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政府执行力重在深入基层

2011-08-15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执行力决策政策

吴 春

提高政府执行力重在深入基层

吴 春

政府执行力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执行力的强弱关系到政策能否良性循环,关系到政府能力能否迅速提升,关系到政府工作能否有效落实,具有重大意义。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深入基层,要着眼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

基层;政府;执行力

政府执行力建设的主旨在于提高执政能力,促进政府工作得到落实,它反映了政府代表民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行政问责和效能监察,健全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加快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提高政府执行力要深调研、解难事、办实事,因此必须着眼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

一、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意义

1.提高政府执行力是促进政策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调整与改变、政策终结等环节,是一个循环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过程的中介性环节,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明代政治家张居正曾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美国政策学者艾莉森也提出:“在政府工作中,为了实现政府政策的目标,方案确定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政策理想要转化为现实的惟一途径就是执行,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也是执行,因此,要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这是政策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

2.提高政府执行力是提升政府能力的现实需要。著名的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认为评价作为第三世界的后发展国家的发展战略时,评价其体系——过程——政策类型可看四项指标:一是政府能力,包括建立政治行政领导部门和政府行政机构,它们具有制定政策和在社会中执行政策,维护公共秩序和合法性的能力;二是政治参与,建立如政党和利益集团之类的政治结构,它们具有动员和综合公众对公共的政策要求的能力;三是综合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程度;四是分配,指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平均分享。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执行力是政府能力的重要支撑点,政府执行力强则政府能力提高,反之,政府执行力弱则会导致政府能力下降。如同政治学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所言:“国家之间政治上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水平。”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将有助于政府能力的提升。

3.提高政府执行力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时期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的各项部署能否在地方切实得以认真对待和有效落实,各级政府的“执行力”是关键。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有个古老的格言:“最有效的证明自己的方法不在于你怎么讲,而在于你怎么干”。“十二五”规划是在总结“十一五”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其目标和基本方针会更加科学、更加细致,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年,各级政府应提高政府执行力,真正贯彻执行好这个规划,实现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望。

二、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要深入基层

(一)提高政府执行力要着眼基层,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决策是政府活动的先导,一切政府管理过程都离不开决策。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政府执行目标能否实现;决策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政府执行活动能否充满生机和活力。决策一旦出现失误将造成重大损失,从国际视角看,我国的决策失误率高达30%,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只有5%左右。决策不科学通常表现为:政策朝令夕改、政策目标不明确、政策缺乏协调性、政策有失公平等。

为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前,政府各部门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展开充分的实际调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行有效的决策风险评估,避免出台的政策脱离基层政府实际承担能力、脱离广大群众真实意愿;决策时,要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特别是重大事项、重大政策,更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力求出台政策的力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现阶段群众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要完善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评估与反馈制度,提高政府执行效率和效益。只有“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谋群众之所求”,政府出台的政策才能“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法律上允许、操作上可行、目标上可为、伦理上为群众所接受”,才有利于政府执行力的提高。

(二)提高政府执行力要依靠基层,健全政府执行监督机制

1.依靠群众,加强体外监督。目前,我国行政权力的监督体系具有监督主体多元性和监督对象特定性的双重特质,即监督主体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政党、利益团体、公众、大众传媒等;而监督对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这样就造成了政府既是监督主体又是监督对象的尴尬局面。因此,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利……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曝光”。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提高政府执行力,要深入基层,充分挖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对政府的体外监督,避免“制度盲区”和“监督盲区”的出现。

2.不断创新和完善“透明监督”。“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逐步实现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条件、工作结果全部公开。凡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务必及时公开;凡是条件具备的,可采取会议公开、文件公开、公告栏公开、简报公开等多种形式公开;凡是时间允许的,要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平促公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提高政府执行力要着力基层,改进政府执行方式

1.由粗暴式执行向人性化执行方式转变。政府执行活动本身就是对各种利益及资源的重新配置,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充斥整个执行过程,而趋利避害是人之共性,必然导致各个利益群体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博弈,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新时期,要转变过去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情的工作方式,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通过全面有效的宣传、深入细致的说服工作引导群众配合政府各项活动的开展。

2.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政府做好一切工作的实施准则。政府有些政策只做了一般性规定,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就要深入基层,因地制宜,发挥基层主动性、能动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选择适合本地的执行方式。

(四)提高政府执行力要服务基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代表群众利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发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事业是扎实干出来的,贪图享乐不出成绩,脱离群众也出不了成绩。“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念,常修为官之德”,要深入基层,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工作,不搞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脚踏实地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实事、谋实利。

[1]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告政策分析标准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

[2]颜如春.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探索,2010,(2).

[3]谢庆奎,陶庆.政府执行力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 2007,(11).

[4]史策.政府执行力的自身挑战及应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4).

[5]何丽君.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途径[J].理论探索,2011,(1).

吴春,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讲师(邮政编码 250014)

D630.1

A

1672-6359(2011)02-0125-02

(责任编辑 孔祥敏)

猜你喜欢

执行力决策政策
政策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政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助企政策
政策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论提高制度执行力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