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有效体育教学
2011-08-15杜春荣
◆杜春荣
(江苏省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体育教学
◆杜春荣
(江苏省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体育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另一种说法,近来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也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定义,接下来找出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找出对策。从而让体育教师真正了解什么是有效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教学。
体育 有效教学 内涵 对策
当今提倡有效教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教学也被纳入研究之中,研究有效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课堂上,教师有效地调控课堂,把课堂科学合理地安排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轻松了,效率自然就上来了。一直以来,有效教学还不能被广大教师所真正的掌握,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把握有效教学的内涵,对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认真的钻研,有助于我们找出对策,从真正意义上实施有效教学。笔者是一位长期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体育课堂如何有效教学有一定的研究,下面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有效体育教学
从目标达成性和时间规定性两方面入手是在体育教学中考察一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在一节有限的体育课时间内,学生学会的知识越多,效率也就越高,体育教学完成的教学内容越多,效率也越高,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定学习的高与低,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有效教学的最关键因素是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还与学习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有效教学要看目标与时间的关系这两个综合因素。学生的学习收益与体育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学习收益,是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有效因素。从以下可以得出,把取得有效收获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有效体育教学时间,而把教师和学生用于体育教学时间总量称为实际体育教学时间,从而便得出到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公式: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体育教学时间/实际体育教学时间x100%。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有效体育教学时间与实际体育教学时间相等,那么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便可以达到100%,这是一个最高值,也是理想的值。但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实际体育教学时间总要大于有效体育教学时间,在现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浪费一定的时间,或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没有有效地进行体育学习,这些都是与一些因素有相关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无关的时间消耗,甚至于发生副作用的时间消耗。所以,有如有下面一个条件体育教学效率就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无效时间的存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永远是一个无法达到的活动,达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体育教师需要一直在努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体育教师都知识这些基本的原理,那么,我们又如何来确定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呢,好的体育教学是不是让学生无休止的练习呢?那么,那些看起来好象与学习无亲的诸如队形的组织与调动等无直接关系的时间就不算是有效教学呢?但是反过来,这些时间却又能保证了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这些这个度呢?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学习收益来分析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的学习收益为依据,但学习收益却可能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例如,现在的书店中有好多的体育教学模式录像,也有很多的体育教案实录等,这些体育课是不是好课,答案是肯定的,是不是有效课却不尽然,我们可以从这类体育课中借鉴其教学思路,引发教学灵感但照搬照抄却是不可取的,因为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其学习收益,也必定会有所不同。再如,体育课上教师为了调节教学气氛与韵味,随口讲了一个有关体育明星的笑话大多数学生仅一笑了之,但对后来成为体育明星的学生来说却终生难忘,虽然说此学生在这里的学习收益是其他学生无法相比的,但如果这样来考察学习收益的话,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就变的难以捉摸,体育教学活动也变的不可控制,虽然我们不排除在学习收益上的个别化现象,但在操作意义上只能以体育课堂教学的典型要求作为基本依据,这一共性要求就是体育教学目标,即学习收益或有效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学目标作为衡量尺度的。因此对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解释应是: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向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体育教学时间与实际体育教学时间的比率,它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量度。
二、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与策略是什么
影响有效体育教学的因素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找到多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找出合理的对策对于实施有效教学非常关键。影响体育教学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这两者是体育教师的核心,他们对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并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变化,如果在此动态系统无论哪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那么,整个课堂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发生了重新组合。这些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有效教学的良性发展,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认真研究分析影响有效体育教学的诸多因素,寻找有利于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对于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优化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载体,有效教学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所以优化有效教学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体育教师教学基本素质非常重要,能想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才是有意义的。优化教学过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也是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现行的课堂导入一般采用提问题,引出一些故事,也有的是平铺直述切入,也有的是先设置悬念切入,还有的是情景切入、讨论切入等等。这些不同的切入方式有不同的效果,体育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与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结构这两点,切入点的选择应根据实现情况来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引领着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体育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
第二,选择正确的学习知识点,这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知识点是教学的主线,是引导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传承体育知识,创新体育知识的过程。选准切入点激发兴奋点,是以理清知识点为中心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选择正确的知识点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与技能,而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理清知识点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体育教师对传授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所以教师非常重要。
第三,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点,如果能让学生都对体育知识产生兴趣是最理想的体育教学,学生都会因此而努力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主动学习。使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创设一种开放的课堂气氛,是民主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变成充满生命活力乐园,使体育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学生会在这种氛围中主动学习,教师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力求教学行为求真、求实、求活。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策略
传统体育教学中都是教师的教,压制学生的学,以教师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样的情况导致了体育教师所传授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不能被学生真正消化,一直停留在模仿水平,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进行体育教学的真正有效,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积极参与,把学生看作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真正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学学习。体育还要指导学生在体育实践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学会学习以利于有效体育教学价值量度的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建构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创造力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等一些学习方法,并注重了学生主体参与的价值。
3.合理的课程设计策略
有效的体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所以,我们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前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必要的。如学生已掌握什么体育教学的起点,学生应该掌握什么体育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什么体育教学步骤,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效体育学习和应用体育知识的有益经验。同时我们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重点组织学生学习的最主要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将此体育教学内容作为要领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进行教学,通过讲解与示范这些重要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体育学习内容辅之以切实可行的体育学习活动与评价手段,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能够反映预期体育教学目标的学习内容。
4.恰当的起点行为掌控策略
起点行为是指,学习者在进入教学情景时本身已具有的相关知识性向动机能力特点状况等,也可以说是学生开始学习某一新单元知识之前所具有的行为或成就水平。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是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它要求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或体育教学的性质,包括难易度,而有效体育教学则要求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体育教师应在恰当掌控学生的知识准备度或起点行为的基础上去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体育教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有必要对他所教对象的体育起点行为及具体情况加以集体的以及个别的深入了解,恰当的掌控,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合理确定其最近发展区,使体育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从而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连续的提高。
总之,关于有效体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是极其复杂的,其中任何一个变量变化的效果都是无限的,分析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探讨有效体育教学策略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要素的抽象,为广大体育教师及研究工作者提供有效体育教学设计的素材,一旦这些素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掌握并创造地加以运用,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必会有所提高,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目标。
[1]卢锋著.娱乐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M].2003.87-89.
[2]刘玉芳.游戏教学中的偏误及其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3]王春燕.区域材料的投放应有利于引发与支持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J].幼儿教育,2004,(05).
[4]曹淑忠等.围绕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