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战略格局探讨
2011-08-15吴海峰
吴海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实施城镇化战略,对于推进现代化、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作为关乎中华振兴的区域板块,已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到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战略层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区域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有科学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为此,要培育郑汴洛大都市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发挥好以城带乡的作用。
一、培育郑汴洛大都市区
这里说要培育的郑汴洛大都市区,指的是要培育以郑汴洛地区为主体的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最重要的增长轴,这也是国家建设“四纵四横”之一,即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自东向西包括河南省的开封县、开封市区、郑汴新区、郑州市区、新郑市、新密市、荥阳市、上街区、巩义市、登封市、偃师市、洛阳新区、洛阳市区、孟津县、伊川县、宜阳县、吉利区、新安县,以及义马市、渑池县,连绵长达200多公里。这一带,区位优势明显,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比较发达,经济发展起步早,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较强,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隆起地带和脊梁,代表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水平,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分布和产业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要努力把郑汴洛大都市区培育发展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加速器和中原崛起的脊梁,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世界知名的大都市连绵带、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制造产业基地、中部科技孵化与扩散中心、中部地区综合物流中心、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国家内陆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国家区域协调发展重要纽带,在中原经济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实施轴线开发,是国内外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经验。对郑汴洛这一地带,要尽快按照科学性、综合性、创造性、示范性的要求,超越行政区划界限,高起点高标准地统一编制规划。要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布局产业和重大项目,实现区域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产业集群高效延伸,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要加快推进郑汴洛一体化,在功能、城区、空间、产业、服务、生态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建设,推进金融、旅游、交通、通讯、会展、物流、管道等无障碍连接,紧密郑汴洛三大城市发展的关联度,不断提高这一轴线或都市连绵带在中部乃至国家宏观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强化中原经济区两个最重要的核心增长极:一是以郑州市为中心的核心增长极,二是以洛阳市为副中心的核心增长极。从世界来看,只有大都市,才具有各种现代化高端产业的集聚、才具有国际竞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因而才成为经济、技术与社会变迁的核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区域文化与制度创新的发源地,成为连接全球性网络的节点。正是由于香港,才形成了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正是由于上海,才使得长江三角洲繁荣。从全国宏观区域经济来看,中原缺少像上海和香港那样特大城市的强力带动。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强力推进郑州和洛阳这两大都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尽快做大做强,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大都市连绵带。
郑州地处九州之中,为我国陇海经济带与京广经济带黄金十字的交叉点,是国家建设中的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及明显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人力优势等。要增强郑州作为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积极发展省会经济,通过产业升级带动各类要素市场的发展,不断强化集聚效应和综合辐射带动功能,提高在中原经济区的首位度,在中原崛起中充分发挥好龙头作用。要尽快将郑州建设成为与武汉实力相当的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这不仅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部崛起的大局,也对全国宏观区域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要发展大郑州尤其要加快建设大郑东新区步伐,把大郑东新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的以教育、科研、金融、信息、房地产、物流、会展、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商务中心区。
洛阳是河南的副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郑州。洛阳工业基础雄厚,为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大市,在全国工业布局中的地位比较突出,洛阳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科研力量强大。但目前洛阳潜在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工业重心的地位认识不足,二是洛阳老工业基地的辐射能力没有得到强化,三是机制有待创新。要抓住当前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推进洛阳工业更大规模发展、更高水平提高,打造更多知名的洛阳制造品牌和企业。要突出洛阳的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完善区域服务的综合功能,弘扬历史文化,提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进开发开放,使洛阳成为产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高势能的辐射源,充分发挥洛阳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现中原崛起中的带动作用[1]。
二、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必须以郑州为中心,依托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形成辐射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的格局,努力构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一是核心圈,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通过加快郑汴洛一体化进程,逐步成为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先导区、引领区。二是紧密圈,包括新乡、焦作、济源、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城市,主要是在郑汴洛一体化区域先行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包括核心圈和紧密圈在内的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逐步发展成为中原经济区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三是辐射圈,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商丘、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等河南周边城市,以及省际的邯郸、长治、晋城、运城、徐州、菏泽、襄樊、淮北、阜阳、宿州、亳州等城市,主要是通过加快郑西、石武、郑徐、郑渝、晋豫鲁等铁路和公路建设,密切辐射圈与紧密圈和核心圈的经济联系,共同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的开放型城镇体系。为此,一要完善和提升以郑州为枢纽的“米”字型交通网络,形成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和铁路、轻轨、航空在内的,对外联系通畅高效、对内联系快捷紧密、各种运输方式充分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紧密圈,以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公路等为纽带,实现以郑州为中心、半、小时可以通达圈内各省辖市;在辐射圈,以高速铁路、公路等为依托,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两三个小时可以通达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商丘、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邯郸、长治、晋城、运城、徐州、菏泽、襄樊、淮北、阜阳、宿州、亳州等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二要推动产业对接,夯实中原城市群发展基础。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产促城、以城带乡、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复合型、紧凑型、生态型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资源共享、环境共建,形成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分工协作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三要推动资源共享,实现城市群服务联通。打破各自为政的行政壁垒,消除相互设卡的市场障碍,探索资源跨区域有偿使用的新途径,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塑造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优势。同时,要推动生态共建、环保同治,提高中原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四要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各城市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避免产业趋同,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各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提高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现有支柱产业水平的同时,把那些单一的工矿型城市或旅游型城市逐步建成多业并举、特色突出、经济实力强、科教水平高、服务功能健全的新型城市,经济总量及人口规模在全省所占比重有较大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并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密集区[2]。
