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离村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生存困境问题论析——以豫西南小营村为例
2011-08-15贾滕
贾 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周口466000)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流入城市。据凤凰网报道,到“十一五”末,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1]。然而,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与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条件的限制,进城务工的农民很难举家迁移,只能把父母妻儿留在家乡。这便产生了留守群体,尤其是老人更容易成为看家、维持农业生产的留守者——据学者估算,这一群体大约有1 800万人左右[2]17。深入乡村内部考察,可以发现在劳动力大量离村的背景下老年人的种种生存隐忧。近年来,关于农村老人群体生存状况及其改善举措等问题的研究,学界多有涉及[2-5]。这里,笔者以对豫西南小营村①小营村位于河南南阳邓州市,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小麦主产区的一个普通村庄,205口人,400余亩耕地,除去机动地和“通道林”占地,人均耕地1.7亩,无其他资源。东南离县城15公里,东北离南阳60公里,交通不便,略显偏僻。的田野考察为例,对当代农民离村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生存困境问题进行解析。
一、农民离村概况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加快,土地收益相对下降,在中西部农村,青壮年农民离村务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的背景下,小营村也不例外——大量的青壮年离村务工。
由笔者2011年春节期间对小营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访谈得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仍以去珠三角进厂为主,30~ 50岁的壮年人去向及职业较为分散,大致以从事建筑业、经营小生意等为主。经常性离村人口约8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0%左右,加上平时在县城打工以及不定期出门做小生意的村民,离村群体有100余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外出务工。
大多数务工人员的年务工收入在1.5万~2.5万元之间,这些收入构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一般来说,种地所得只能满足口粮所需,日常开支以及盖房、婚丧嫁娶、子女上学等费用则必须从农业以外的务工收入中来。因此,部分人在挣钱回村盖房或娶媳妇之后,仍然外出务工。
这些人往往从农历正月初六七开始外出,到腊月二十三左右回村,候鸟般匆忙往来于城乡之间。
二、留村老年人群体的生存概况
大量的青壮年离村外出,加上外出求学的青少年,农闲时节,村内人口稀少,甚至家畜、家禽亦少,几乎家家户户院门外杂草绕阶丛生,村中偶尔见到老年人带着小孩在蹒跚行走——整个村庄缺乏生机、活力。
经逐户调查,目前小营村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41人(其中70岁以上者17人),占总人口的20%。41人中,几乎人人患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慢性病,其中男性老年人患高血压、脑血栓、中风者较多,女性患糖尿病、肩周炎、风湿、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者居多,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经常吃药、时常检查身体,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只在疾病发作时在村头诊所略加治疗。
即便吃饱穿暖,乡村的老人们似乎也无法完全理解生活的意义——朴素的理解就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都不死早就憋破世界了,人老了就该死。”因此,说起精神文化生活,农村老年人大多弄不明白。要说活着有什么意思,老年人说得最多的话题是:“没意思,混天天。”要是偶尔有点想不开的事,大多数老年人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不胜(如)弄包老鼠药一吃,死了算了。"从他们的日常生活轨迹中可以看得出来精神生活的空虚、无聊。如,小营村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没事的时候就是躺床上睡觉,实在睡不着的话,除了偶尔相互串门聊天之外,就是到村头的闲人聚集场所看闲汉们打牌。缺乏青壮年的村庄,也就没有了文化活动的主体,冬天一到晚上七八点钟,村庄一片漆黑寂静,与城市夜生活的丰富多彩相比,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三、农民离村对老年人群体生存状况的影响
经过调查发现,就家家户户都有人外出务工的小营村来说,外出务工对于留守老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显而易见的积极影响是,由于子女外出,责任田所产粮食自给有余,加上孩子们多少给点零花钱、逢年过节给买件衣服等,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普遍有所改善。比如,大部分老年人冬天都穿着羽绒服、厚棉靴、保暖裤等,饮食上,鸡蛋、奶、肉等食品不算缺乏,由于家家都有小菜园子,蔬菜供应充足。近几年时常天旱,好多家庭有深水机井,用水比较方便。
