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未批先建”
——访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继丰
2011-08-15吕荣洁
■文/本刊记者 吴 清 吕荣洁
专 访
“不存在未批先建”
——访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继丰
■文/本刊记者 吴 清 吕荣洁
面对民众和媒体广泛的指责和质疑,福佳·大化是不是有什么话想对外界说,其背后又还隐藏着多少隐情和内幕?本刊记者走访了福佳·大化常务副总经理胡继丰,福佳·大化在台风袭击之后首度接受媒体采访并详细透露了背后的种种。
《中国石油石化》:在8号出现堤坝冲毁前后,福佳·大化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安全生产?
胡继丰:其实早在听闻台风即将到来的新闻后,福佳·大化就组织成立了危害应急小组(这也是他们相关工作的常态,只要预知道相关险情将要发生,就会成立相应的灾害应急小组),由经理以上和各岗位工程师等组成,也就是说在台风来之前的一天(8月7号),福佳·大化就成立了台风应急指挥小组,拟定各种应急预案,并开始严防死守。而且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领导当天一直到晚上九点都在现场开会并值班。
所以在出现大坝险情之后,各部门能第一时间投入抢险工作,可以尽早把罐体维护好,并第一时间通知了市政府的应急办,协同赶来的抢险队伍一并努力,在当天就有效控制了险情。
《中国石油石化》:当时,主要出于哪些考虑不允许媒体进去采访?
胡继丰:那天记者过来采访的时候,是堤坝冲毁后的第二天,当时现场正在全面抢险,现场也被戒严。一方面如果当时放入记者的话,不能保证记者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相关的拍照和摄影采访工作可能会对抢险工作造成各种不必要的影响。所以没有让新闻记者进去。
至于为何会出现像网上传的砸机器等的行动,我认为是当时记者急于进入和拍摄,员工为了保证抢险的顺利进行急于阻扰,难免会有一些碰撞。
《中国石油石化》:外界广泛质疑福佳·大化存在“未批先建”的情况,您对此有何看法?
胡继丰:当时福佳·大化项目在2005年就已经获得了发改委的审批,2007年才投入建设,之后进行设计、施工,接着进行环保部的验收工作和试开车等检测,每一步都是按照国家的规范严格执行的。相当于是在4年后的2009年才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完全符合国家的要求,不存在未批先建情况。
《中国石油石化》:现在福佳面临搬迁,将来有什么样的停产搬迁计划?
胡继丰:这次搬迁更多的是因为台风造成的损坏,但福佳·大化公司目前各项装置都运行良好。
福佳·大化公司芳烃联合装置主专利商为法国AXENS公司,工程设计由SEI完成,建筑施工则由由中石化四建等公司建设,整套系统流程都采用了国内最强的力量。工厂从2009年运行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但中间没有出现过任何相关问题。这次只是因为天灾造成的罐体故障,没有对实际生产造成影响,我们会根据各种装置的条件按照石化行业规范、技术模式来编订科学的停产计划,并会把这个计划和建议上交给市委市政府。
我们会全面拥护市政府的各种决定,但我们希望这个决定要经过多方面专家的科学论证,把由于停工搬迁的各种损失尽量降到最低,并得到一些合适的补偿。
《中国石油石化》:针对这次事件,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对接下来的石化投资建设项目会有哪些影响?
胡继丰:这个由集团公司决定,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市政府扎实做好各项后续工作,后续的计划得等到市政府的搬迁计划下来之后,再相应地调整和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