三、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要合理扩大城市规模、不断强化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中原经济区内的城市数量虽然较多,但城市规模不够大,城市功能不够强,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弱、整体水平低,小城镇布局比较分散,而且城镇体系不完善,这些都是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的突出问题。就其城市功能来说,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应具有全国性的辐射力,即区域性全国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应具有区域性辐射力,即地区性中心城市;小城市应具有城乡结合、局部性辐射能力,即局部性中心城市。从全国宏观经济来看,中原经济区缺少像广州、沈阳那样的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地理位置看,郑州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其规模与周边省份的武汉、南京、济南、西安相比,明显处于不利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郑州作为桥头堡的地位将日益突出,但其经济和人口首位度偏低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规模较小,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就不强。
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的河南省,除郑州可以起到一定的全国性中心城市作用外,其余大城市的全国中心城市作用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城市类型有关。从河南省的城市空间布局来看,城市较集中在豫中北、豫西南这两个区域内,这里共有城市32个,包括郑州在内的7个大城市都在这两个区域内,而且全省的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型城市也都在这里。例如平顶山、焦作等是资源型城市,虽属于较大的城市,但因其产业结构单一,城市的聚集、辐射作用不强,还难以起到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就更谈不上全国中心城市的地位。中小区域性、局部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则更弱,带动本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则更不明显,如豫西南的南阳市和豫南的驻马店市、信阳市,所辖区域内人口基数大,但城市规模偏小,存在着严重的“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总体来说,中原经济区的城市类型比较齐全,大、中、小城市都有,各种功能类型的城市都有,但却因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功能不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明显不足[3]。中原经济区内的小城市,大多是近些年来县改市的县级城市,虽然从建制上说,已列为城市的范围,但从其经济实力、经济结构上来看,多数仍属于资源性或农业性的小城市,加上其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综合经济实力弱,连接城乡的局部辐射能力也都比较有限,形不成较强的区域聚集和辐射作用,不能更好地发挥局部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也就缺乏自己的城市优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必须以强化城市功能为重点、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发展方向;推进郑州和洛阳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增强其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力,通过合理扩大市区面积、发展卫星城、建设新城区和产业集聚区等有效方式,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增强城市辐射力和带动能力;努力构建以特大城市为先导,大中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功能互补的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4]。
四、发挥好以城带乡作用
城镇化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使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不断增多;二是城镇化的推进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总量和消费支出,为农产品拓展市场空间,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三是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大,还表现为质的提高,从而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向多元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和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四是城镇化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使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从而推动农业土地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目前,由于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滞后、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弱、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中心城市优势不突出,不仅使城镇难以在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更好地支持农村、带动农村,而且也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在本地缺乏必要的依托和载体。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推进城镇化、发挥好“以城带乡”的作用,需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把发展二三产业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中心任务。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才能不断创造城镇就业机会,从而不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要把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放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基础设施改善、增强企业活力和城市科学规划上,以此带动城镇二三产业持续发展、农民进城就业不断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第一动力,第三产业能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并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在发展城镇工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为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的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聚更多的人口。第二,把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环节。我国出现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工业化并行的现象,主要是以往城乡隔离的二元体制造成的。必须把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门槛”,顺畅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构筑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使农民轻装上“镇”就业安居。要维护好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公平,变“候鸟型”农民工为“稳定型”城镇居民。第三,把农民的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充分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关系到城镇化的水平、关系到农业的持续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强化对“潜在”移民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具有脱离土地进城谋生的实际本领。政府要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规模,不断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镇接受良好的教育[5]。第四,把村庄建设纳入到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村庄建设规划,只有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将个体的村庄放到区域发展的整体中,充分考虑到城镇化的进程,才能形成布局合理、科学有序的乡村体系。中原经济区各地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发展水平等都有差别。一些地区,由于公共设施成本大、生态环境要求高,为了有效解决山区脱贫与生态建设的矛盾,可适当撤村、并村、撤村并乡、撤乡并镇,规模并大、实力并优,既节约土地、保护资源,又形成规模效益、便于完善公共设施、为企业提供优良环境,并促进农村人口转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一些区位好有发展前景的农村地区自然要崛起一批新兴城镇,对这些地方应有科学的长远规划。
[1]吴海峰.加快郑洛工业走廊发展和升级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8,(10).
[2]冯德显.我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与构建中原经济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5).
[3]吴海峰,柏程豫.中原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比较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6,(11).
[4]陈耀.新时期中国区域竞争态势及其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05-06-17.
[5]吴海峰.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