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的阳光照进语文课堂

2011-08-15余丽君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5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项羽刘邦

◆余丽君

(江苏省阜宁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让历史的阳光照进语文课堂

◆余丽君

(江苏省阜宁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曾经听一位语文老师讲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不是简单的从分析课文内容入手,而是从汉朝的历史讲起,讲汉的由弱到强,讲汉初和亲的被动到鼎盛时期的主动,娓娓道来,不仅让每一位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让我们在座的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等讲完了历史,再看文章内容,看王昭君和亲的意义,一切就都显山露水了出来。由此感慨:文学离不开历史,历史能使文学更丰富。

历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最为密切,毛泽东就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同理,任何时期的历史内容大多都得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传播开来。语文课本中几乎绝大多数文章都涉及到历史知识,有些写作的背景与历史时代有关。比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有些课文本身记叙的就是历史人物和事件,如《鸿门宴》。因此,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将历史和文学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素养,而且与《新课标》中语文的课程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不谋而合,一举多得。所以,笔者结合所任教的职高语文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拟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教学环节谈“文史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一、披“史”以入文

打个比喻,如果说文学作品是绚丽的虹,那么历史就是那灿烂的阳光,没有阳光的照射,哪来虹的夺目呢?试想,《离骚》是屈原在怎样的经历后创作出来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体现了李白怎样的内心世界?辛弃疾的词为什么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气势?这些都只能从历史的角度入手,从时代的背景上去寻找答案。所以,对于这类文章的到如,我们都可以从历史入手,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热情,更有助于学生深刻全面地去理解课文。如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1926年3月18日,一群爱国青年在段祺瑞政府门前请愿惨遭杀戮,那么这群爱国青年为什么而请愿?又为什么被杀害?鲁迅为什么要写文章纪念刘和珍?目的何在?这样一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回忆“三一八惨案”的相关历史,将作者和主人公都放到特定的时代中去,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领会课文中一些重要语句的特殊含义。

二、讲“史”以明文

职高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文章内容本身讲的就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且多为文言文,有些篇幅还较长,学生认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职校学生,如《鸿门宴》《赤壁之战》《屈原列传》等。老师如能轻松自如、绘声绘色地将有关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一遍,结果定能让学生全面通晓内容,轻松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时,学生对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冲突有些不解,这时候结合鸿门宴发生前后的事件进行介绍,秦的暴政致使各地纷纷起义,刘邦和项羽为其中较强的两支队伍,他们约定谁先攻下咸阳谁就称王,刘邦虽然力量上不如项羽,但因为项羽遭遇强敌耽误时间让刘邦抢了先,文章就是从项羽设宴准备问罪开始,到最后刘邦的借故脱逃,拉开楚汉相争的序幕,到最后项羽自刎乌江畔。这样一讲,整个事件的始末就非常清楚,刘邦和项羽双方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就不难理解。而事情的成败由人物的性格决定这样一个主题就出来了,吸引学生去探讨二人究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整个文章也就浅显明了了。

三、用“史”以设境

有些课文如果仅仅就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邓稼先》。若能就文中人物、事件创设历史情境,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效果将会迥然不同。在授《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时,我事先让学生阅读了自读课文《遥远的回忆》,那是一篇托尔斯泰的女儿回忆托尔斯泰的一些有关趣事,反映了托尔斯泰一些思想和做法的文章。首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托尔斯泰的真实可感的形象,他朴实得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朴实的老人却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文学巨著。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对托尔斯泰这个人就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结合这些再去看《世间最美的坟墓》,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朴素”却是“最美”的森棵内涵。教学《邓稼先》时,我通过提问一系列相关问题创设情境: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是谁?(奥本海默)前苏联的氢弹之父是谁?(萨哈罗夫)过渡到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默无声息的秘密生涯长达多少年?(28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命名为什么?(596号,1959年6月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了所有的专家并拒绝提供任何资料。)从原子弹到氢弹,美、英、法分别用了几年?(7年、5年、8年)中国多少年?(2年零8个月)过渡到这巨大的成就背后包含些什么?我想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也有助于活化思想教育,丰富学生的历史底蕴,提高写作水平。

四、鉴“史”以评文

语文学习往往要求在感知和领悟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即既要整体感知,又要局部分析,既要“意会”,更要“言传”。这一问题往往又离不开对人物或事件的点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点拨学生借鉴历史事件来评论所遇到的事件或人物。比如,在《六国论》中讲到,如六国并力西向,保全各国,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对学生提出问题,诚如作者所讲,六国是不是真的不会灭亡,永远存在?经过思考后,有的学生引用《三国演义》的开篇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进行阐释;有的学生则回忆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得出六国的灭亡、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要求学生试着点评有关内容,如点评“曹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有的学生说“这就是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真实写照”;有的则说“曹操是为了稳定军心,表面上虽然强词夺理,但心里却后悔莫及”。众说纷纭,尽管有些说法不一定正确,但学生能认真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正是教学的一个目标所在吗?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文史结合”还有许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去开发和利用。文与史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教与学、文与史的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只要是对教学有利的,就应该为我所用,不能严格地把守学科界限,各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是必然会被淘汰的。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开放,更合理,更和谐,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项羽刘邦
七颗钻石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忘记自己的人
刘邦不识字吗?
梦遇项羽
爱心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