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政务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发展途径

2011-08-15

关键词:电子政务民众政府

白 毅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电子政务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发展途径

白 毅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前阶段,电子政务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贯彻以民众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推进政府改革、完善官民沟通渠道、缩小数字鸿沟是电子政务在此特定时期应该遵循的发展途径。

和谐社会;电子政务;以人为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政府组织已开始运用相关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民众也普遍要求获得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此背景下,电子政务成为各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以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本质提升。电子政务蓬勃发展的时期恰逢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社会建设被提升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决定了政府要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多方面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时代的变迁以及党和政府对社会建设认识的深化必然要求电子政务对社会进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1 电子政务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1.1 电子政务能够推动“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

提升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人的生存与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营造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文环境,构建发挥人的创造力和内在潜力的机制,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1]。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和谐的总体概括,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系列理论一脉相承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是一个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党是这个宏伟蓝图的设计者,党领导下的政府是工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是以政府机构和职能为中心,政府以社会“主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依靠强制命令,对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思想、行为进行严格规定,民众只是政治生活中被动的顺从者。这种工作模式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曾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不符合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而在成熟的电子政务环境下,业务流程根据民众的需求进行设计,民众的意愿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民众成为了政治生活中的主动参与者,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务中政府与民众间不对等也不平等的关系。由此,建设电子政务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很好的切入点。

1.2 电子政务可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描绘和谐社会时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内容,民主法治是调整利益关系最有效、最公正的手段,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而依法治国则是实现民主法治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在通过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权力实现的同时,能够培养民众的民主观念,为整个社会提供行为准则,是减少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基础。

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分析,阻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首先,在立法建制层面上,人民当家作主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依然缺乏完善的制度保证。法制建设需要保证民众参与到立法建制的过程当中,电子政务可以作为一种平台,及时便捷地将民众的意愿、建议及时传达到党、人大、政府以及司法部门,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提供珍贵的决策参考。其次,在执行层面上,执行不力是依法治国最主要的障碍。如果不能确保法律制度被有效执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秩序就无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缺乏必要的保障。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的处理基本是由信息技术所构建的电子政务系统来完成的,这种“无生命的”、“冷血的”政务系统严格围绕依制度而设定的流程完成工作。这就意味着只要电子政务系统设计合理、建设科学,那么传统政务中的“以权谋私”等人为干预政务的现象就可以有效地杜绝,确保社会问题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处理。

1.3 电子政务有助于疏导社会矛盾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信息传播得更加快速,民众意愿的表达也更加自由,思想碰撞更加激烈,在此环境下社会矛盾往往会被放大甚至变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尽快建立起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这需要首先规范各社会群体间的利益诉求疏导机制。健全规范的诉求疏导机制能够引导人们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相反,如果人们的诉求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得不到的有效表达和回应,利益主体就可能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当前,我国的行政许可法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政府通过政府网站等形式公开政务信息的义务。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政务公开解决的信息是由政府向民众的传递。借助电子政务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取党和政府的权威信息,能够保证民众在认识问题和面临抉择时做出更为理性和科学的判断,免受谣言蛊惑,这本身就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为重要的是,电子政务搭建了信息由民众向政府的传递的渠道。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民众可以借助信息反馈模块主动地将诉求直接传达到政府,政府有机会在第一时间获取民意动向,对可能引起纠纷、对立的诱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缓解可能激化的各类社会矛盾。

1.4 电子政务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当中,由于长期依赖传统产业和传统方式,始终没有走出高污染、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的阴影,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矛盾和冲突[2]。在我国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作为政府信息化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运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政务处理,能够直接降低物质消耗,同时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逐步协调、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首先,电子政务系统能够通过互联网提供丰富、及时、权威的环保法规政策以及相关知识供民众学习与参考,这对于增强民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意义重大。其次,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信息的流动,无论是在政府部门内部的流动、政府部门之间的流动,还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流动均摒弃了原有的纸质媒介,而采用电子格式。政府召开会议以网络会议为主,这就为政府带动整个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奠定了基础。再次,电子政务环境下民众与政府打交道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政务中的政府部门是以网络形式存在的,成熟的电子政务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民众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地即可获取政府信息和有关服务。而正是民众的这种“足不出户”,所节省的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资源,实质上也是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最终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电子政务的发展途径

从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实践来看,电子政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并不能够依靠其自然演进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从新的视野科学规划,通过提高电子政务的建设水平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电子政务应该选择如下的发展途径。

2.1 贯彻以民众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在全球电子政务建设的浪潮中,电子政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是那些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国家。除了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外,这些国家均强调围绕民众开展政务,电子政务亦然。如德国政府提出的“让数据而不是公民跑路”、美国政府提出的“让人们点击鼠标三次就能够办事”等目标均明确体现出电子政务的建设理念。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依然面临许多障碍,例如建设资金相对短缺、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建设标准有待统一、业务流程需要改造等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很复杂,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只要始终从民众需求出发去考虑问题,站在民众利益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就会保证发展思路在方向上的正确性,这是解决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电子政务自身价值的要求。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直至管理维护都始终围绕民众展开,将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放在首要位置,努力拓宽电子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真正落实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

