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屈原

2011-08-15郑婕

中学语文 2011年14期
关键词:汨罗江品行行文

郑婕

永远的屈原

郑婕

那个片段开始反复在我脑海里出现。

我仿佛看见你一步一步走向河岸,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回头的一瞥,不是对安危的牵挂,不是对生命的留恋,而完完全全是对故土的挚爱,对祖国的想念,对人生的叹息,对政治的无奈。狂风吹乱了你的长发,翩翩白衣如脱尘的仙人。可是你没有洒脱,怀抱着冰冷的巨石,你终于站在了波涛汹涌的汨罗江的滔滔江水之畔。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候,关于你的一些已经遥远的过去,如同那水汽般在我眼前氤氲开来。

仿佛听见你在吟诵:“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你将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奉献给了祖国,你求的不是美名,求的更不是利益,而只是天下太平,那一卷政治的美好蓝图,能够亲手将它变为现实。这是一个臣子的心,这又是一颗多么赤诚和单纯的心!我甚至可以想象当年你踌躇满志的面容,那么,就让我记住你的这个样子好了,不要让我记得那苍凉的后来——你走在被流放的路上,你对着苍天发出《天问》;不要让我记得你布满血丝的双眼,那种欲说还休的痛苦的神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玷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可是当你的政治蓝图成为泡影,当你自己也朝不保夕,当你不再有机会走近那辉煌的殿堂,当你远离那你日日夜夜惦念着的国君……你却依旧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原来你是那样的执著,原来你是那样的坚定,你不愿看见与自己血脉相融的国家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你不愿看见自己牵挂着的百姓在硝烟中流泪的眼睛。

一切再回到汨罗江边。那无尽的悲痛,那无限的遗憾,那曾经拥有的美好的回忆,都随着你的纵身一跃,烟消云散。汨罗江翻起巨浪,你那洁白的身影瞬间与水溶为一体。轰隆的水声,为你奏响沉重的哀曲,灰蒙的天空,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不屈的身影,跟随着时代的车轮,永远留在了战火纷乱的年代,然而你的名字却如同丰碑一样屹立在历史的路途上。

今天,多少人为你的决然的死亡发出感叹:你是栋梁之才,楚国不容你,难道天下之大,竟没有你的容身之处?你即便要效忠自己国家,然而楚国已灭,你的死亡没有任何的价值,只白白留下一道遗憾;甚至有人说,你脆弱得经不起打击,那高贵的出身给了你单薄的心灵,只是流放就将你的勇气与毅力消耗殆尽……我却知道,他们不懂你。如果他们读了你曾经说的话,他们一定会明白。“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你不愿意苟活!在你心里,卑贱的活着远不如高贵的死亡,被玷污的思想远不如纯洁的心灵。隐居起来,你仍然要呼吸浑浊的空气,你仍然要看到家破人亡的悲剧,你仍然要接受日夜的来自灵魂最深处的拷问。于是死亡成了你唯一的归宿,恐怕也只有那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才能拂去你的清泪,只有那日夜奔腾不息的江水才能抚慰你疲惫不堪的内心……

除了你那些优秀的篇章,人们看到的你只是一个失败者,虽满怀壮志,却被残酷的政治摧残到形如枯槁;虽有满腔报国热情,却抵不过现实的冰冷的潮水。可是有谁能清楚地了解到那种一次次被打击的苦楚?有谁又能够承受那一次次在身体上的创伤?有谁能够在身心俱疲之时还要面对国破人散的痛苦?你肯定已万念俱灰……我理解你所做的一切,你曾经挣扎过,你曾经也努力过,然而个人的力量是那样渺小,兰花的高洁被淹没在肮脏的泥土之中,独醒的生命被淹没在愚昧的洪流之中。与其把你的那纵身一跃看成是结束生命的方式,还不如看成是获得解脱、追逐自由的攀登!不是楚国容不了你,而是那个时代跟不上你匆匆的步伐,你也只有用这种勇敢的攀登,去追逐梦想中的美政,梦想中的太平盛世吧……

你用你的行动,创造了一个脱俗的神话。读不懂它的人,命名它为逃避;读懂的人,只流下深情的泪水,因为他听到你在撞击他心灵的天籁之音。

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你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在那个时代,与日月争光。我终于知道,孤独可以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死亡可以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

永远的屈原。

[点评]本文文笔优美,感情真挚。作者通过书写两千多年前于汨罗江纵身而跃的爱国诗人屈原,赞扬了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充分并恰当地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屈原投江之前枯槁疲惫的身心状态刻画出来,并且运用了一组整齐的排比句式,讴歌了屈原的高洁品行。作者由爱国诗人屈原披发行吟江畔作为情感支点,写屈原不愿与世俗为伍,决然死去,从而赞美了屈子的高风亮节。在这种行文结构的基础上,作者又宕开一笔,由屈原毅然身投汨罗江的行动,叙写今人对其毅然死亡这种生存态度的感叹。作者读屈原,也读懂了屈原,她将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之情融入这种近似回环形的行文结构中。文章最后以“永远的屈原”结束行文,在赞颂屈原伟大人格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品读屈原、怀念屈原的无穷空间。

(陶丽华点评)

猜你喜欢

汨罗江品行行文
优良品行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首届汨罗江文学奖征文启事
汨罗江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汨罗江一直在涨水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不耻下问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