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1-08-15马晓东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公民政治信息

马晓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一、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有人把2008年称为网络舆论监督年,把2009年称为网民问政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报纸、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所采用的传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选举进程和公民对政治事务的参与程度。我国从1994年4月起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至今只有十五年,但互联网的发展却十分迅猛。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3.98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显着。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并有后来居上之势。胡锦涛同志2008年6月在人民网与网友的在线交流,标志着网络政治参与时代的到来。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通过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网又与网友在线交流,再一次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各地的政府官员也纷纷通过网络与网友进行交流。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快捷、高效等优势,成为推动我们党和国家政治建设和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以2008年为例,从西藏问题、奥运火炬事件、汶川大地震等重大公共事件,都有网络的深度参与。数量庞大、无所不在的网民正在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弊端

网络参与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政治参与质量、促进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给政治参与在未来的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暴露出来的问题。

首先,互联网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政治参与中的无序性的特征,存在着公民非理性政治参与的可能性。互联网本身就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特点,使“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非正式性、渗透性特征,这极有可能导致公民网络参与的欺骗化与非法化。互联网完全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成员身份被数字化、电子化、虚拟化了,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其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进而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公众被虚假信息所左右,政治评判就会发生偏差。实际上,这种带有欺骗性的政治参与不仅会使执政党和政府无法从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中及时提炼出真正属于大多数人的真实意愿和想法,而且会造成党的政策不能及时得到受信息蒙蔽或信息缺失影响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使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贯彻难以顺利进行。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政治信息垄断,言论自由受阻,就很容易产生和传播谣言,而如果社会开放,信息畅通,很多“政治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其次,互联网带来了网络话语权的巨大差距,未能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声音,造成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拥有信息时代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网络话语权的巨大差距,其实质就是一种因信息落差引起的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占有通常使年龄偏大、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处于弱势地位。在我国,网络参与的主体80%以上都是年龄35岁以下的中青年,而且主要聚集在发达城市。同时农村与城镇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差距也较大,目前74.9%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理论上平等的网络政治参与权利和机会在实际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平等状态。此外,网络还创造了一个僵硬的阶级壁垒,使受到良好教育和未受到良好教育者阵线分明,从而造成社会断裂,危害社会稳定。

再次,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情绪化和网络参与的“多数人暴政”问题。“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了多数。”(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6版,282页)。网络民主的决策原则是多数原则,多数原则产生绝对的赢家和输家,是一种零和原则,少数的利益在多数原则中得不到保护。有序政治参与所成立的前提就是参与主体是理性的人,但实际上,网络空间是个体自由表达的舞台,有些人可能会把自己一些情绪化的见解发布到博客或论坛中,有些是非常具有煽动性的,很容易感染大量读者,从而形成一种网络主体的“集体癫狂”,给正常的政治行为与决策带来很大压力。这种“多数人暴政”即舆论暴力会严重侵犯个体权利和个体利益。网民由于自身所处环境不同,个体差异很大,从而会对政治事件或政治行为产生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见解,但是针对现实中所发生的某件事,那些持有相似观点的人会在网络上形成一股力量,剥夺不同意见者正常发表意见的权利甚至对其进行人身侵害。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利益群体、各社会阶层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常因突发事件暴露出来。网络论坛争辩的双方有时不是均势的,可能一方握有话语主导权,拥有人数和话语权的绝对优势,而政治舆论往往极具暴力侵犯性,个人利益在舆论暴力面前经常不堪一击。比如“人肉搜索”就是这一网络暴力现象的集中体现,它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有关持异议者的私人信息,甚至将其家人的信息也一并网上公布,这无疑严重侵犯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形成了一种网络暴力。

最后,新网络的膨胀暴露了传统媒介在公民政治参与上的不足,对政治稳定带来了消极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传统方式不足,这种“瓶颈”状态促使网络参与作为一种下与上的对话渠道达至爆满,并且产生了一定“放大效应”。再加上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与之不协调的方面,因而会对政治稳定带来一定冲击。在这样一个政府难以有效控制的电子荒野上,亿万个网民的亿万种声音必然导致国家的政治参与体系面临诸多挑战。网络参政引发的“参与内爆”动摇了原有的控制政治参与的基础,从而对现有的政治体系的稳定形成冲击。

三、规范当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应对策

网络只是一种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它本身不具备价值判断和导向功能。但在网络时代,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秩序无疑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研究并制定出针对性的对策,使网络政治参与发挥其最大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讲,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秩序。由于政治参与存在着一定的非规范性,因此,应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我国政府在计算机领域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法规和条例,如《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但随着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在这些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中,一些条文已经不符合现实的基本情况。因此应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网络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加强网络监管,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和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者,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2.防止信息垄断和集权。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它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为推动民主进程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它也蕴藏着新的信息垄断和网络集权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它必然也会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事实上,这种争夺已经开始,而且愈演愈烈。互联网时代,政治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对信息的操纵和控制。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人物往往打着维护网络秩序的旗号,通过对信息发布、信息的再解释来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例如一些论坛的版主或网管会以不符合论坛规则为由而任意删去不利于本组织的帖子,而对某条新闻的所谓权威解释或新闻背后的黑幕,则使得大众无法辨认事实的真相。近两年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推手”、“网络写手”等,都是借助所掌握的信息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赖于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依赖政府在加强“电子政府”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家庭上网工程”建设,为公民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快信息基础建设,跨越“数字鸿沟”。政治参与是公民争取社会和经济平等的重要权利和手段。如果通过互联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是政治参与的趋势,那么,网络政治参与就应当成为互联网时代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而数字鸿沟造成的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反差,则要求政府加速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数字鸿沟,我国互联网周刊总编胡延平认为,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不同,已造成“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互联网发展落后地区和信息弱势群体采取倾斜和扶助政策,以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网络技术,提高其吸收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缩小数字鸿沟造成的差距,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均衡发展。

4.加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和规范。针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情绪性特征,政府应当加强引导和监管,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防止参与危机的发生。首先,要在推动电子政府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政务在网络上的公开,准确、及时地发布权威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对假消息及时作出澄清,防止“小道消息”散播,抑制虚假信息的影响和泛滥,减少社会紧张情绪的放大;其次,要加强对互联网涉及政治性内容的讨论,引导热点问题的讨论,控制极端言论在网络上的传播,减少和避免网络政治参与“情绪性”的不良倾向;最后,密切关注网络群体的活动,特别是政治性网络群体的活动,引导他们理性地利用网络表达意见,同时鼓励和平主义者、生态保护者等具有建设性的网络群体的形成,限制、取缔非建设性的、非法的网络群体的活动。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目前尚难以全面认识,但无论如何,政府都应当未雨绸缪,加强规范和引导,以推动中国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发展。

除此以外,政府还应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改变传统媒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瓶颈”状态;加大对农村的网络建设和投资;维护网络安全,防止新的垄断和集权;加大网络技术开发力度,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等,这些都是可行的路径。

[1]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佟玉华马继东徐琦.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刘文.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5]李金花.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6]周静.试论网络有序政治参与[J].法制与社会,2010(7).

[7]李祥.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J].行政论坛,2009(1).

[8]郭小安.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2).

[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6版,282页.

猜你喜欢

公民政治信息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订阅信息
十二公民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