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机械制图》教学创新
2011-08-15浙江斯超亚
浙江 斯超亚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机械制图》教学创新
浙江 斯超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能够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汽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只有学好该门课程,汽修专业学生才能掌握识图、绘图的能力,更好开展今后的学习。本文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结合传统教育和创新的教育方法,探讨如何进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创新,让学生在该门课程上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效都得到提升。
机械制图;教学创新;汽修;绘图
1 现代中职《机械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对中职教育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即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面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如何保持与时代发展一致,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真正地适合社会需要,而不仅仅是得到一纸文凭。这也是现代职业学校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现代中职《机械制图》课程存在一些客观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在中职教育中,由于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并且机械制图课程需要学生发挥想象空间,无形中让学生感觉该门课程较难,产生学习上的抵触情绪,为教师的授课增加了难度。其次,本门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强调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图相关的原理和制图方法,但是对学生识图能力训练不足。并且,《机械制图》课程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具备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目前的授课,很少与实践结合,往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再次,汽修专业《机械制图》课程具有强烈的实用型,需要学生能够将机械识图、制图与汽修有效结合,但是由于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衔接不足,导致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设置具有一定偏差,与就业结合不足,实用性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2 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设置上,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对学生的培养成效。现在应该及时调整《机械制图》的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建议。
2.1 确定学生是主体的意识
在任何教育活动中,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教师首先就需要建立这种意识,这种意识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教育中是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教育意识往往导致教师是主角,而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学生往往呆板的接受了知识,但是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并且对学生实践能力培训不足,现在必须建立学生是主体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
建立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意识,才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有利于塑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2.2 增强《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性
提高《机械制图》课程实践性的目的,就是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社会的需要,成为技能型的人才。而要提高本门课程的实践性,需要将授课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通过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使学生能够对实物有直观的印象,这样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其次,鼓励学生上台互动教学。比如在学习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时,请上几位同学,按照所摆放的实物模型,分别安排他们进行模具测量、画图及讲解该组作图过程的分析和主视图、基准选择的思路。而其他同学可以对上台的同学进行提问,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情况,及时把握亮点进行鼓掌、激励。再次,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如在讲述三视图投影规律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镜,将教室想象成三投影面体系,黑板、地面、右墙分别为V面、H面、W面,再让学生想象讲台上的木模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方位关系等等,然后假设将其展开摊平,进一步研究其投影特性。另外,在《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调整理论与实践的授课比例,改变之前仅仅传授理论的现状,培养学生从一般绘图到能够独立完成一套工程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机械制图》课程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提高绘图和识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
2.3 认真做好备课,为授课打好基础
做好备课,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也是一门课程创新的基础。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心理,熟悉教学规律,并且不断学习以保持和社会发展同步,通过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有利于对学生的授课教育。在《机械制图》课程上,教师需要对自身机械方面的知识保持更新,并且能够设计图。这样教师才能够具备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做好备课。在实践中,教师需要熟读教学大纲,深度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教学方案,让教学方案一方面体现出共性,即适合相关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并且教案要体现出个性,通过清晰的条理和完整的内容以及鲜明的个性抓住学生,为良好的教学和圆满的教学成效打下基础。
2.4 调整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专业素养的实用型人才,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对组合体视图识读,能够看懂汽车构造里一般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了解诸如变速器、离合器等零部件组成与工作过程。因此在教育中,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知识的讲授,而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体现出本门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在实际的授课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以识图为主,让学生有能力识读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装配图,并且将识图教育与绘图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形体的空间平面转换关系,并且能够进一步解决较为复杂的形体识图、绘图。在教学中,要讲究实用为主,对一些难度大并且不实用的内容进行删除,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保持轻松、自由的学习兴趣。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来进行授课,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AutoCAD等来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分析,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教学质量。并且通过系统的项目讲授汽车机械,自然带出零件图、装配图等教学内容,为学生分析零件在整体装配中的作用和装配关系,还原学科全貌,讲授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体现系统知识的整体性,有利于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产生联系,对整体有系统的把握,加深印象,并且对日后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大有促进。
3 结束语
本文浅要分析了在《机械制图》教学的改革,希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有创新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积累,并且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才能够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习成效,增强学生竞争力。
[1]杨利润,耿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6).
[2]巫修海.高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3]李澄,吴天生,闻百桥.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编辑 王旸)
(作者单位: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