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011-08-15张秀英高海燕
张秀英 高海燕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中心医院检验科 辽宁大连 116200)
1 临床资料
1.1 高血压
有资料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液流变学也与血管紧张素的水平相关;当血压降低后,血液黏度也随之降低。因此,在高血压患者由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和全血黏度升高,导致血循环阻力增加,血流减慢,组织呈现血液灌注不足。
1.2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与血管壁受损、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液凝固性增强有关,而且与血液流变学也有关。血管弯曲可影响血液流动,或使血管内应力增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液黏度增高、血液瘀滞、纤维蛋白网形成、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血小板激活等,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1.3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心梗)和心绞痛患者,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白细胞数升高、白细胞滤过性降低、血浆黏度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升高。Chien等对心梗患者血液黏度进行了动态观察,发现心肌梗死后第1天,血液黏度明显升高,这可持续几天,而后渐渐降低。
1.4 肾病及并发症
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及高脂血症。血流变学的改变是肾小球疾病血液高粘滞状态、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肾脏病变持续发展和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重要的发病机制。所以利用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临床肾病及并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1.5 脑梗死
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Hct升高,细胞变形性减低,血小板自发性聚集率升高,纤维蛋白原地水平升高。
1.6 肺心病
患者的Hct升高,导致血黏度升高、血流阻力增大、组织血液灌注减少、组织缺氧,导致酸中毒又可引起红细胞内黏度增加、红细胞变硬、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若伴感染,可使免疫球蛋白升高,又加重血液流变的改变。
1.7 糖尿病及并发症
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高血糖环境可使红细胞脂质过氧化,血红蛋白非酶糖基化,造成红细胞膜内粘度升高,刚性增强,胞膜僵硬,变形能力降低,成而造成微循环障碍,使血小板机能亢进。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1.8 血液病
常见于镰状细胞贫血(HbS)、遗传性球形和(或)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都有特殊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都是引起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
2 结语
总之,定期进行检测血液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血液凝固性等指标变化,对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以及对临床用药疗效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M]第3版.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35~240.
[2] 黄萍,李德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2):284~285.
[3] 张俊玲,石晓建.218例高血脂症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研究[J].中外文健康文摘,2007,4(4):338.
[4] 李惊子.邹万忠尿液检验与分析在预测肾脏病理损伤中的应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0,10(7):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