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民生观的演进

2011-08-15徐士元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改革开放

徐士元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民生观的演进

徐士元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生观随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回溯改革开放30年民生观的演进历程,结合当代民生的现状,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发展。

民生观;改革开放;发展

民生观向来是与其同时代的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迅速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迅速提高,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并局部超过小康,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然而,由于民生问题关乎全国十几亿人民的生活质量问题,是比较难解决好的问题。房价、教育公平、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扶贫减贫、下岗失业、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分配、城乡差距、“三农”问题等等,也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执政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共十七大以来,已把民生问题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识。如何改善民生、稳步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成为了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生观的演进历程

所谓民生,即国民的生活、生计,也就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要求相关,它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的[1]。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具体是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2]。具体的民生问题,涉及到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和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等诸多方面。所谓民生观,就是对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执政党的民生观是代表现时代民生发展的趋势和判断民生状况的主要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四代领导集体把对民生的关注和民生问题的解决放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位置,并建立起一脉相承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民生观。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从此成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其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是邓小平民生观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可谓言简意赅。邓小平的另一至理名言,更为人们所熟知,即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和归宿,是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民生观的体现。江泽民还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跨向新世纪以来,面对异常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理念上表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关注民生、维护民生、发展民生。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享,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把民生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06年4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进一步说明:“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的民本思想,具体地说,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同时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温家宝同志也指出:“要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共十七大报告更是全篇贯穿了党对民生的关注,诸如“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表述。

上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民生观念的阐述,深刻地反映着社会主流及其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随着客观形势变化而不断演进的总体趋向。

二、当代中国民生的现实状况

民生观向来是与其同时代的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执政党和政府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与改革开放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改善民生。改革开放30年来,不但基本民众生活从温饱状况已然过渡到了基本小康水平,而且伴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提出,一切关系到民生切身利益的客观要求,有关民生关怀的物化程度等,也同步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2006年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56倍。同时期职工工资从1978年的568.9元,提高到2006年的21001元,2006年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36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2006年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33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6年的3587元,2006年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近26倍。[4]实际不仅从各项经济指标上体现出民生状况的普遍提高,国家还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就业、养老、住房等各项长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最普通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应当看到可喜的地方是:一些生存环境恶劣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也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劳动保障工作范围由以城镇为主,逐步向统筹城乡转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逐渐起步;先后出台《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健全劳动保障法制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提高各个级别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力度,有效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益;有计划地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危房改造、大病救助、灾民救助、特殊群体救助等长效机制。这一切变化有目共睹,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普遍改善,福祉水平显着提升。

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市场经济越是发展,民生民利问题越是凸显,社会发展矛盾也就越发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状况有了巨大改善,特别是自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民生,但与广大人民群众更高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也最紧要的问题主要包括:

其一,收入分配最为敏感。现实收入分配不公,导致区域、城乡、行业、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渐渐拉大,实际已成为社会各种矛盾最主要的源头。

其二,社会保障最为关键。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将长期面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诸多挑战。

其三,扩大就业最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业乃是民生之本,但就业市场形势近年来一直都非常紧张,每年需安排新增劳动力数量与岗位缺口都在一两千万人。

其四,教育公平最为迫切。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反映上学难、上学费用高。

其五,医疗卫生最为直接。普通群众就医难、看病贵,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六,住房问题最为难解。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各地兴建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仍然开工率严重不足。

其七,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主要涉及到矿山、化工、交通等行业重大以及特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受到严峻挑战。

其八,社会治安最为基础。任何社会形态都要切实保障民众的社会安全感,这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的社会治安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其九,资源环境最为突出。当代中国年GDP增长迅速,资源人均占有率却不高,自然环境退化比较严重。

三、中国民生观的发展展望

科学发展,民生为要;社会和谐,民生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改善民生的科学理念。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完全一致。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落实民本的执政和发展理念,高度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做到学有所教;积极扩大劳动就业,做到劳有所得;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做到病有所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大力改善住房条件,做到住有所居;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做到困有所济。在改善民生的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发展思路突出民生改善,加快发展促进民生改善,财政投入倾斜民生改善,办好实事推动民生改善,创新机制保障民生改善。

(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巩固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改善与提高民生水平,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实现。只有不断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到底,就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共产党人牢记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与改善民生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实质,就是要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让大家共同过上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如此说来,能否务实民生,必须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基础上,统筹解决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拓宽改善民生的有效渠道。这当中,关注民生问题的制度建设并注重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尤为重要。

首先,应当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即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一些敏感事项,必须严格实行公示、听证、咨询等制度,广泛听取与积极采纳民意。

其次,应当健全群众诉求机制。即建立民意采集的相关制度,形成畅通的社会民意反映渠道,主动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再次,应当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即建立群众工作台帐和定期、定量分析制度,认真研究处理新问题,疏通、安抚、平息群众情绪。

最后,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即对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要实行全程督办,并且及时反馈。反之,对解决民生问题不及时、不认真、不到位、不兑现的情况,可以实施问责制,必须严肃追究有关责任。

[1]侯华.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7(18):41-42.

[2]曹文宏.民生政治: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诠释[J].求实,2007(11):68-70.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374.

[4]陈洪波.劳动成果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J].湖北社会科学,2008(4):15-17.

The Evolution of the Livelihood View Since China Started Reform and Opening Up

XU Shi-yuan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0,China)

Since China adopt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go,China has achieved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both in the economy and society.Along with the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Chinese people’s livelihood view has developed and kept pace with the time.The paper is 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view in past 30 years,and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people’s livelihood,offers some thoughts on people’s livelihood view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velihood view;reform and opening up;development

D616

A

1008-8318(2011)05-0028-04

2011-08-21

徐士元(1971-),男,吉林四平人,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改革开放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