有限的,其所包含的“物”也是有限的,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在创造天地万物时,会耗损自身,并最终走向灭亡,其所创造的天地万物也将是有限的。这样,宇宙的生机在时间的长河中就只能是昙花一现。

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产生天地万物。老子认为是先产生“物”之中仅次于道的伟大存在天地①《老子。二十五章》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后才产生万物。《老子。一章》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在前,“万物”在后。《老子。四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确定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在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之“后”,而在“天地”之“先”,也即确定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产生于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与“天地”之间,意味着“天地”之“先”,没有任何“他物”。《老子。六章》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以谷神、玄牝喻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以及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创生功能,以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为天地之“根”,也说明“天地”最接近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还有,《老子。五十二章》中:“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都是把“天下”也即天之“下”当做万物产生、成长的处所。这些,都说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首先产生所有的“物”之中最为巨大的“物”——天地,从而为生成于天地之间的万物提供生存的场所,而后才产生小于天地的众多之物(“万物”)。

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在产生天地之后,正是借助于天地的帮助才产生了天地间的万物。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老子。三十二章》),以甘露为例,说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借助于“天地相合”产生出万物。关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凭借天地的辅助力量创生万物,老子还有非常形象的说法:“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五章》)这是说,在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中,天、地所构成的“天地之间”的空间犹如风箱,风箱使静止的空气转化成流动的空气(风),天、地所构成的“天地之间”的空间使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中流泄、分散出来的“物”转化成形态各异、气象万千的“万物”②参见孙以楷、陆建华《道之生》,载中国鹿邑老子学会编《老子故里话老子》第二集(内部出版物),1994年编印。。

由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当然也是生命的本原。就道自身而言,道是永恒而复杂的存在,有无物和有物两种状态,有无物之道与有物之道两种形态,其中,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是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的“母”或“根”。就道和天地万物的关系而言,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或“根”。从生命发生的意义上说,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创生了宇宙中最初的生命——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这最初的永恒的生命又创生了天地万物等无限繁多的有限的生命。在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创生天地万物等生命时,是先创生了天、地这两种比其他万物更巨大、比其他生命更长久的生命③《老子。二十三章》云:“天地尚不能久”,系言天、地的生命的有限性;《老子。七章》云:“天长地久”,是就天地与万物的生命期限相比较而言的。,然后,再创生天地之间的万物的生命。

老子的这些思想,可以用其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指道的无物状态、无物之道生出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生命由此产生;“一生二”,指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生出天、地,天、地是有限的生命存在中生存时间最长的生命;“二生三”,指由天地而产生“天地之间”,天、地以及“天地之间”组成三;“三生万物”,指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凭借天地的协助,在天地之间生出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老子持“天阴地阳说”,阴指天,阳指地。请参见王博《读〈老子〉札记》,《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指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所生出的万物存在于天(阴)地(阳)之间; “(万物)冲气以为和”,指道中的恍惚之物是万物的构成者,万物因从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中流泄出来的物的调和而产生。这里,“冲”指调和,“气”指道中之物,是对道中的绵绵若存的恍惚之物的形象化比喻。

[1]陆建华.道之两种状态与物之两种形态:兼及道物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6.

猜你喜欢

无物老子天地
何 芳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唱唱不下去的歌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拾天地之荒
“惚恍”是什么状态
智者老子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