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人生之书

2011-08-15涛/文瑶/评

中学语文 2011年32期
关键词:理智缺点智慧

王 涛/文 祁 瑶/评

德国作家保罗森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犹如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地随便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阅读它。”感觉很有道理。生活如读书,每个人都是书,每人又都是读者。读别人,又读自己。而自己是最好的一本书,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细想一下有时候我们连自己这本书都读不懂,更不要说读懂人生之书了。

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打心底里笑读别人,读别人的骄傲,读别人的自不量力。而在解读自己时,常常是戴着“放大镜”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对于缺点,更喜欢用一双老花眼模糊而抹杀之。其实这都是没有读懂自己这本书的表现。古有一句话:“读人时反思自己。”愈是读别人缺点的时候,愈应读好己之书,取长补短,使自己不犯与别人同样的错误。只读别人不读自己的人,命中注定成功与自己有些遥远。

如果说读人之书是与人类智慧对话,那么,读己之书则是摆脱蒙昧的理智途径。能读懂自己之书的人,都具有自知之明。自身的长短自己心里最清楚,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赞我,与我未加一丝;别人损我,与我未减一毫”的境界相结合,这样的人心态平稳,遇事不惊不喜,淡泊名利,泰然处世。因此,善于认知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认知别人和世界,正所谓“读人莫如先读己”、“要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风景”。

那如何去读懂自己呢?有一句话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说的就是人们常常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看不清自己,这就需要我们时时把旁人当做一面镜子,与他们沟通,善于聆听他们的点拨,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真正读懂自己这部书。而那些不敢将自己置于别人审视下的人,就注定永远与真实的自己隔着一堵厚重的墙,从而失去了一个衡量自己的清晰标尺,也无法领悟别人和衡量世界。

读懂自己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塑造自己的过程。事实上,读懂自己这本书,就是要用纯洁的心去塑造自己。读懂自己,就是要不断地与自己谈心,要与自己过意不去,在成功的时候总结失败时的教训,在失败的时候查找成功时的经验,让自己无时无刻都保持一个理性的头脑,理性而全面地读别人、读生活。

自己这本书,不管爱读不爱读,不管能不能读懂,都要耐心地读,读懂自己之书,然后去读人生大书。因为这部书的作者是自己,读者也是自己。

[感悟]生活如读书,每个人都是书,每人又都是读者。我们要读别人,也要读自己。读别人也许容易,读自己却很难。有一句话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说读人之书是与人类智慧对话,那么,读己之书则是摆脱蒙昧的理智途径。读懂自己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塑造自己的过程。而要紧的是,自己这本书,不管爱读不爱读,不管能不能读懂,都要耐心地读,读懂自己之书,然后才有可能去读懂人生这本大书。

猜你喜欢

理智缺点智慧
失眠
跟踪导练(五)2
缺点背后的阳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青春有梦理智追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挨打有因 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