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意识的觉醒
——简论《兰亭集序》中的“痛”与“悲”

2011-08-15代春生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序文兰亭集序字里行间

代春生

《兰亭集序》是一篇骈散结合、文质兼美的序文。整篇序文的感情脉络也是很清晰的,这从文中关键性的语句中不难看出,如“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但是,笔者在听评此课时,发现有不少老师对“痛”与“悲”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痛”与“悲”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因生命的易逝而生发的惆怅和感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在我看来,“痛”和“悲”两字在课文中所表现的内容是有区别的,但两者又都表现出作者生命意识的觉醒。兹作简要论述。

何谓“痛”?首先要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序文第一段重在对“乐”的描写,在这里,所有的人生乐事都有所体现,如人贤(群贤毕至)、景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也正因为“乐”,“痛”才有了基础,抒发怀抱也就有了根据,也即“痛由乐生”。

第二段是对“痛”的具体感受,它所包含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人生易逝,尤其是指快乐的事情,更是如此。快乐过后便会陷入无尽的痛苦。诚如文中所言:“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兰亭集会本是一个盛大的、令人难忘的集会,但转眼之间,已成烟云,怎一个“痛”字了得!“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然“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却又“感慨系之”。人真的是很奇怪的,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的。于是又产生了新的欲望,人的心灵永远处于无止境的渴望和追求之中。这与近代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观点有着一致性,他认为人生的最大痛苦就在于欲望的无穷无尽和无法最后满足。其次,“痛”还指死亡之痛。“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个体生命始终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它在时间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也因此,整个语段都弥漫着感伤的氛围,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生命悲剧性的终极体验。

当然,如果序文就此戛然而止,它便失去了自身的魅力,也无法给人以生命的启迪。而第三段中的“悲”则是作者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既然死亡是无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坦然去面对。虽然说序文 “通篇着眼于‘生死’二字”(吴楚材语),但确切地说,作者的着力点应该是“死”字。序文第二段引用了庄子《德充符》的“死生亦大矣”,但结合上句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来看,作者更侧重于“死”字。对于死亡的看法,作者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古来有之,如“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未来也有,“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其感慨之深,可见一斑。在这段中,作者已由上文的一己之“痛”上升为千古同“悲”,真的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里已由个人对生命终极性的思考上升为普遍性的生命感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悲”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对死亡的超脱,或者说作者已经看破生死,从而给人以“悲壮”之感。这在文章中也有反映,如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看法是不真实的。既然死亡时不可避免的,那就要去珍惜现在,勇于面对生死。这也是本文最能够打动我们的地方,最能够给我们深切的生命感悟。

其实,无论是“痛”,还是“悲”,从字里行间中我们都能够看出作者生命意识的觉醒。“当时的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吴楚材语)。而作者经由兰亭集会,触景兴怀,对死亡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序文“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李泽厚语)。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是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是在对人生的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

猜你喜欢

序文兰亭集序字里行间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刘禹锡诗序研究
愿你迷路到我身旁(二)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ТРИ ШЕДЕВРа
魏晋南北朝序文刍议
思念与地址
萧伯纳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