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

2011-08-15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8期
关键词:假体置换术髋关节

田 媛

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病治疗中心 郑州 45005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4例,男106例,女98例。年龄52~74岁,平均65岁。假体均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

1.2 围手术期情况 患者入院后作常规检查,术前适应性锻炼,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炼,练习股四头肌、腘绳肌收缩,以及足趾屈、伸等运动,3~5次/d,40~50个/次。可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加强专科护理,全组平均住院27.5 d。

2 结果

2.1 术后效果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护理措施,康复指导均收到满意临床效果。

2.2 临床效果 20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90个月,平均35个月。术前平均为36.3分(24~48分),术后平均为90.8分(76~96分),优者161例(78.9%),良12例(5.9%),可5例(2.5%),术后优良率达84.8%。疼痛分数从术前平均16.5分(10~2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41.5分(30~44分)。

3 术后康复锻炼

3.1 心理康复护理 首先应给患者心理安慰,使其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解决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满足其合理要求,取得其信任,以主动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1]。

3.2 保证正确的体位 术后患肢用软枕略抬高,保持外展30°中立位,穿“丁”字鞋固定。两下肢中间放一软枕,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3.3 术后功能指导 术后护理:术后第1天指导病人行患肢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在锻炼中,常因伤口疼痛而不愿主动合作,因此护士要做耐心地说服解释工作,并可利用止痛泵控制疼痛,使每个病人都明白,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给予下肢静脉泵应用,2次/d,20 min/次。

3.4 术后练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开始下列练习:(1)髋、膝关节屈伸练习,可借助CPM机行动能锻炼,一般训练2次/d,40 min/次。要避免屈髋>90°。(2)髋关节伸直练习,屈曲对侧髋、膝关节,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3)股四头肌的等张练习,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使病人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

3.5 负重练习 本组患者使用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如果术中无植骨、骨折等情况,病人在术后第1周即可下床扶双拐免负重步行练习,2周后可部分负重。(注意:如使用的是骨水泥型假体,病人在术后第3天即可步行练习并可立即开始逐步负重;如果属生物型假体,则至少术后6周才能逐步负重;有大粗隆截骨、术中股骨骨折的病人,行走练习更应根据X线片情况,推迟到术后至少2个月。先用步行器辅助行走,待重心稳定后,改用双侧掖杖)[2]。步行练习时,术侧下肢至少负重20~30 kg。行走时应扶双拐不负重行走,健腿先迈,患腿跟进,拐杖随后。术后6~8周后可部分负重。台阶练习基本原则是:上台阶:手术腿在拐杖的帮助下先上高一级的台阶,健腿后上。下台阶:健侧腿先下,患腿在拐杖的帮助下后下。

4 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坚持按出院前训练方法在床上或站立时进行锻炼,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定期复查。(2)术后3~6周可逐渐恢复大多数的轻微的日常活动,避免干重活及剧烈的体育运动。并告知患者,术后早期禁止“跷二郎腿”,同时禁止坐低矮凳(20 cm左右),包括蹲便,禁止直腿从高处跳落,避免做剧烈运动,避免摔倒,6周内注意防止髋关节内收外旋,曲髋不得>90°。不论平卧位还是行走时尽量不要向外旋转髋关节,侧卧位时尽量不要向手术侧侧卧,一般大约2个月后可弃拐行走,完全负重要在术后3个月。否则人工髋关节发生松动的几率会大大提高[3]。(3)完全康复后,可进行体育活动,并保持适当体质量,避免以下动作:跳舞,跑步,爬山,如有异常应立即返院检查。(4)应避免感冒,手术后因肺炎、龋齿、尿路感染等引起菌血症,可能导致髋关节晚期感染的发生,因此全髋术后患者如需拔牙或泌尿生殖系统手术等任何可能引起菌血症的情况,均应给予预防抗生素治疗,并要严密观察髋关节有无任何感染症状,以防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感染。

5 小结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越来越多。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术后康复日益显得重要,康复不仅与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信心、精神状态及对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密切相关[4]。因此,护士应耐心细致地观察病人心理特征,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开导等心理护理。给予他们精神上及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以积极的态度愉快地配合治疗和锻炼,有利于功能恢复。满足日常生活动作及部分社会活动参与的需要。但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因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较长期的关节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及骨关节僵硬,患者的功能水平只能逐渐提高,切忌操之过急。提高患者手术信心,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及时针对性地与患者交流沟通,解除疑惑,使其得到康复的希望,树立起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早期负重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良好的关节活动,提高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1] 周勤.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24(7):26.

[2] 王笃玉.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17(6):65.

[3] 曹洪,李伟,谢祥仁,等.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概况[J].医学综述,2008,14(2):155-157.

[4] 李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29(6):76.

猜你喜欢

假体置换术髋关节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