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视角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1-08-15郭志平

关键词:专业能力学生

郭志平

(浙江海洋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浙江 舟山 316000)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自身的特点,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运行机制与方式,它是高校办学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等在培养人才这一中心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等要素[1]。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日趋多元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从就业角度,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策略设计展开探讨。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要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适应社会需要、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的社会地位取决于高校对社会的贡献。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更新、产业结构的变化,新的职业不断涌现,要求高校能顺应变化,培养出适应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变化、适应社会新需求的人才。高校必须紧跟社会和经济发展,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培育更具鲜明特色、更为优秀的人才。

(三)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要求高校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必须结合人才需求预判,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策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进及课外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但以就业的视角加以审视,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少部分专业的设置与社会对此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具体又表现为此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的行业支撑度小、就业难、专业对口度低和招生时的专业志愿率低,专业设置与需求结构性脱节在招生时就给就业难埋下了伏笔。二是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与社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脱节,这种现象在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快的专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在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较普遍地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和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三重三轻”现象;创新性、启发性教学不足;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其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能力水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

就业工作的关键要素是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专业建设。目前诸多高校追求专业的“大而全”,专业设置过细,专业知识陈旧,专业口径狭窄,知识结构单一,比较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因而无法适应当今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之间仍处于割裂状态,没有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课程的开设、选修必修的设定、学时学分的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安排等方面缺乏对毕业生就业出路的考虑和计划,这种状况削弱了培养与就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阻碍了专业培养与就业之间的通路。

(四)专业培养的特色不明显,学生缺乏差异化竞争力

许多高校虽然实行了学分制,但仍带有较浓的学年制色彩,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和辅修专业选择空间还相对较窄,专业方向培养特色模块较少,这对于“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制约。各校的培养特色不明显,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基本雷同,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相似度高,缺乏差异化。

(五)培养的协作机制尚不完善,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人才培养”的全面意识尚未确立,将人才培养混同于“教学”,忽视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忽视对人才的全面、系统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务、学工两大线条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协调与融合,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整体效果。

三、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

就业视角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二要紧跟市场需求,同时必须贯彻“以生为本”、“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品牌”的教育理念。

(一)“以生为本”理念

“以生为本”理念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必须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生为本”,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发展志向和个体需求,要以学生的特点、需求、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学校的教育机制、教学组织、教学评估、综合培养等都应围绕着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而展开。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现阶段的专业人才,应当着眼于人生与事业,扩展到整个职业生涯;不能只关注学生当前发展,更要关注未来发展,使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相和谐。强调实用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型知识与普适型或可迁移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能够迅速迁移所学的知识,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品牌”理念

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树立人才培养的“品牌”理念。打造特色品牌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学校的特色品牌,学校应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熏陶学生,使每位毕业生都具有明显的母校“烙印”。二是专业的培养特色,相同专业在不同的学校都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方案,实行差异化培养,使得本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此外,高校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个人强化特长,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就业竞争优势。

四、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系列的培养策略来支撑,培养策略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就此意义而言,策略设计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基于就业视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首先,在学科结构的调整上,要加大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学科和社会需求大、充满活力的应用类学科的发展力度,建立起与社会需要和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学科结构。其次,在专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应根据形势适当压缩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扩展需求量大的专业,开设急需、新兴的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1]。第三,在课程的建设与调整中,应强化通识教育,提高课程的应变性与开放性,增加应用性课程和选修课的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此外,要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加大交流力度,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必须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要结合课程特点,选择运用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参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进一步开发利用网上教育资源;要创新考试方式,增加能力测试内容和方式;要形成鼓励教师改进、创新教学方法的机制,组织教学方法创新交流活动,并将创新教学方法纳入评教范围。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引导学生融合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形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要采取内外结合、校企互动、订单培养、就业对接的方式推进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紧密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关系;要切实将见习、实习与生产结合;加大对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投入力度和使用密度;进一步规范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技能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高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打工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计算机、英语能力以及文字能力、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四)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实行弹性学制,在教学安排上实行原则性与动态性相结合。要结合学校的实情,进一步深化学分制和学生自主选课制,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扩大在校生二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比例;减少考试科目,增加考查科目;减少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准确性的考核,改进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考核评价办法,增加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探索学期制度改革,将假期纳入培养计划安排范围;根据市场变化,缩短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周期,并允许学年性的局部调整;构建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全面收集教学信息,以评估为手段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3]。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应积极开辟新途径,采取新措施,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对学生精神、行为、思维、技能、心理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要着眼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出台激励措施,大力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社交、组织、协调能力,强健体魄,陶冶情操,拓展综合能力。

(六)建立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的合力

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而专业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专业建设,因此,学校要明确专业负责人在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建立专业负责人、院系主要负责人、学校教务部门与就业工作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对接,以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之间的联动机制。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着眼学生的发展、成才,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七)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发展的计划性

要将大学四年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学生的学业,在新生入学时即进行扎实的专业教育,分析未来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常识辅导,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和事业规划。要大力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提高求职技巧;要搭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大力开展就业推荐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每年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获取社会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信息。要把学生职业发展及职业技能培训融入教学当中,开设职业规划及素质提高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与就业求职相关的软性技巧训练。

(八)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将创业教育作为人才综合竞争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内容结构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日常专业教学当中,尊重学生的特点与意愿,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创业教育;要在现有的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讲座沙龙等活动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拓展教育活动的载体;要重视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创业教育指导专家团或导师团;要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措施,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切实扶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重点扶持与专业结合紧密、技术含量高、有培育前景的创业项目。

[1]易玉梅,彭志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30-32.

[2]王敏.大学生就业现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7(4):175-177.

[3]路海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理论界,2007(5):122-124.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学生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赶不走的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