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创造读者需求
2011-08-15谢晓丹
文/谢晓丹
从2007年底至今,是移动网络应用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互联网与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机遇。国内的上海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先后开通了手机移动信息服务并建起“移动图书馆”。 而国际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也处在起步阶段。
与此同时很多人开始热衷于使用移动设备阅读资料。但是,移动设备的阅读资料来源并非图书馆不可。有许多信息提供商同样可以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某运营商曾在2010年5月推出手机阅读业务,让用户可以使用手机下载或在线阅读图书、杂志、漫画等多种形式电子书。从这个角度来看,移动图书馆如果只满足于迎合读者目前的需求,那么充其量是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补充,只是新技术新产品的众多追随者之一,当然也就没有令人瞩目的优势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刘炜说:“移动图书馆必须创造读者的需求。”移动图书馆的存在不仅仅要定位于满足用户/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且要在实现信息公平、消除全民信息和知识鸿沟方面,提供无所不在的、触手可及的、开放式的、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重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新涯也表示,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要体现在移动网络技术与图书馆拥有的资源和服务的有效结合,在技术和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
在手机阅读兴旺的背景下,图书馆可以探索通过其他移动终端设备为读者服务。在移动技术上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即将W i-Fi、3G、移动终端设备、GPS、二维码(R F I D)相结合,向读者迅速推送大流量的特色资源。云计算是业界热议的具有极大潜能的新技术,同样可以被引入图书馆系统中。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移动图书馆不仅仅为读者提供手机短信服务,而且可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支持社区交互,并嵌入教学与科研过程,同时,提供大量可阅读资源及多种多样的移动知识服务,还可为用户提供应急速查和闲暇时间速览等服务。
互联网创始人Vinton Cer f说过,创新成功需要三大条件:一个有助于创新的环境,对现状不满意,以及不惧失败。这不仅适用于互联网,同样适合移动图书馆。创新的环境和迫切需要改革的心态已经具备,现在人们要做的就是不惧失败,以创新为灵魂,从本馆做起,成为读者需求的创造者,引导读者将移动图书馆真正融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使其成为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
专家点评 ……………………………………………………………
图书馆保障信息公平的大众服务功能是任何行业都取代不了的,但是图书馆也并非没有生存危机,如果不能积极行动,它被信息社会边缘化也是迟早的事。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或技术标准的统一、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上,而在于图书馆有没有意愿把自己的服务推广到比传统的桌面和笔记本市场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人群中去。这块市场不应该排除在图书馆服务的版图之外,而应该至少是等比例重要。目前,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图书馆界并没有普遍认识到这个问题。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
业界动态
2011年1月1日起,浙江图书馆在多媒体视听室开设移动数字图书馆阅读体验区,读者可凭读者证到指定体验区免费使用iPad阅读。
大英图书馆于2011年发布了首个移动应用,最先到达的平台是iPad、iPhone/iPod以及Android。借助大英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该应用目前已经提供了100多个经典书目。这些信息将定期被更新,这让手机变成了一个馆藏展览。
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已经开通K indle电子图书借阅服务。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启动仪式近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包括国图在内的4 7家公共图书馆共建平台,联合推广数字图书馆,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丰富了移动阅读的资料来源。
2010年下半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先后对“移动图书馆”进行测试,在测试中实现了各类手持终端设备对各类数据库资源的统一检索和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