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有效因素研究

2011-08-15张盛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医学院校医学生

张盛超,汪 伟,刘 涛

(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

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有效因素研究

张盛超,汪 伟,刘 涛

(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

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影响医学院校学生艺术教育的有效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希望能给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艺术教育;有效因素;研究

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具有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的作用,是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1]。以培养“耐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为目标的医学院校,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应发挥艺术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 加强医学院校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1 医学模式和医患关系转变要求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的艺术教育 传统的医学模式转变为新的医学模式后,新的医学模式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个定义明确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维持和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重视患者的生理治疗,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同时,医患关系从传统的医生主动、病人被动和医生指导、病人合作转变成医生病人共同参与。这要求当代的医生应该是“耐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这两大转变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知识,从心理、社会多方面去对待病人,拥有与人沟通的良好能力。

1.2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求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艺术教育 作为医学院校,艺术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提高医学生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2]。一方面,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控制能力、身体各器官的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而艺术基础知识的传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医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特别是对艺术诊断、音乐治疗等技能的掌握,能够更新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

1.3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求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艺术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深化,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一方面医学生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用人单位中自主择业,另一方面医学生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多年的学生就业工作使我们看到,在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用人单位不仅只靠专业技能来选择人才,医学毕业生的某些艺术素质,如书法、绘画、器乐、声乐等艺术特长也成为用人单位选取人才的参考因素。为了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要求,就必然要求现代的高等医学教育要重视医学生的艺术素质的培养。

2 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有效因素

2.1 学校对艺术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不够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 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育部也曾多次发文,强调艺术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这都说明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但医学院校受实用教育思维的影响,有意无意的把实用性或研究性作为了教育的主要任务,艺术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不争事实,对培养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可以说认识不够,或者说认识不够到位,艺术教育一定程度上成了医学教育的附属物,在育人中的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2.2 医学院校的办学模式和课程特点对医学生艺术教育的制约 医学院校办学模式单一,专业设置单一。这导致艺术教育不象综合性大学或师范院校可以院系互补、资源共享[3]。加上医学生课程多,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造成部分学生对艺术素质的提高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各医学院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加强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开设了一些艺术类选修课程,但不可否认,医学院校的人文艺术课设置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选修课程开设的依据不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而是根据本校教师的能力和意愿。

2.3 医学院校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实施艺术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医学院校教师大都来源于医学院校,艺术基础学科知识、艺术修养相对而言就薄弱得多,教师在相应的学科教育中难以渗透对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培养。而艺术类课程教师有的是半路出家,有的则是因具有某一方面艺术特长。同时,大部分医学院校还没有相关艺术教育教学机构,如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教研室等,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就没有顾及艺术教育类教师队伍,艺术类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是否合理也就无从谈起。

2.4 艺术类社团建设没有得到重视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具有审美功能、想象功能、创新功能的大学生艺术类社团,没有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主力军作用,艺术社团的生存发展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仍然处于自发生存的状态,不管从内到外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内部讲艺术类社团存在成员入社动机不一,素质不齐,活动层次不高等问题;从外部讲存在医学院校对艺术类社团重视不够,工作指导不力,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3 加强医学院校学生艺术教育对策与建议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要求:“学校行政领导应贯彻执行学校艺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重视艺术教育工作,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进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则对各级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关设置、管理人员和教育人员配备等作了明确要求。因此,医学院校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将其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在人、财、物投入上给以相应的倾斜。

3.2 调整课程结构,建立健全教学机构 医学院校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考虑到医学院校学生学业比较重,增加大量的艺术教育课程,既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可以考虑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在一年级开设一门艺术教育必修课,二、三年级开设一些艺术类选修课和讲座,并将之纳入教学计划,以学分的方式,采取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同时,建立健全教研室等相关的艺术教育教学机构,负责学生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教学计划的落实。

3.3 开展培训和交流,不断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对教师要进行岗前教育教学培训,积极鼓励教师从事艺术教学研究,并在政策导向、经费投入、评价考核等方面适度倾斜[4]。二是可采取聘请外校教师执教,或从社会上聘请具备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的来校开办讲座的方式,让艺术教师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艺术教育信息,丰富思想,开阔视野,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三是要有目的的派出教师去那些有艺术教育学科优势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及学习,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3.4 重视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发挥艺术社团作用医学院校要充分认识艺术类社团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正视艺术类社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把社团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鼓励、政策上扶持。既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活动场地、条件建设,确保艺术类社团活动正常开展。也要加强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社团的规定和制度,不断提高艺术类社团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还要发挥社团作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广阔空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活动。

3.5 加强艺术教育进网络工作,不断丰富艺术教育的手段和形式 医学院校都建有校园网,有开展网络艺术教育的基础条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医学院校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医学院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创建艺术教育板块,开设书法、绘画、影视、音乐等艺术教育栏目,为医学生艺术教育提供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他们可以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自主从事学习活动。

[1]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Z].2002-09-01.

[2] 伏洪海.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思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6):613-615.

[3] 罗红路、王妍.高等医学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调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2):123-125.

[4] 孙龙杰.《理工类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方式浅议》.中国成人教育.2008,(4):116-117.

G640

C

1000-2715(2011)01-0102-02

张盛超(1973—),男,工作单位:贵州遵义医学院党办、院办。研究方向: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遵义医学院;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影响医学生艺术教育有效因素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92X066)

李勇

2011-01-19]

猜你喜欢

艺术类医学院校医学生
艺术类专访心得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