但不可忽视的是,负面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1.无法安度晚年,而且增加了劳动负担。传统时代,乃至集体化时代,60多岁的农村老年人基本不再从事耕、种等重体力劳动,只干些力所能及的轻体力劳动,比如饲养牲畜、带带孩子、做些家务等,平静地安度晚年。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体力下降、劳动能力在逐步丧失,另一方面因为青壮年劳动力不离村,替代了老年人以前的工作。
现在,不少老人要管理多个子女留下的责任田,虽说有专门的机械化服务,比如机耕地、联合收割机服务等,但在田间管理、收获的过程中仍有很多困难。可以说,农业生产中的一举一动都是体力活。因为现在种田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或粮食来源,所以农村老人一般无法摆脱这种重体力劳动负担。其实,更艰难的是日常琐碎的生活料理,比如粮食加工、亲戚间红白喜事的走动、外出看病等,对于身体不济、行走不便的老年人来说,都是困难的。
如,2010年河南大旱,2011年正月初五,年味未尽,许多人家已经开始从机井里抽水浇小麦了。笔者在小营村的麦田里见到一位70岁的老太太,身上裹着塑料布,在艰难地挪动水管子,不时的摔跤,然后再艰难地爬起来。期间,笔者对之进行了访谈,以下是整理的访谈内容。
3 个儿子都在北京打工,又各自在县城买了房子,儿媳们带孩子在县城上学,平时给老人点零花钱,但儿子家吃的粮食都是从家里拿的,老两口还种七八亩麦子。老头72岁,糖尿病晚期,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干不动重活,只能干取点面、上街换点油、买农药种子等小活。儿子们平时不回来,媳妇们打扮得很时髦,根本不愿意下地干活,种庄稼全指望老太太。老太太说,在家人多、家务事多,净生闲气,不如到庄稼地里与土坷垃、草较劲,虽说出力,但省心。啥时候干不动,死了算了。
言谈之间,可以发现老太太对生活的满意度不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体力劳动负担重肯定是一个主要原因。
2.增加了隔代监护任务,但很难履行监护职责。以前,孩子的监护人是父母,祖父母只起辅助作用。现在,留守老人监护留守儿童成为中西部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留守老人由于精力、知识等方面的局限以及巨大的代际差异,往往养而不教。
小营村也不例外,老年人普遍有隔代监护任务,而且大多监护的孙辈在两个以上,主要以小学及学龄前儿童居多。
笔者曾访谈小营村一个隔代监护的案例。
老两口监护一个孙子。老头71岁,患高血压、脑血栓、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生活仅能自理,老太太患椎间盘突出,勉强能干轻活,老两口常年吃药。大儿子全家在外工作,小儿子两口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从一岁起留在家里,直到现在四岁半。几年来,照料小孩日常生活、接送小孩上幼儿园、看病等,搞得老两口很辛苦,时常抱怨。
但对此案例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老人对小孩的照料仅限于日常生活,即便如此,已经勉为其难。两位老人对小孩只是一味的娇惯,根本不考虑培养小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人格塑造等。再说,由于知识缺乏,什么儿童早期教育等,他们根本不懂,而且持的理念是,只要别出事就行,至于学不学什么东西,那就管不了了。加上老人不爱动、小孩活泼好动,老人小孩之间有着巨大的代沟,对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小孩已经有着明显的自闭倾向:胆小、不敢和别人交往、哭闹等。看到老人难以履行监护职责,为了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过了春节,出去打工之前,小孩父母把孩子送到县城半封闭式的幼儿学校,每2周回家4天。
3.缺少生活照料,容易导致意外事故。传统社会所谓的“养儿防老”是以农民主要从土地中获取生存资源、农民流动性低、村庄的整合度与家庭的稳定性高为基础的,在这种基础性条件已经改变的情况下,子女外出务工直接影响老人的生活照料质量。原先由子女照料变为只能依靠配偶照料或自我照料,同时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外出、隔代监护本身就已经增加了老人的负担,从而导致照料危机。小营村周围不时有老人在家死几天无人知道的事情发生。
在老人需要照料时却无人照料,不但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而且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如,留守老人家庭更容易出现上当受骗、失窃等财产安全事故,也更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就小营村来说,老人生病时缺乏照料、不能及时就医或得不到良好看护的情况很普遍。
村内有一对老夫妻,老头69岁、老太太71岁,老两口单过日子已经多年,一向自食其力,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在外面打工。2010年夏天,老头在收拾旧房子时,用力推一堵破墙,导致心脏受损,住院一个多月,孩子们从外地赶回伺候、误工费钱,颇为无奈,老人出院后一再被告诫,千万别再干重活了。试想,若是儿子们在家,一个破墙头,轻而易举就推倒了,不至于使老人受内伤。
除了上述显性的负面影响之外,隐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深远。如,由于目前青壮年在村庄的缺位、对下一代有言传而无身教,传统孝道难以体现,这样可能造成孝道文化的断裂。当留守儿童成人之后,如何对待未来的老年人,将是一个不可想象的问题。
凡此种种,反映了当代农民离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群体生存的景象。其实,在农民离村背景下,有着导致当前农村老年人不良生存状态的本质原因。
四、对农村老年人生存困境的剖析
学界早已注意到农民离村对留守老人群体的负面影响[2]59-189,也注意到他们生存的种种困境[6]、自杀率上升等问题[7]。
