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性思考

2011-08-15刘晓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刘晓钟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性思考

刘晓钟

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认真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努力寻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实现路径,对于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性思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和要求,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是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理论形态的科学命题,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根据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勇于突破陈规,不断实现新的理论创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建党90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实现党的奋斗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的有机统一,用理性的态度来思考、研究这一重大科学命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这一科学命题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很强的普遍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1.科学内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其科学内涵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精神实质的把握。集中体现为“结合”这一关节点上。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国的基本国情为本,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赋有中国的特点,形成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任何一个真理只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才能指导实践并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的完美结合、科学结合和正确结合。一个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只能靠该国共产党人自己去探寻、选择和创造,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落实到解决中国不同阶段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正是在这一“结合”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以坚持并实现其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理论成果和历史经验反思

1.理论成果的认识。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在新民主主义建设方面,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的主要精力致力于探索一条不同于苏联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有重大的失误,最终未能解决好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是一代伟人,是伟到了“神”的程度的伟人,这种地位绝不是所谓个人崇拜所能实现的,这是毛泽东同志伟大的必然结果。但毛泽东同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最大成就还是集中地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之中。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国内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伟大成就,并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呈现出鲜明的继续发展态势。

2.历史经验的反思。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我们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既取得了巨大成绩,也走了不少弯路。成绩是宝贵财富,教训同样也是宝贵财富。我们既要从成绩中汲取有益营养,也要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有益营养,尤其是千万不能忘记违背科学规律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训,这样今后才能少走弯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第一,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引领我们立党兴国的根本。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的宝贵经验。

第二,在实践中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既是指引革命的学说,更是指导建设的理论,是在推动社会变革发展中不断得到检验的科学理论。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加强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党的根本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并使之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尤其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胜利完成历史使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第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性和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是继承基础上的与时俱进。背离了历史的理论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不能长久,也不能开花结果。同时,它又是具体时代背景下的扬弃,决不是仅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简单地把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理论割裂开来。

第四,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学风问题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深入学习理论,准确把握理论,同时,全面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新的时代课题。

第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民族化、当代化的过程。如果没有深邃的世界眼光,没有吸纳和融合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胸怀气度,我们党就不可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应当密切关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善于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更富于时代精神。

二、多维审视和深刻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逻辑线索。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面临的实际问题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

(一)从理论层面来看,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之中。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的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回答和解决的课题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但归根到底是回答四个重大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能不能解决好这四个重大问题,善于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二)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继续解答中国问题。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拓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理念和政策目标,也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以及为此而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中国当前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主调。

(三)从主观方面来看,学风问题:着力解决阻碍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问题

学风不正既有理论脱离实际问题,也有实践脱离理论指导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来看,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最大的障碍是主观主义。从现实状况来看,仍然是这个问题。主观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忽视理论的作用,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指导作用,而教条主义则忽视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当作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经验主义是实际工作者经常犯的错误,教条主义则是理论工作者常有的倾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纠正和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三、努力推进和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本要求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群体和个体也就是政党整体或党组织和党员个体两个层面有不同的要求。

(一)从党的整体来看

1.实现党的整体建设的科学化。“科学化”,实质上是讲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指党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政党建设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党应当善于提炼与凝聚全党的集体智慧,汲取群众智慧,形成智慧结晶。概括和总结全党、全体人民的集体智慧,鼓励和引导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专家们发挥其聪明才智,从而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统一和提升全党的思想认识。

党的建设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联系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党的整体建设的科学化,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在执政意识上的进步,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鲜明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做。党的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为党的政治路线、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把握实践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群众的需要,永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前提条件。

2.营造一种良好的理论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历史经验证明,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满足它所赖以实现的几个基本条件及其最佳组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正确地把握国情和正确地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两个基本要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满足这两个要素则还需要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条件,即体制要素。这三个要素的成熟或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能否提供和完善这些条件,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

要创新,就离不开“理性的怀疑”,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尽管我们不能绝对断定“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真正的理论创新”,但良好的环境,必定是理论创新的催生剂。要大力营造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包容激励的环境,争鸣研讨的环境,交流合作的环境。要发明创造就要有更大的空间,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为理论创新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邓小平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1]没有民主,没有个性自由就不可能有生动活泼的局面,思想上的解放是人的彻底解放和进行创新的基本前提。可以说,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程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程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体制优势,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实事求是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求得对世界的规律性认识;解放思想要求打破各种习惯偏见的束缚,突破陈规定制;与时俱进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勇开风气之先。思想路线的提出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结晶,思想路线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推动理论创新,创新的要求贯穿始终。在这里,问题与方法、目标与过程、理论与实践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思想路线集中反映了创新的目标和要求,创新又成为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运行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其核心内容是促进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整合创新要素网络,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效率。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创新活动的成败主要有赖于创新主体活动于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创新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对国家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培育创新的“软”环境,首先要营造健康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要通过国家创新战略将其他各项战略贯通起来,形成运行良好的发展态势。

3.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党在理论上实践上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中国共产党靠学习立党、靠学习执政。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历史。一个重视学习的政党,是充满希望、富有活力的政党;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是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党。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风气,就是要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我们所要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该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自觉用以指导实践的政党;是目光远大、胸怀宽阔、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政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政党;是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在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成效上引领全社会全民族的政党。归根到底,应该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从党员领导干部个体来看

