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11-08-15
行业动态
猪粮比价跌破6∶1盈亏平衡点国家已启动调控预案稳定生猪市场价格
【本刊辑】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中心2012年4月20日报道,2012年春节后,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截止2012年4月11日,全国生猪出场平均价格为14.61元/kg,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地方养殖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 《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此次发布的预案,是对2009年初发布的 《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的完善,重点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合力,主要通过增加储备吞吐来稳定市场预期,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既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也考虑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国家有关部门将严格按照新预案规定,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近期将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损害养殖户利益。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广大生猪养殖户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合理调整养殖结构,适当减少补栏,以避免大的亏损。
农业部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本刊辑】据国家农业发展网2012年5月14日报道,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在北京签署 《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支持畜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出席签字仪式,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分别代表合作双方签署协议。
据协议, “十二五”期间,双方将在支持畜牧业发展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农业部将选择农业银行作为主要合作银行,并鼓励各地农牧部门和畜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强与农行的合作;农业银行拟提供总额不低于5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双方将在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重点牧区发展,支持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进行重点合作,加快推进畜牧业继续向资源集约型、技术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共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畜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城乡居民 “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农业银行坚持面向 “三农”的市场定位,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为繁荣农村金融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1年末,农业银行畜牧业授信余额超过700亿元,贷款余额近500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下一步,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将以落实协议为契机,深化合作,密切配合,全面落实国务院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和 《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信贷、结算、债券承销、上市顾问、企业年金托管、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等方面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增强对畜牧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安徽收储首批冻猪肉数千吨
【本刊辑】据安徽日报2012年5月9日报道,为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安徽省17.5万头生猪活体储备任务已落实到有关企业,省商务部门正督促企业加快收储进度。
据了解,安徽省商务厅已拟订防止猪肉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并开展收储冻猪肉工作,首批将收储数千吨,后续收储计划视市场运行情况再定。同时,承储企业的招标工作已启动,将由承储企业购入省内大型养殖企业的生猪进行屠宰冷冻,政府对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承储费用补贴。
2012年以来,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为维护猪肉市场供应稳定,商务部门密切关注市场运行趋势,对生猪采购价、饲料批发价、生猪屠宰量和肉品批发价、零售价同步监测,了解价格变化动态,增强应急调控能力,建立生猪储备制度,引导生猪生产和流通,防范猪肉市场供应的大幅波动。此外,强化监管,加快制订省级储备冻肉工作方案,保证生猪储备数量充足和质量安全,以备应急所需。
江西省养殖业逐步实施 “四病”净化
