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对策探析
2011-08-15朱芳阳
朱 念,朱芳阳
(钦州学院 商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引 言
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初步形成了以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及配套服务业两大产业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和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北部湾经济区正在逐步建立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及滨海矿业、新兴海洋产业三大产业为支撑的临海工业体系[1]。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的海洋渔业为主,港口运输、滨海旅游的产业链没有延长,海洋重化工能源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资源的开发缓慢;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较低,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2]。因此,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转型已成为广西面临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性课题。
1 海洋产业转型理论概述
海洋产业转型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运用特定的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对现存海洋产业及其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其发生变革或调整[3]。其涉及到的理论主要是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克拉克、库兹涅茨分别从劳动力角度与人均产值角度对产业结构理论进行了研究,新古典增长理论家索洛(Solow)、丹尼森(Denison)等则通过技术进步角度对产业转型进行了研究[4]。
海洋产业转型的运行机理,主要通过海洋产业各要素空间的集聚和扩散,使海洋经济、海洋产业不断扩大,从而促进海洋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效果。利用靠海优势集聚各种生产力要素,形成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当生产力密集到一定程度之后,会通过产业转移、市场、信息技术等渠道向周围区域扩散,从而形成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在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的过程中,同时将生产更高层次的生产力要素的集聚。
关于海洋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从其他国家海洋产转型的经验来看,各国在发展海洋经济,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和高度化过程中,采取了产业园区化、产业集聚化、产业融合化、产业生态化等不同形态[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转型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或多种形态,可以因地因势制宜,采取创新性、前瞻性定位,建立制高点。
2 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转型存在问题
1)同质产业转型竞争的压力大
由于区内各地海洋产业布局以及广东湛江、海南等次区域港口相似,长期以来存在典型的同质性无序竞争,造成产业零星分散,难以形成整体转型,从而影响整体产业升级[6]。
2)海洋飞地经济的缺陷
港口经济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极,集聚重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工业化水平,但由于原料和市场两头都在外,需克服海洋飞地产业的缺陷,使其真正发挥集聚效应。
3)海洋产业转型制约因素较多
目前部分海洋产业布局分散,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制约,基础设施薄弱导致聚集产业转型的能力有限,导致重化、物流、旅游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4)产业转型可持续力不足
区内海洋科研机构少,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尚未建立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海洋科技对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转型的支撑条件有限。
5)产业结构畸形,经济结构失衡
区内海洋产业粗放型发展导致海洋产业发展畸形,最近几年对海洋第二产业投入增多导致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率降低,也制约了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的转型[7]。
3 北部湾经济区四市海洋产业转型重点
根据现有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按照“五大群、四大港、十四柱”框架来转型升级,五大产业集群主要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及配套服务业、海洋油气业及滨海矿业、新兴海洋产业等,建设南宁河、陆、空物流枢纽港,北海集装箱货运港,建设钦州保税港,防城港散装货物中转物流港等四大港口,打造港口物流、船舶修造业、加工贸易、滨海旅游产业、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配套服务产业、远洋捕捞业、海水域养殖业、休闲渔业、海洋油气业及滨海矿业、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洋化工业、海洋风力和海洋能发电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十四大支柱海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1)以第三产业质变转型为核心,加强南宁创业、创新平台建设
借助南宁第三产业发达优势,大力提升海洋第三产业转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着重对新型海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沿海重化工业配套的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进行转型,形成以南宁发展深度加工、新型制造业和高新产业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引致产业聚集,建设创新、创业要素平台,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使高质量的生产要素向南宁聚集[8]。
2)以临海综合性工业量变转型为中心,加快钦州工业基础设置建设
以大型临海工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以临海工业和来料加工的外向型工业。抓住国际船舶工业重组转移的机遇,加快发展船舶修造业,提升产业质量。解决目前钦州工业发展的基础薄弱问题,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货运航空枢纽的建设,提高综合运输能力,重点发展节能高效的集装箱运输船。合理利用港口资源,深度挖掘保税港区的附加功能,打造面向东盟的产业群。
3)以现代产业体系整合转型为思路,建设北海生态宜居城市
北海应定位为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宜居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在产业发展战略上,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依托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重视发展休闲渔业,争取将莺歌海盆地的部分天然气和石油输送到北部湾境内储存和加工,加快发展远洋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配套服务产业的转型,形成以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制药、造船业、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加工贸易产业为核心从而引致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
4)以物流产业节点建设转型为平台,打造防城港综合性特色港口
以钢铁产业、粮油加工产业发展为核心引致产业聚集,形成大型产业群。重点对港口运输、中转贸易、边境贸易、边境跨国旅游和加工装配、船舶修造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重组建物流中心,通过建设集中转、仓储、加工、流通和信息于一体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物流中心。
4 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转型思路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性质以海洋经济为主,有效协调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内海洋产业转型发展的关系,根据各自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调整各自产业转型的侧重点,实现地区间海洋产业的升级,是北部湾海洋产业提升的关键。
1)合理引导产业布局
北部湾海洋产业布局必须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有重点、有分工地进行发展,开展“造极”运动。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平衡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参与产业布局调整和完善,最终实现合理引导海洋产业布局,从而引导形成海洋产业的集聚,促进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
2)合理选择产业转型模式
根据国内外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来看,主要包括产业链延伸、发展全新的产业、复合模式。根据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总体水平较低的现实情况,为实现海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考虑根据海洋产业的不同项目,根据经济区自身情况,有选择性的根据产业、项目状况选择发展模式。
3)推进海洋产业内部分工
为避免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的同质竞争,需要对经济区内海洋产业进行协调,内部分工,这是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这样能使高加工程度和高附加值产业在海洋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引导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各种要素向高附加值环节集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9]。
4)培育海洋主导产业
