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信息系统后勤体系动员支前保障能力建设

2011-08-15朱建平孙代方

国防 2011年7期
关键词:动员后勤信息系统

■ 朱建平 孙代方

基于信息系统后勤体系动员支前保障能力建设,要按照“关键项目优先安排、难点问题优先攻关、核心任务优先落实”的要求,坚持军民融合,注重质量效益,抓好关键环节,建好主导工程,扎实打牢后勤动员支前保障能力生成基础。

按照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创新后勤动员支前发展方式。变革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应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化建设成果,按照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创新后勤动员支前方式。一是在动员对象上,增加信息技术和信息力量。大力增强军民通用、且军队紧缺的信息化资源和信息化保障力量。把动员对象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延伸,向民航、高铁、信息软件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拓展,有针对性地组建技术型、专家型的医疗动员队伍和运输动员队伍,储备高精尖技术和信息化人才,确保一旦需要能迅速投入保障。二是在动员内容上,将地方信息资源转化为支前优势。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各地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产业“孵化”基地,在主要通道沿线、重点作战区域,新建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铸件、能源化工等动员中心,动员高性能的生产设备和材料,动员高时效的生产基地和厂家,提高动员支前的“含金量”,把地方信息化人才、技术和产品转化为支前保障优势。三是在动员方式上,实施适时适地适量精确化动员。修订完善大规模作战后勤动员保障计划,依托情报侦察预警网,及时感知战场情况;运用信息化设备,精确计算大规模作战财政金融、物资油料、医疗卫生和交通运输动员需求量;合理使用省军区综合保障群队,在适当的时间、指定的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适时、适地、适量的支前力量,提高支前保障投放精度。

按照可知可视可控的要求,建好后勤动员支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后勤动员支前保障的基础支撑。要着眼动员需求实时感知、保障资源可视监管、支前行动全程可控的要求,从数字化、标准化、系列化入手,重点建好三个系统:一是感知系统。依托国防动员应急网,利用专用信道和VPN技术,通过政务内网联通省、市、县三级后勤动员办公室、骨干企业和军地联动指挥中心,建立需求提报和对接系统,预留战时接口;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战场情况获取、动员信息交互、支前需求感知能力。二是可视系统。依托政务外网、3G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综合利用计算机、通信、传输设施和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建立动员支前视频系统,实现对支前力量存储位置、数量质量和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三是监控系统。融合道路交通监管、高速公路监控、医疗机构监护和动员中心管理各个系统,为动员中心、运输平台加装数字识别、定位跟踪装置,为支前队伍配备3G移动视频终端、便携式通信设备,实现动员支前“有什么、要什么、怎么给”等保障信息的精确获取,实现对支前保障的实时跟踪和调控。

按照联训联演联保的要求,狠抓后勤动员支前训练落实。后勤动员训练,是生成、巩固和提高体系支前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基于信息系统后勤体系动员支前训练,必须着眼服务部队、保障打赢,按照打基础、抓联动、促融合的思路,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动员支前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动员支前训练转变。首先要强化精准训练打基础。抓好新知识、新装备、新技术学习,突出基础训练、人装结合训练,学好信息化理论,搞清基于信息系统后勤体系动员支前能力的本质要求、作用机理和功能效用;熟悉信息化装备,掌握各种信息系统、各类信息网络、高新装备的操作使用。其次要强化集成训练抓联动。开发利用好各类动员信息系统、指挥通信网和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网络资源,按照逐级训练、逐级集成、逐级生成保障力的要求,按建制、按系统、按层级抓好“供、救、运”专业保障要素训练和模块训练,落实动员队伍与作战部队、支前力量与保障对象的对接联训,提高保障要素、模块和系统的内部融合、系统集成与整体联动保障能力。第三要强化综合演练促融合。按照支前任务和保障编成,抓好“一个过程”综合保障演练,开展后勤支前保障力量抽组集结、机动展开和保障实施连贯演练。以快速转换、快速集结、快速展开、快速保障和快速撤收为重点,逐级对接保障任务、保障部署、保障行动,提高整体协同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

猜你喜欢

动员后勤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后勤服务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