【本刊辑】据江西农业信息网2012年5月10日报道,经过4年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江西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种猪场猪瘟、猪伪狂犬和奶牛布病 (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检测阳性率明显下降。自2010年以来,江西省动物疫病损失年均减少9.8亿元。
近年来,全球动物疫病发生状况日趋复杂,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奶牛布病和结核病,一直困扰着江西省养殖业。为从源头防控动物疫病,减少疫病对生猪、奶牛产业带来的风险,2009年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种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等疫病和奶牛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净化工作,对病原阳性家畜按规范进行淘汰、扑杀以及无害化处理。同时,以“检测—淘汰—监测—净化”及 “免疫、检疫、消毒、隔离”等综合净化措施为技术主线,以政府监管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手段为推动力,逐步实施 “四病”净化。
在实施 “四病”净化工作过程中,江西省由点及面,净化实施范围逐步扩大。2009年,江西省有关部门选择15家原种猪场、一级种猪扩繁场进行净化试点。在积累经验、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将净化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种猪场、生猪人工授精站和奶牛养殖场 (户)。开展净化宣传和净化技术培训,监督抽检与自检相结合,强化监测。省、市每年定期举办检测技术培训班,逐级扩大净化技术普及面,建立统一集中监督抽检和场 (户)自主普检的机制,检查净化情况,强化净化监测力度。强化监管,狠抓综合净化措施落实。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强动物检疫监督执法,以良种补贴、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疫苗补贴及其它支持项目等为扶持手段,形成合力,有效推动各种猪场 (站)和奶牛养殖场 (户)落实各项净化措施,淘汰、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病原阳性家畜。
天津市确保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本刊辑】据人民网天津视窗2012年5月8日报道,为深入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 “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的工作要求,加速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2011年起天津市畜牧兽医局在全市开展了旨在帮助规模畜禽养殖场完善设施、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养殖规范提升工程,推动畜禽养殖场做大做强,树立品牌,提高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此同时,构建一套以源头治理、全程监管为核心的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新机制。
按工程总体方案,计划分三年对全市所有规模畜禽饲养场进行一次全面规范和提升改造,涉及全市全部157个奶牛饲养场 (小区),11 753家50头以上的生猪饲养场,1 584家蛋鸡饲养场,949家肉鸡饲养场, 589家肉牛和肉羊饲养场,占全市畜禽存栏的80%以上。
工程自2011年实施以来,累计与10 380家饲养场 (户)签订了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强化养殖者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对1 026家畜禽养殖场 (户)开展了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完成了953家规模饲养场的规范提升,一批饲养场的生产布局得到合理改造,防疫、消毒、隔离设施进一步完善,防疫及生产硬件条件明显改观。改造后的饲养场,普遍健全了管理制度,完善了档案记录,投入品使用、免疫消毒、出栏报检等行为规范,科学防疫、守法经营的意识得到增强。
根据部署,2012年天津市将继续实施科学养殖规范提升工程,重点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为中心,以教育培训养殖场增强防疫意识、完善制度记录、规范生产经营和履行饲养、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法定义务为重点,以强化日常监管为抓手,集合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服务资源,通过开展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核查整改,开展培训、宣传和送技术进场入户等活动,努力提升畜禽饲养者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畜禽饲养场生产规范化水平,促进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良性健康发展,确保重大动物疫情稳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总的目标任务是:到2012年底,整改完成全市70%以上的规模畜禽饲养场,提升动物防疫条件,实现制度、记录、行为三规范。完成全部规模饲养场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实施以监督检查档案为载体、以风险评估为依据、分类管理、量化监督的饲养监管模式,全面落实生产者承诺制和监管人员责任制。跟进实施科技支撑行动,开展科技与政策法规宣传培训,送技术、政策进场入户,覆盖全市所有规范提升的规模饲养场,强化养殖者防疫意识,落实防疫制度措施,使养殖场集成使用高产、优质、高效、绿色新技术,养殖场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江西省生猪良种补贴促产业大发展
