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16例临床分析
2011-08-15陈兰荣
陈兰荣
(河南省长垣县城关医院 河南长垣 453400)
现阶段,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其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也较为常见,若处理不及时,将危及产妇及胎儿的生命。背带式缝扎术是抢救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自2008年以来,我科将背带式缝扎术用于剖宫产中宫缩乏力引起的大出血,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1~35岁,其中初产妇6例,经产妇10例;孕周37~41周。剖宫产指证为疤痕子宫、头位难产、臀位、胎盘早剥、巨大儿、先兆子痫、社会因素等。
本组患者均在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中胎儿、胎盘娩出后行缝合切口时间段,发现子宫呈暗灰色软绵团样收缩乏力出血,出血量为500~2300mL,均采取了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热生理盐水纱垫按摩子宫等综合止血措施,经15~40min观察证实无效的情况下,采用背带式缝扎子宫。
2 方法
从腹腔内托出子宫,将宫腔内的积血清除,用1号带针可吸收线,从子宫切口距右侧3cm的右下缘3cm,由外向内垂直进针,至切口上缘3cm距侧方4cm处出针,缝线拉至宫底距宫角4cm处,缝线由宫底垂直绕向后壁,子宫切口宫骶韧带起始处由后壁进针,然后水平进针至左侧后壁对称点,将线垂直通过宫底至子宫前壁,如同子宫右侧部位切口的上下缘进出针,在助手加压协助下缓慢渐进牵拉该缝线,拉紧缝线的首尾部后打结,使子宫呈纵向压缩状。止血后缝合关闭子宫切口。观察子宫颜色变为红润,出血渐止,生命体征平稳,方可关腹。由于失血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多有经阴道宫腔操作等,产妇易发生产褥感染,应积极防治。
3 结果
1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1~5min内有效止血,术后无再发出血,无失血性休克,且保留了子宫。术后42d随访所有病例子宫复旧好,恶露正常。产后月经回复无影响。
4 讨论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应特别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宫缩无力,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同时,可伴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浮肿、乳汁不通、脱发、畏寒等。因此,及时有效的处理宫缩乏力性出血,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尤为关键。通常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为抢救产后出血孕产妇生命往往采取切除子宫的方法,这样就造成患者生育功能的丧失,影响其生活质量还会引发一些医疗纠纷,因此,选择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一直被广大妇产科医生所关注。
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大出血,一般采取腹部按摩的方法,这是最简单有效的促使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的方法。应用缩宫素、无菌纱布填塞宫腔、结扎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结扎、动脉栓塞。后3项措施受医疗设备和人员技术水平限制,不易开展。所以,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只能选择子宫切除以挽救产妇生命。而背带式子宫缝扎术却具备五大优点:(1)疗效确切;(2)易于掌握;(3)快捷方便;(4)价格低廉;(5)保留子宫。
B-Lynch缝线术是英国Milton keynes医院于1993年首次报道的一种新的外科手术控制产后出血的缝线方法,并报道5例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其中2例再次自然分娩。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里也有收录。近几年国内亦有多篇文献报道[1~4]应用此缝合术成功治疗宫缩乏力大出血,避免子宫切除、输血、DIC的发生,且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
经临床运用我们体会到,这种缝线技术具有超强的实用性,在目前医疗水平条件下,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可作为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治疗的首选。它的疗效和实用价值,值得肯定及临床推广。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1~802.
[2] 郭晓华.捆绑式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6):61.
[3] 王谢桐,刘新民.剖宫产近远期并发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90.
[4] 曾荔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1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