1.不断提升境界。思想总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支配行动。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观念转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只有随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而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关于解放思想的含义,邓小平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3]这段话既从方法和内容方面来阐述,突出强调解放思想的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使我们在思想上、观念上能够始终适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又从解放思想的目的和依据的角度来阐述,其目的是阐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性。江泽民对解放思想的含义作了进一步深化,提出了“三个解放出来”,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做到与时俱进。

现阶段继续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提升境界。提升境界与创新思维,是解放思想核心内容和价值所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提升境界的目的,是为了将思想解放得更彻底、更创新。反之,思维的创新,也会助推境界不断提升。提升境界是推动思想解放的重要前提。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有什么样的目标追求;境界有多高,层次和水平就有多高。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发展,必须以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更高的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水平。只有以改革的思路、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发展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新机制,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提升境界是推动作风转变的力量源泉。作风是干部境界高低的外在表现,党员干部只有时刻想着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系于心间,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思想境界要提升,发展思维要创新,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反思自己,鞭策自己,改造自己。只有真诚面对自身缺点,虚心接受他人批评、建议,积极学习先进典型,才能荡涤思想,提升境界,创新思维。

提升境界的基础是必须力戒浮躁,尤其是要解决好当领导浮躁的问题。浮躁是指人们在对人生目标不明确、对生活意义不清晰的情况下,忙碌浮泛又不明所以的一种混乱无序的心理状态。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是一种草率随意的作风,也是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陆定一晚年曾经赋诗感慨:“富强须期百年成,折腾皆由急躁来”。古人说得好:“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至。”沉静平和、雍容大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没有一定的涵养是达不到的。力戒浮躁,实现从心浮气躁到心平气和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艰苦的精神修炼的过程。领导干部力戒浮躁必须注重时刻保持其头脑的高度清醒,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更是如此,因为现阶段存在着容易使人飘飘然的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讲,谦虚谨慎即能心平,不骄不躁则能气和。浮躁易昏头脑,谦谨可保无虞。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把力戒浮躁作为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改造。一些人浮躁心理的产生,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偏移。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流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练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努力解决问题。马克思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坚持改革开放的关键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实践当中目前有两大基本问题: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其他问题都是派生出来的。

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实践中,一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一些问题正在解决,也有些问题一时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解决,还有些问题尚未明显表露出来。我们关注的问题应当是科学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现实中的问题,揭示问题、剖析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握问题的本质属性,要把问题放在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对比,不仅要分析问题的静止状态,还要把握问题的运动状态、把握问题的走势,分析其可能对科学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包括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着力提高坚持科学发展的本领。

促进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建立在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基点之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彼此消长的过程。和谐与不和谐,相互之间的消长起伏,贯穿于整个和谐社会建设始终,要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在卓有成效地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前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建立在人们和谐力不断提升的基点之上。社会是由人和人际关系构成的纷繁复杂的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和谐社会需要具有和谐素质的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培养具有和谐素质的人。

解决现阶段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相关问题的基本路径是,要把抓落实落到实处。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一个优良传统。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3.守住人生底线。这实际上是讲要不断增强党性的问题。党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的特征,是阶级性的升华。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4]刘少奇在《论共产党人的党性》中也指出:“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者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就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

党性是分层次的。最高层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低层面是“守住人生底线”。低于“底线”就是没有“党性”。对于党员而言,其人生“底线”有三条:道德底线、党纪底线、法律底线。人这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作为党员在世上的最后时刻只有身上覆盖的党旗。我们的追求就是对得起身上的这面光辉灿烂的旗帜。

人们认识自我是一个历史过程。清除自我认识中的盲点,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开拓。虽然直至生命的终点我们都无法穷尽自我,但应当时时警惕自我,激励自我,当使我们不枉为人,不虚此生。人类不断成长,是因为能不断认识自我,磨练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而认识自我则是人生“自觉”的起点,人生永恒的主题。

善待自我是一种价值追求。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正面和反面,正反对立面往往是互相依存的。人生有得必有失,有顺必有逆,有胜必有败,有进必有退,有荣必有辱。人生常会遇到困难、挫折和逆境。遇到顺境是每个人所期待的,遇到逆境则常常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命运、机遇往往是不可刻意追求的,自解得失,善处顺逆,就成为处理好人与自我关系的关键。在任何环境中,人生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心态。应当善于及时调整心理上的不平衡,消除和“转化”不良心理,具体就是要能够知足常乐、达观超脱、宣泄疏导、排遣自娱。

4.善于总结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根源于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6]善于总结经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把理论推向前进,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这既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过程,又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运动向更高层次攀升的过程。

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认真总结以往实际工作的经验,搞清工作中哪些是正确的需要坚持,哪些是错误的需要改正,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中央各项大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一项宝贵经验,是工作中的一种科学有效的基本方法。学会总结经验,是党员、干部提高水平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需要多方面的素质,需要从多方面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学会总结经验。正确总结经验,是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基本条件。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总结经验要自觉、及时、经常,总结经验的工作水平要不断提高,有赖于制度建设的完善。

[1][2][3]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4.144.279.364.

[4]列宁全集(第11卷)[M].人民出版社,1988.63.

[5]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225.

[6]列宁全集(第18卷)[M].人民出版社,1988.144.

刘晓钟,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邮政编码 250014)

B27

A

1672-6359(2011)02-0005-06

(责任编辑 金刚)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