【本刊辑】据江西省农业厅2012年5月3日报道,为提高农户养殖效益,引领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江西省以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为载体,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目前,江西省已在18个县 (市、区)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共补贴能繁母猪278万头,惠及母猪养殖户24万户。受此影响,猪人工授精技术在规模养殖场迅速普及,并逐步向散养户推广,在项目区猪人工授精覆盖面由过去不足一半提高到85%以上。
据了解,该项目的实施,加快了生猪良种繁育进程,对促进产业增长、养殖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养殖户对于良种使用的意识明显增强,供精单位加快种公猪的淘汰更新,纷纷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优质原种公猪,丰富种猪血缘,扩大供种能力。母猪的受胎率由90%提升至93%,产仔数平均每胎增加一两头,仔猪的体质与生长速度均有较大提高,商品猪平均提前出栏5~8天,良种效益显著。
江西省充分整合项目资源,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畜禽良种工程种公畜站建设等中央资金,对生猪人工授精站及网点建设和良种猪引进给予支持。目前,全省共新建和完善生猪人工授精站16个,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点40个,引进优质种公猪1 560头,完善了种公猪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全省生猪改良网点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此外,由于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打破了规模养殖场家家饲养公猪的局面,中小养殖户逐步不养公猪,一方面节省了公猪栏舍、饲料、防疫、管理等成本,另一方面以补贴价格领取优质精液,商品猪生长速度、出栏质量明显提升,并避免了自然交配带来的疫病交叉感染和传播,据测算,几年来项目区养殖户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广东养猪行业陷入亏损状态
【本刊辑】据新华网广东频道2012年4月13日报道,记者从广东省物价局获悉,2012年一季度以来,广东猪肉价格整体持续下跌,而饲料价格却在上升,导致广东猪粮比价自2010年10月来首次跌破6比1的盈亏平衡点。这意味着养猪行业将陷入亏损状态。物价部门预测二季度猪肉价格仍将呈下行趋势,需防再现新一轮猪价大起大落的 “猪周期”。
一季度广东猪价在生产、批发和零售环节均整体持续下降。据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介绍,一季度,广东省生猪市场价格总体承接2011年四季度的回落行情,整体价格继续下跌,均价为15.86元/kg,环比下降7.95%,批发和零售价格也都有小幅回落。
饲料价格上升致使养猪陷入亏损状态。与猪价持续下跌相反,一季度,广东省二级玉米批发价结束2011年四季度降势逐月回升,并维持在2.6元/kg,比上年同期上升13.21%。广东省物价监测中心表示,由于生猪价格下降和玉米价格上升,一季度广东省猪粮比价出现较明显下降,由2011年四季度的6.62比1降至6.12比1,其中3月份比价更是降至5.84比1,自2010年10月份以来首次跌破6比1的盈亏平衡点。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吴秋豪说: “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是行业内公认的较为有效的衡量行业发展标准,跌破平衡点意味着养猪在行业层面上将陷入亏损状态。”
供应量增加和季节性因素推动肉价下跌。物价部门分析认为,影响一季度广东猪肉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存栏和供应充足以及消费市场转淡。2011年下半年以来,广东省猪肉市场价格随生猪存栏的持续恢复,呈高位企稳回落的走势。2012年一季度,生猪存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加之前期增加补栏的生猪开始大量出栏、国家加大猪肉进口和节日期间储备肉投放力度,市场猪肉供应充足,推动猪肉价格高位下行。此外,春节后消费转淡也是肉价下滑的原因之一。
未来猪价仍将下行,需防再现新一轮大起大落的 “猪周期”。广东省物价检测中心表示,二季度广东省猪肉市场将呈供求平衡有余态势,猪肉价格将继续呈现下行趋势。在饲料等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猪价下跌将进一步挤压养猪利润空间,长期来看将打压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影响后市猪肉供应。2011年的高价猪肉曾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宜早作准备,预防新一轮大起大落行情再现。
波兰猪肉产品正式获准对华出口
【本刊辑】据中国肉业网2012年5月4日报道,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今日在其网站发布了波兰肉类生产加工企业在华注册最新名单,其中新增4家猪肉生产企业和2家猪肉冷库,即 PINI POLONIA Sp.z.o.o、SOKOLOW S.A. Oddzial w Jaroslawiu、Z.M.SKIBA Andrzej Skiba Ubojnia、PAGO Sp.z.o.o(冷库)、ANIMEX Foods和PAGO Sp.z.o.o(冷库)。与此同时,3家禽肉企业也名列其中,分别是INDYKPOL S. A、 PAGO Sp.z.o.o 和 ZAKLADY DROBIARSKIE KOZIEGLOWY Sp.z.o.o。
截止目前,共有波兰6家猪肉、8家禽肉生产加工企业已获准在华注册,根据我国肉类制品相关准入程序,波兰猪肉对华出口已完成最后程序,可正式对华出口。
加拿大母猪存栏保持稳定
【本刊辑】据食品产业网2012年5月4日报道,尽管北美的猪肉价格走高,但是加拿大最近几个季度的母猪存栏非常稳定。
部分原因是由于2011年高昂的饲料价格,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但是加拿大的猪农从美国购买饲料和向美国输出生猪时,因为卢尼与美元汇率得到了一些经济利益。