其实,农民离村带给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影响虽是直接的,但不是根本的,或者说,即便家里没有人外出打工,上述老年人生存困境问题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而农民离村使这些问题更加显性化。因为从宏观方面看,造成农村老年人生活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转型,留守老人的生存困境只不过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矛盾在这个群体身上的折射而已。
从经济发展上看,农村收入增长缓慢,不能满足农民生活需求。相对而言,农村收入水平太低、缺乏发展机会,而城市收入较高。农民外出打工是一种理性选择,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正是城乡差异造成了农村人员的外流和留守困局及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生存困境。
从文化上看,传统时代老年人由于农耕社会的经验与人脉资源的积累,其权威性影响力在家庭与村庄社区公共事务中有着年轻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老年人的生活一般来说是比较悠闲的:干点闲活、说点闲话、管点闲事(尤其像婚丧嫁娶、唱大戏这些事情,必须由老年人主持、主导)。现在,受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作为传统伦理文化主要内容的孝道文化日趋式微、尊老价值观逐步丧失[8]。一方面,这源于年轻人在商品经济侵蚀下家庭观念的淡薄,另一方面,家庭收入来源的变化导致家庭财富承载的尊老价值符号被剥离。加上农村社区舆论转向以挣钱多少作为评价人的标准以及社会对孝道行为激励的缺乏,使老年人在家庭与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社会发展阶段来说,国家的现代化尚未完成,工业反哺农业才刚刚起步,“未富先老”使农村老年人处于家庭结构功能变化、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历史断裂带中。正所谓“现在是好的社会,但对老年人来说并不是好的日子”“不怪国家只怪自己老了没能力”。
当代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的加快,相对而言,对农村老年人产生了较多的不利影响[5]。
当然,从微观上看,农村老年人并非一个同质的群体,不但有地域差异,更有着个体差异。如在小营村,勤劳善良、注重对子女教育,并且子女人生较为成功的老年人,情况要好于一贯懒惰或有其他恶习、子女境况不太理想的老年人。
小营村一个80岁的老太太,30岁守寡,年轻时吃尽苦头,但儿子现在是厅级干部,孙子是博士,老太太近20年来的境况就好得多,不但有专人照料,而且好几次大病都硬是从死神手里抢夺回来。人们都说,要不是儿子有本事,凭着她年轻时受的罪、落下的坏身体,坟上的树恐怕都碗口子粗了。与此相反,有位男性老人,65岁,一贯为人粗暴、霸道,加上孩子们不太成功,2009年中风之后,人们一看见他就说,嘿,年轻时候的厉害劲跑哪去了?咋也成这样了?不无看笑话之意。老头病情急剧恶化,现在已经痴呆,儿子们推诿不管,苦着老伴一个人,既要照顾病人,又要种几亩农田,2年不到,头发全白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个体的差异,使他们有着不同的晚年生活。
五、结语
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态是一个关涉农村社会发展的问题[9],要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多管齐下、统筹安排,各级政府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但问题的解决非一朝一夕之事。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既有的生活条件下,积极的生活态度无疑有助于个体生活的改善、提高自身的非物质福利。如老人自身注意调节好心态,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接受新事物,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寻找精神寄托,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参加村里的公益事业活动等,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
[1]白天亮.中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42亿收入五年增长近一倍[EB/OL].(2011-02-14)[2011-03-09].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214/3395790.shtml.
[2]叶敬忠,贺聪志.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谭同学.老年人协会、村庄生活与民族精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0.
[4]赵晓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协会发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6):17-20.
[5]苏保忠.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2-36.
[6]陈柏峰,郭俊霞.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皖北李圩村调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97-112;153-156.
[7]王小军.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63-187.
[8]王翠绒,邹会聪.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诠释[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11-14.
[9]刘洋.村庄发展的社会基础:一个豫东村庄的村治模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