根据北部湾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着眼于对整体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海洋主导产业,以点带面。通过龙头产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形成配套企业,从而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产业集聚,吸引更多同类型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围绕特定产业的优势要素进行培育,在海洋产品环节集聚和结构升级中,积极引导跨产业特征的出现[10]。
5 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为实现北部湾海洋产业的转型,加快海洋产业升级步伐,保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化服务增值理念,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产业
从海洋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海洋产业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增强。根据海洋产业演进规律和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来看,实现海洋产业从“资源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是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延伸港口功能,将其打造成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内地省份的异地出海口,形成更大合作范围的临港产业体系,加强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以港口物流为基础,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发展旅游、餐饮、休闲等配套的服务业。
(2)创建海洋产业平台,引导产业整合延伸
目前,海洋产业发展模式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产业间融合的趋势。通过产业之间的联盟与融合,实现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转型,建立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与载体。建立完善产权制度,通过建立各种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成本,形成良好外部环境;加强海洋产业内部的精细分工,上下游产业链的培育,健全配套服务机构,通过高度专业化分工,引导延伸产业链,集聚相关配套企业,提供支撑性的信息、人才、技术、加工等服务。
(3)实施海洋、陆地一体化产业联动,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对海洋、陆地进行一体化开发,海洋产业之间的互动与布局已经成为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南北钦防四市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等条件来确定主导产业,整合服务、土地、科技产业转移等资源,利用品牌企业发展大服务,小空间创造大经济,使园区形成产业集群辐射效应,成为产业转型的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重化工业、物流和旅游等产业转型时,要考虑产业配套能力,与当地传统产业对接,产品才会有市场,才能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形成合理的空间产业布局格局。
(4)培育海洋产业、产品品牌
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要转型升级,现有海洋产业必定要向高层次的创新型海洋产业集群转变,其核心突破口在于产业、产品的品牌化,培育品牌产业。一个好的品牌能衍生出一个产业,甚至是一个行业。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的崛起需找准适合自己的产业重点、优先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的海洋产品品牌、海洋产业品牌和涉海类名牌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名牌品牌带动企业发展,名牌企业促进品牌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提供支持,同时带动海洋产业快速可持续协调发展。
(5)加强海洋产业投资力度,积极筹措转型资金
无论是选择产业链的延伸还是发展全新的产业,综合型海洋产业转型的成功,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自身资金积累能力比较差,处于低存量、低水平投资中,而要实现产业转型必须花费大量资金,这些资金需要从多个渠道获得。一方面,向国家申请在财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支持重大项目的建设,返还一定比例的地方财政收入以及税收优惠等;另一方面北部湾经济区也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的这些方式获得海洋产业转型所需的资金。需要尽快优化海洋产业的金融结构,从政府、行业协会、民间等多角度支持“蓝色信贷”,在政府、企业与民间个人之间引入市场机制,将投资行为市场化、法制化,把政府的投资行为转变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投资行为,增强约束机制,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总体效率。
(6)加快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健全,北部湾经济区需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引进和培育知名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搞好物流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民营海洋科技企业,加快区域内人才、资金和资源合理流动,尽快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开放、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体系。合理规划并建设各城市的专业化商品市场,从而带动各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转型。现代产业发展趋向于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人才的作用显而易见,北部湾经济区在海洋产业转型过程中需做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更要做好充分保障留住人才。
(7)建立、健全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海洋科技创新
从国内外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海洋产业转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创新衍生能力。产业转型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需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基本上处于原始的养殖、粗加工状态,工业加工等增值部分、科技部分基本上没有,为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应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重点做好以高科技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和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对海洋资源进行综合发开,从而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海洋经济从资源消耗性向资源节约、友好型转变,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8)加强区域海洋合作,促进海洋油气业的发展
继续开展北部湾含油气盆地和莺歌海含油气盆地的勘查工作,进一步扩大储量,以保持油田生产水平,全面带动和促进诸如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盐化工业、滨海砂矿深加工业、海水综合利用业和海水淡化业等海洋产业群。对莺歌海盆地油气区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并由此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尤其要利用本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发展石油化工工业[11]。
加大海洋环境技术的产业化,合理、有好的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使得“中国最后一片净海”的资源环境与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目前,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由于各城市尤其是北海、钦州、防城港都是港口城市,城市职能上的趋同性造成其产业转型方向不明确,导致各城市间出现竞争大于协调的局面。因此,根据各城市的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在明确其城市职能的基础上,调整各自产业转型发展的侧重点,实现城市群产业发展战略的有机整合,是优化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关键。
[1]朱 念.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的布局 [J].经济导刊,2011(1):62-63.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DB/OL].(2007-10-20)[20110627].http://wenku.baidu.com/view/874b6542a8956bec0975e3b6.html.
[3]徐振斌.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J].经济研究参考,2004(17):37-38.
[4]樊海林,程 远.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3):32-35.
[5]谢家平,孔令丞.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园:理念与实践[J].管理世界,2005(2):152-153.
[6]朱 念.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实例探析[J].商业时代,2010(36):110-111.
[7]梁林炜,夏紫晶.北部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0(4):65-68.
[8]贺勤志.关于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产业布局优化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75-78.
[9]俞树彪,阳立军.海洋产业转型思路与对策初探[J].未来与发展,2009(4):23-27.
[10]朱坚真,师银燕,贺赞.大力发展环北部湾海洋经济主导产业的思路与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11):6-11.
[11]朱坚真,师银燕,乔俊果,等.环北部湾海洋经济增长与主导产业选择初探[J].经济研究参考,2007(4):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