加拿大2012年前三个月的生猪存量为1 310 000头,同比稍微下降。加拿大在2005~2009年间的母猪存栏量下降了20%,自从那之后加拿大的母猪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北美当下的母猪存量估计为 7 130 000头,比 2011年三月增加32 000头,同比增加0.5%。
美国农业部公布追踪受污染肉类新方针
【本刊辑】据国际畜牧网2012年5月4日报道,美国农业部日前公布了一条新的检测方针,能够在全美食品链中追踪受大肠杆菌感染的家禽及其它肉类产品,以便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使其免受污染食物的侵害。
美国农业部称,当例行监测发现大肠杆菌污染时,新的追踪方针能够让食品安全监管者在最短时间内采取行动,确认供应商的身份,并将受污染食品下架。在现行体系下,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对家禽及其它肉类产品的大肠杆菌进行例行检测时,需要持有一份 “确认呈阳性”的检测报告才能够展开追踪工作。而在新的条例下,只要家禽和其它肉类产品的检测结果为 “可能呈阳性”,追踪程序便可以展开,这意味着有关部门可以在24~48小时之内展开工作。
同时,新的条例要求家禽及肉类加工商、养殖户以及零售商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召回制度,当发现食品受污染,并且需要妥善记录对受污染食品的控制措施时,上述单位需要在24小时之内联系相关联邦管理机构。
英国最新研究确定生猪的最佳出栏体重
【本刊辑】据博亚和讯2012年5月3日报道,目前在英国,养殖者不断增加每头生猪的出栏体重,以期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英国农业食品与生物科学院最近的研究结果能够帮助养殖户确定生猪的最佳出栏体重。
研究人员对153头实验猪在装有特殊研究设备的栏舍内分组饲养,从第16周到出栏体重达到120 kg期间记录每头猪的日采食量,同时猪群每周称重一次,这样就能计算出每头猪的饲料转化率。
在试验中,每头慢速生长猪比快速生长猪达到120 kg体重多采食26.2 kg饲料;16周至体重达到120 kg期间,快速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比中速和慢速生长猪高3%。
随着出栏体重的增加,每增加10 kg体重所需要的饲料量也在增加,而且不同生长率的实验猪,饲料转化率下降的比率都很接近。
为了使养殖户确定增加出栏体重是否有经济利益,养猪户也要考虑出栏猪达到90 kg的饲料成本。这里需要重申的是,试验中所有猪的生长率都很好,甚至慢速生长猪在169日龄平均体重也达到117 kg。因此,如果养殖户计划提高猪的出栏体重,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饲养空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增长率。
总之,具有良好生长率的猪群增加出栏体重达到120 kg似乎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乌克兰食品企业进军中国
【本刊辑】据中国新闻网2012年5月9日报道,乌克兰农业巨头UkrLandFarming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8日宣布,其已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考虑在乌克兰合作建设年产40万吨的猪肉生产基地、年产60万吨的鸡肉生产基地以及在黑海周边建设年装货量为500万吨粮食的港口,为中国市场服务。
UkrLandFarming首席执行官奥列戈巴赫马久科表示,未来,伴随着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对食品质量和多样性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农作物进口也会日趋增长。作为拥有世界上30%最肥沃黑土地资源的国度,乌克兰拥有满足中国需求的潜力。
据介绍,UkrLandFarming此番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携手,是乌克兰农业企业首度将目标锁定中国。奥列戈巴赫马久科表示,该公司此前没有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的记录,是因为中国在农产品方面仍能自给自足。他强调,这一趋势未来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该公司的定位是作为一个补充资源,来满足中国民众日益提升的食品需求。
奥列戈巴赫马久科以乌克兰的玉米为例测算说,即便加上运输成本,乌克兰玉米的价格在中国国内也拥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其以高标准生产的猪肉和鸡肉,也有望受到对食品安全日趋重视的中国民众的欢迎。
据悉,在农产品之外,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也希望与Ukrlandfarming公司合作,为乌克兰提供现代化高质量的农业机械。
2011年美国生猪屠宰量增长
【本刊辑】据国际畜牧网2012年4月27日报道,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商业生猪屠宰量总计为1.109亿头,同比增长1%。其中99.2%的生猪都是在联邦政府检验监督之下进行屠宰的。
2011年美国生猪平均活体重同比增长3%,达275磅。2011年美国猪肉总产量达 225.99亿磅,高于 2010年的222.75亿磅。
2012年按3月美国猪肉产量达19.9亿磅,同比减少3%。同期生猪屠宰量为952万头,同比下降4%。生猪平均活体重较2011年的数字增长了1磅,为279磅。
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
【本刊辑】据搜猪网2012年4月26日报道,由于强劲的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的恢复,巴西将保持猪肉行业的繁荣,预计2012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加3%左右。
据美国农业部关于巴西畜牧业的报道,近期猪粮价格疯长,尤其是玉米价格的上涨,将会导致养猪户的利润下降,但政府可能会对养猪户的玉米等饲料原料进行补贴。
由于香港、乌克兰、安哥拉和新加坡等地区的猪肉需求量增加,2012年巴西的猪肉出口有望反弹,且巴西猪肉出口商也把中国和美国作为出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