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阳光体育的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1-08-15江苏黄月勤
江苏 黄月勤
影响高校阳光体育的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江苏 黄月勤
阳光体育的开展对当前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阳光体育的内涵、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高校;阳光体育;对策
前言
自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5部委《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发布以来,全国各省、市的大中小学都已开始实施。一年多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给学校体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为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以“阳光、健康、绿色、户外”为主题的新兴学校体育逐渐成为大学生和社会各界追求的目标。但是,有不少人甚至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相当陌生,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创新与价值,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妨碍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中的开展,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的进一步提高。
1 阳光体育的内涵
阳光体育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评价,拓展素质教育而提出的;阳光体育的提出涉及青少年的体育权利,学校体育更是一种公益体育,是广大青少年应该享受的权利,是学校和社会应该予以保障的青少年的基本权利;阳光体育是一种户外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锻炼的热潮;阳光体育是一种有氧运动,对青少年的肥胖问题有一定限制作用,对心肺功能也有良好的适应性改变;阳光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
2 制约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
由于教育体制上的基础体育教育缺失的问题,必将在一定的时期内影响大学体育目标的实现,很多大学体育教师在抱怨高校体育课很多是在为中小学阶段的体育课补课,这样就导致少有的课时内既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又要达到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这无形中加大了高校体育工作量。另一方面,狭隘的体育课程观念影响了体育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形式,仅靠每周少有的几节体育课难以达到增强体质的基本目标。而高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与经费保障却长期悬而未决;高校体育教师既要完成全校的体育教学、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业余体育训练、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校内外竞赛等工作,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与课程建设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且任务繁杂,工作又缺乏合理明确的分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更加针对性的绩效评定体系,体育教师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报酬往往不成正比,从而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 促进阳光体育正常开展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制定长远规划,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学校的阳光体育的实施。另外各级领导小组要建立起相关的监督和评价考核机构,把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成果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以提高体育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另外根据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目标要求,制定长远规划,从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构建以目标体系、实施运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为基础的阳光体育运动体系。以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为以后的考核评估做好积极的准备。
3.2 积极开发传统体育项目,合理应用有氧运动
从遗传学角度出发,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以运动处方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对其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有很强针对性的。但进入大学时期,人的发育已基本成熟,再想提高某些身体素质(如速度)已有相当难度,意义也不大,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与大学生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心肺功能和力量素质的保持与提高。所以,高校应该重点推广以有氧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程,开设的课程中可适当增设一些易于开展又被大众乐于接受的运动,如拳类中太极拳、木兰拳,操类中的艺术操、健美操,剑类中的武术剑、木兰剑及秧歌,舞龙舞狮等,这些都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另外,因为运动处方的内容不可避免的显得单调、古板,在以开放性、探索性、个体性、前沿性为主要特征的大学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日益全球化,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还是主流,足球、篮球等传统运动永远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运动,这些运动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而民俗体育其健身、娱乐功效已被广大民众接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若将大众性与竞技性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民俗体育的竞技水平,更有助于突显民俗体育的优势,推动它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所以,新形式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
3.3 要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适度的强制手段很有必要
任何时期适度的强制手段都是有必要的。现在的大学生认知能力很强,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和必要,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处于良好状态。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是明确的,对体育活动具有较高的兴趣和爱好,具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意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再加上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快、综合素质高,对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较强,而且国家和社会对体育锻炼提供的外部环境较为理想,因此,懂得“身心健康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运动是保证人体身心健康的前提”的科学道理。但在行为实施的时候会和正确的认知脱节,为防止这种脱节,在教育中就要实施有效的适度强制的管理体制作保障。
3.4 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运动场地,增添设施
要加大投入,以满足除维持正常体育课之外巨大的课外活动时间使用需求。克服体育设施是为体育课而准备的思想,要求学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挤出资金,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加速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经济实效地配置体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
3.5 教育厅有关部门应对学校加强管理,及时监督检查
教育厅有关部门应对学校加强管理,及时监督检查。只要教育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把工作落实到日程,科学管理、严格监督、奖惩分明,这样学校方的各种管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领导不重视、时间不好安排、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制度无力度等等。纲举目张,要真正地做好这项工作还是要主管的教育部门及时地来监督检查。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R].教体艺(2006)6号2006.12.20.
[2]谭华.关于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体育学刊,2000(5).
[3]罗振宇.关于在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
[4]李林.当代学校体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编辑 李艳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