2.2 推进政府改革

一个国家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政府进行相应改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由于没有及时、全面地与社会发展速度同步,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在处理和调节社会各项矛盾时的及时性、公平性均有欠缺,致使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影响到政府的办公效率。电子政务自1992年在美国出现伊始就与政府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时的美国政府提出电子政务就是要以信息技术改造政府。在后来兴起的全球电子政务建设的热潮中,对政务进行改革成为了电子政务建设中应有之意。

因为政府改革涉及面广、利益格局复杂、风险较大,我国政府改革一直较为谨慎。从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来看,电子政务的建设成为了推动政府改革的良好契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均是利用电子政务建设时机进行了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最终带动了政府决策方式、行政方法、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等等方面的深入变革。我国的电子政务基本是以各政府部门为单位,从本部门的业务需求出发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实际结果是电子政务强化了各部门的原有职能,而业务流程、服务范式和组织结构形式等深层次的问题均未得到有效优化,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落后的政府管理模式始终存在着严重冲突。这种冲突的解决绝不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适应落后的政府管理模式,而是要用信息技术带动以政府管理模式转变为核心的政府改革。通过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改革的前提是要着重对现有政务进行分析,彻底摒弃以“部门”为中心的业务流程设计模式,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事”为中心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并以此为契机调整人员、精简结构,进而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改革推向深入,最终确立和谐社会所需的体制基础。

2.3 拓宽官民沟通渠道

最大限度地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这需要政府部门认真解决好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于受传统行政方式影响较大等原因,我国利益诉求疏导机制不健全,具体体现在民意表达的渠道既不畅通、也不完善。典型的表现就是通过国家设置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民意表达相较于其他路径的民意表达数量少、关注度差。这就造成政府在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调节社会矛盾时所依据的有价值民意较为短缺。另外,由于正式渠道以外表达出来的民意往往存在无序、偏激、随意、甚至虚假等弊端,这会对党和 府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和谐社会的建立造成负面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必须借助电子政务这一有利工具加强同民众的联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建立完备的政府反馈模块,不但能够通过问卷、投票、调查等栏目的服务获取民意,同时要更善于借助电子邮件、留言板等让民众主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态度和情感,使电子政务系统成为民众发泄情绪、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政府应该转变服务观念并建立相应的制度,通过制度化水平的提高去加强对民意的利用。只有能够正确了解民意、并最终让民意进入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去,民意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这也是建设电子政务的目标所在。在现代社会中,了解民意乃至于设法探询民意,是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实践中确保电子政务成为党和政府体察民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及时发现和消减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推动公共决策从集体型决策向民主参与型决策,从封闭型决策向开放型决策的转变,为政府准确把握和解决和谐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提供科学依据。当公民充分地参与决策内容的制定时,这样制定出的决策自然反映了他们的利益,那么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公众反感和抵制的程度就会降低[4]。

2.4 缩小“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民众必须有能力与政府保持互联互通的状态。如果不能做到网络在民众与企业间的普及,他们又不积极主动地上网工作,那么电子政务的命运是要么因为利用率太低,电子政务的作用无法发挥而沦落为摆设;要么只能是为少数人提供了方便和服务,强化了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社会阶层的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2月,农村网民为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增长率低于城镇网民的相应幅度。同时,在城市中的无业/下岗/失业、产业服务业工人等职业占比还呈现出下降趋势。社会人口中占最大比例的阶层(如农民、工人等)在网民总数中比例偏低,直接导致这些阶层在网络中处于弱势,再考虑到现实社会中这部分群体较低的社会地位,他们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弱势群体。在社会发展中,如果一个群体在信息占有和使用上总是优于另外一个群体,两个群体间的差距将无法缩小,还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此外,中国网民的地域分布也不均衡,东部沿海省份网民普及率多在50%以上,而云、贵、川等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普及率依然在20%左右徘徊。巨大的信息化差距会加大地域间发展的不平衡,这完全违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我国构建的和谐社会造福的是全国最广大的人民,而非个别群体和地区,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在不断提升电子政务总体水平的同时,对那些落后地区以及信息化发展中的弱势群体给予大力的帮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可以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拓展和加强有针对性的电子服务等具体措施,让更多的民众能够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获取信息、发表意见、享受服务,把群体间和区域间信息化水平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整个国家范围内的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3 结 语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也是党领导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化调整现实环境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在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时代特征的历史阶段,党和政府应该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电子政务是很好的着力点。在未来电子政务发展中,我国应该贯彻“以人文本”的理念,用更科学的方法、更先进的技术规划建设电子政务,保证电子政务的相关作用充分发挥,让电子政务真正实现其自身价值,成为信息社会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1]周玉芝,邓如辛.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新理念[J].理论探讨,2011(1):14-17.

[2]马庆钰.论和谐社会建设对中国政府改革的挑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1):86-91.

[3]朱德新,麻民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政府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8(10):349-350.

[4]张艾荣,黄宝荣.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民参与机制变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8):70-73.

The Functions and Developing Path of E-government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AI Y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030051,China)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but also a major strategic measure which promotes prosper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areer and stability of the state.Beca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mpacting on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human progress at present,E-governmen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should take steps as follows: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promoting government reform,improving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and eliminating the digital gap.

harmonious society;E-government;people-oriented concept

C931.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1.05.006

1673-1646(2011)05-0032-04

2011-05-27

白 毅(1973-),男,讲师,硕士,从事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民众政府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智慧城市时代的电子政务研究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